玉溪青花街夜市吸引市民 曾永洪 攝
青花陶瓷
仲夏的傍晚,記者來到被譽為「文旅新地標」的玉溪青花街。燦爛的燈火與天邊的晚霞交相輝映,把古樸典雅的街區映襯得愈加璀璨。
「玉溪青花街是玉溪市、紅塔區兩級政府打造青花藝術小鎮的核心項目,目前已有257戶玉溪文創、非遺、餐飲商戶入駐,日均客流量1.5萬人次,日均營業收入45萬元,實現創業就業2500餘人。」承建該項目的玉溪青花瓷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桂雍說,「儘管二期項目還在建設之中,但已有1000多家商戶報名入駐,我們有信心把玉溪青花街打造成陶瓷文化休閒旅遊特色街區。」
玉溪青花瓷再現風採
青花街緊鄰名聞遐邇的紅塔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玉溪古窯遺址就在紅塔山腳下。
中國古陶瓷泰鬥馮先銘等人編寫的《中國陶瓷史》中寫道:「作為青花的鈷土礦,在我國的雲南、浙江和江西省均有蘊藏。」玉溪青花瓷器的燒制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玉溪與江西景德鎮、浙江江山並稱為中國三大青花瓷產地。玉溪古陶瓷研究專家陳泰敏介紹:「玉溪陶瓷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一定的位置。由於缺乏史料的記載,這一重要的史實被歷史的迷霧長期掩蓋,直到1960年玉溪古窯遺址的發現,才讓玉溪陶瓷的價值逐步為世人所知。」
一直以來,讓玉溪青花瓷技藝傳承並發揚光大,成為玉溪人的夢想和追求,恢復燒制傳統的青花瓷器的研製活動一直在延續。
紅塔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楊婧說:「玉溪青花街片區是雲南青花瓷文化的發源地,歷史可追溯到元代。這裡的百姓世代口口相傳玉溪古窯歷史,對玉溪青花瓷、玉溪窯感情深厚,為打造青花街項目積澱了深厚的人文情懷。」2013年9月,玉溪窯發展研究中心在玉溪技師學院成立,雲南省「玉溪青花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羅永林等瓦窯村制陶師傅們全力投入玉溪青花瓷的保護、研究和燒制工作中,並於2013年12月復燒成功,研發了種類豐富、具有雲南地方特色且與景德鎮青花效果不同的青花瓷器。2014年玉溪青花瓷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北資深古瓷收藏家李先生說:「玉溪青花瓷重新問世,弘揚了中國陶瓷文化。」
2019年,玉溪市作出決策:深度挖掘玉溪青花瓷歷史文化,以古瓷窯址為魂,以青花瓷復燒、文創非遺為產業,依託紅塔山、錢瓜山等周邊生態旅遊資源,打造集「歷史文化、技藝傳承、現代文創、生態觀光」等產業元素於一身的產、文、旅融合樣板的玉溪青花藝術小鎮。
在項目建設中,市區兩級政府組建了項目指揮部,由紅塔區文旅局、鳳凰街道辦事處牽頭,市區三位領導督辦。紅塔區領導小組「一周一例會」,市區領導小組「兩周一例會」,深入實地、協調配合、主動服務、排憂解難,為項目推進打通了「快車道」,提升了「加速度」。
今年3月,青花街項目進入竣工開業的關鍵時段,紅塔區統一思想,創新思路,決定把玉溪青花街「青花夜宴」開宴作為全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必勝」示範點來打造。短短幾天時間,就完成青花街景觀打造,攤位布置、招商入駐、證照辦理及疫情防控等工作。
沉寂了600多年的玉溪青花瓷逐漸向世人展示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青花街區再造夢想
正在建設的青花藝術小鎮總投資為45億元,建設周期為4年(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目前正按計劃穩步推進。紅塔區委副書記、區長瓦慶超說:「紅塔區創燒了青花瓷器、發源了米線美食,我們要點燃古窯爐火,凝聚八方力量,將青花藝術小鎮打造成中國特色小鎮以及國家5A級旅遊景區品牌。」
走在燈火如晝的夜市中,一棟棟具有玉溪地方傳統特色的仿古建築閃射著迷人的光彩;裝飾一新的店鋪裡擺放的傳統玉溪青花瓷器魅力四射,吸引著八方遊客。
桂雍說,全國文旅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玉溪青花街為我們公司提供了發展機遇和展示平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這個項目打造成公司的品牌、行業的標杆,玉溪的文旅新地標,為公司對外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青花街項目功能分區含青花瓷文化展示區、配套服務區、青花瓷文化體驗區以及青花瓷工作室、大師工作室等。
在當地,燒制玉溪窯瓷的師傅大都出自瓦窯村,家中幾代人都在做陶,傳承著精湛的技藝,為青花瓷的復燒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有的已成為省、市級工藝大師及非遺傳承人。
湖南遊客吳超帶著朋友慕名來到青花街,購買了心儀的玉溪青花瓷器。 「青花街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大,人氣旺盛,產業也一定會興旺下去。」
青花街的出現給分散在瓦窯村的商戶和小作坊的手藝人帶來了福音。紅塔區陶瓷藝術協會副會長、玉之陶董事長陳光林說:「青花街為我們傳承玉溪青花,做大做強玉溪青花提供了保障。」玉青燒經營者鄭紹蘭說:「我們經營玉溪青花瓷的零散商戶聚集在青花街,一起做生意,一起交流學習,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形態。」
2018年7月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華寧青年陳之星,2019年7月創建了自己的窯口,專注於花器燒制和銷售。陳之星說:「畢業後我曾去過麗江,目前入駐青花街,生意還不錯。這裡是我新的夢想開始的地方。」青花街的出現還改變了莊玉東的擺攤生活。他說,自己很喜歡陶瓷,以前四處擺攤,現在有了固定攤位。目前生意還不錯,相信將來會發展得更好。青花街上,像陳之星和莊玉東這樣的人不計其數,他們的創業夢將從這裡起航。
特色風情又添新韻
「打造玉溪青花街,就是要重讀玉溪青花歷史,重拾玉溪青花文化,將青花瓷文化與玉溪旅遊資源緊密結合,實現產業融合提升,釋放最大經濟效益。」玉溪青花街項目經理張永林說。
記者了解到,玉溪不斷激活當地民俗傳統文化的特色產品,餐飲和旅遊景點,紛紛「嫁接」青花瓷,演繹了一個個「玉溪青花瓷文化與本土飲食文化、建築文化等巧妙融合」的創新故事。
在玉溪,「米線節」有著700多年歷史,它是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中國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節,寄託著人們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盼。當青花碗邂逅米線,兩個最能代表玉溪傳統風情文化的產業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遊客在青花街通過「玩泥巴」感受青花瓷文化,品嘗米線了解米線節的美好寓意,增加了愉悅感、幸福感,同時,文化軟硬結合促進了玉溪青花瓷和米線餐飲等特色旅遊產業的發展。
當你逛完青花街,一路走到附近的紅塔山、靈秀農家樂、觀松寺等沿途旅遊景點,可以看到玉溪青花瓷的身影,有玉溪青花瓷圖案裝飾的景點建築,有出售青花瓷紀念品的店鋪、攤點……用青花瓷繪就的玉溪風景,讓遊客流連忘返,探究和體驗玉溪古城充滿傳統特色的風情。
「青花街的打造豐富了紅塔區工業旅遊、紅塔山、錢瓜山、古窯遺址、靈秀農家樂、觀松寺等生態旅遊線路。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把青花街打造成全國特色文旅街區、全省著名研學基地和文旅新地標。」楊婧說。(記者 黨曉培 賈雲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