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字一向以一針見血著稱,我們從小也都是讀著魯迅的名言名句長大的,不過書本篇幅有限,不可能將魯迅所有的作品都搬上去,如果熟讀魯迅,就會發現魯迅文字的深刻,對於中國人的問題,他總是能夠準確地用文字指出,令人心頭一震。
今天列舉的這三句是我認為魯迅最為深刻的文字,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說明我們都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更是已經能夠跳出固有的思維。
01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魯迅《阿金》
這句話出自魯迅的雜文《阿金》,魯迅塑造的這位人物比祥林嫂更加現代化,不過兩者相同的都是「奴隸」,祥林嫂是魯鎮的女傭,而阿金則是上海洋人家裡的女傭,雖然阿金比祥林嫂更加開放,但也難以擺改變自己是最底層人民的身份。
不過同樣是女傭,阿金卻表現得更像新時代的女性,她完全沒有女德思想,甚至在上海的弄堂裡找了很多姘頭,在文章的開頭魯迅就寫到「我」很討厭阿金,但從全文來看,魯迅對阿金的情感其實非常複雜,一方面魯迅希望女性可以得到解放,但又覺得如果女權的崛起,讓女性都變成阿金這樣,又讓他難以接受。
所以文末魯迅說「願阿金也不能算是中國女性的標本」,這篇文章十分真實地反應了魯迅對女性的情感,也藉此來反觀自己的女性觀,魯迅也意識到單獨看待女性這個問題時,本身就容易以不平等的觀點去看待。
所以在開頭魯迅就寫了這句名言,中國歷史上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完全沒有資格參與治理國家,可是每當朝代一旦毀滅,男人就又把所有的罪責推到女性的身上,因此魯迅認為史書上如此誇大女性的作用,實在是可笑,古代的女人,不過只是男人的工具罷了,帝國興衰是男人的功勞,朝代的衰敗卻是女人的問題,這的確是很荒謬。
02
奴才做了主人,是決不肯廢去「老爺」的稱呼的,他的擺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還可笑。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魯迅的這句話把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就算是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人依舊是屢見不鮮,窮人乍富時,往往會比原本的富人更加喜歡壓榨窮人,窮書生靠著努力改變了階級後,轉過來就會去嘲笑底層人民。
就算是到了今天,依舊能夠看到下級對上級獻殷勤,但私下卻哭訴上級有多不好,有多喜歡壓榨人,可他一旦上位,卻要求下級把自己當祖宗供著,無情壓榨下級,這也是官僚主義之風蔓延的重要原因,那句話說得好「屠龍的少年,終將變成惡龍」。
中國至今仍有無數家庭重男輕女,當初抱怨父母愛男孩不愛女孩的女子,長大身為人母后,仍舊選擇父母的老路重男輕女,全然忘記當初被不公平對待的憤怒,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有人說他以後發達了會怎樣怎樣,別全信,窮苦時的想法,等待成為富人時,或許早已煙消雲散了,苟富貴勿相忘的諾言,有幾人做到?
而年輕人對世界的看法總是太理想,年輕時覺得自己以後絕不會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人,可真到了那個年紀,大多數人又會選擇安逸,所以讀懂了魯迅的這句話,就讀懂了成年人的世界有多現實。
03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而已集 小雜感》
我相信大多學生如果讀到這句話,會覺得魯迅真冷血,沒有同情心,這其實很正常,因為我曾經也這麼覺得,我一度認為自己不可能這麼冷血,但當你走出社會,身邊無時無刻都在上演著別人的悲歡離合,辦公室裡的同事給你分享了他的喜事,你或許真的覺得不好笑,甚至覺得他吵鬧,可也只能強顏歡笑地祝福。
當你累了一天回到家,想要好好睡一覺,朋友卻打電話給你,向你傾訴他的工作有多累,你並不想聽,甚至想大吼一聲「我也很累!」,但礙於情面,你只好敷衍地聽下去,你或許並不會感到他的痛苦,仍要假裝很心疼。
其實成年人的世界,我們都戴著面具生活,很難像年幼時哭是哭,笑是笑,只好默默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正是經歷過太多成年人的苦,讓我們變得更加麻木,小時候覺得人死猶如天塌,甚至看新聞都會默默哭泣,可當你長大後,你完全沒有精力去在乎別人的悲痛歡喜,甚至有人倒在你身旁,你也只是冷看一眼,繼續趕著去坐上班的公交。
長大後才發現有人關心是一種幸運,有人幫助是一種能力,有人對你噓寒問暖是一種福氣,外面的世界很冰冷,但就是有這些在乎你的人,才讓你有動力活下去,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守護好能夠與我們相通悲歡的人。
其實魯迅還有太多太多經典的名言,例如對於自由,魯迅說「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所賣掉」。
對於憤怒,魯迅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對於慣例,魯迅說:「從來如此,便對麼?」。
對於希望,魯迅說:「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讀魯迅能夠看到社會之荒誕,人性之醜陋,特別對於出了社會的我們,一定要多去讀一讀這樣的好書,能夠讓我們多去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魯迅之所以這麼有魅力,是因為他雖然指出中國人的問題,卻從來不對中國人失去信心,這和現在的公知是相反的,所以魯迅被傳唱至今,以後也不會過時。
如果你手中還沒有魯迅的書,或者只有他的小說,就點擊這個商品連結買下他的全集吧,有空就翻翻,去看看他的雜文,有時候讀書,比打遊戲看電影更有趣,十本才99塊很便宜,少買次水果就有了,有興趣的讀者記得點上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