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康復技師技能大賽第一名的選手,由省總工會按程序授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導
由湖南省殘疾人聯合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3部門聯合主辦,湖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湖南省首屆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大賽於2020年12月30日在長沙圓滿落幕。
比賽年年有,但這次比賽卻較以往有所不同,不僅參與人數多,而且獎項含金量高,對於湖南整個康復事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為什麼說這個比賽有著重要意義呢?下面紅網時刻就帶大家透過比賽看看整個湖南康復工作。
比賽現場。
這是一場亮點紛呈的比賽
大賽是2020年國家人社部將輔具諮詢、康復技師和健康照護師納入職業工種後,全國範圍內唯一舉辦的省級技能大賽。共設置康復技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和健康照護師三個職業賽項,其中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單設行業組,康復技師和健康照護師分行業和學生兩個組別。
從無到有,湖南率先在全國舉行這次技能大賽,從規章制度、賽事設置、賽程安排、報名流程、安全工作、指導教師守則等等,積極探索,終於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湖南經驗」。
大賽分為選拔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選拔賽於2020年12月26日—28日由長沙、益陽、衡陽、懷化等四個賽區,通過綜合筆試方式進行選拔。共有來自各市州的437名參賽選手參加選拔賽。
各項目各組別前30名共163名選手進入決賽。決賽採取「理論考試(30%)+實踐操作(70%)」相結合的方式,經過12月29-30日兩天的精彩比拼,各賽項共50名選手脫穎而出,分獲各項目各組別一、二、三等獎。
跟以往比賽不同,大賽得到了省人社廳、省總工會的政策支持,獲得康復技師技能大賽第一名的選手,由省總工會按程序授予「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和健康照護師兩個項目第一名的選手,分別由省人社廳授予「湖南省技術能手」稱號,獎勵榮譽含金量高。
「本次表彰旨在進一步弘揚康復工匠精神,有效為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人才快速成長搭建平臺,著力促進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毅華介紹,此次大賽規格很高、組織嚴密、模式新穎,比賽的參與面廣和參賽工種豐富,對打造「湖南省康復與輔具服務技能大賽」品牌,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湖南省首屆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大賽閉幕式。
這是一場檢驗「湖南康復」工作的比賽
康復是殘疾人事業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服務,也是廣大殘疾朋友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湖南針對殘疾康復事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供給端存在的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制定《湖南省殘疾人康復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湖南殘疾康復服務供給能力、供給質量逐年提高,殘疾人康復服務狀況明顯得到改善。
根據數據顯示,湖南省每年有康復需求的各類殘疾人約30萬人,需求量佔比遠高於人數的全國佔比。為更好滿足需求,湖南採取殘疾人康復服務八大方面綜合改革試點、康復服務機構責任險和在訓兒童意外險試點、高層次康復人才訂單式培養、多功能殘疾人社區康復綜合服務示範站試點等系列改革舉措,加大人才培養資金投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五年累計投入人才培養經費1200萬元。
「十三五」以來,湖南通過構建培訓+組賽+蹲點+科研+定向培養「五位一體」殘疾人康復人才培養模式,培訓學員近12000名。強力推動殘疾人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使0—6歲殘疾兒童康復得到應救盡救,殘疾朋友的基本康復服務率達到了80%以上。
「十四五」殘疾人事業新徵程即將開啟,陳毅華希望各級殘聯和相關機構以此次比賽為契機,更加重視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健全完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希望湖南殘疾康復從業者「學技能、練本領」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激發,職業榮譽感進一步增強,大批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為殘疾人事業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再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