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巴薩越過進攻能力強大的那不勒斯,拜仁慕尼黑也沒讓後半程喘過氣的切爾西有機會時,老對手又一次相遇了。
拜仁7-0巴薩的傳奇經歷已經成歷史,巴薩之後依靠MSN淘汰拜仁也過去多年。
共同的特徵並不是粉絲圈裡誰更強的爭鬥,而是拜仁鼎盛時期的德國幫,巴薩鼎盛時期的西班牙幫與南美幫。
隨著巨星接二連三退役,拜仁已經不再擁有半支德國國家隊,巴薩隊內的西語幫也顯得不那麼強大。
巴薩和拜仁又一次相遇是在八強,甚至拜仁此前一個賽季連八強都沒能進,巴薩曾經三個賽季止步八強,直到上個賽季才有所突破。
兩支俱樂部都不在巔峰狀態,雙方共同的特徵除了縮寫都是FCB外,只有法國成員的大規模會面。
巴塞隆納即使傷了登貝萊和格裡茲曼,在淘汰那不勒斯時首開紀錄的是郎格萊;拜仁慕尼黑在次回合沒給切爾西翻身的機會,託利索這位裡昂舊將同樣獲得進球。
拜仁慕尼黑隊內的法國球員經歷了大量傷病,盧卡斯原本就是在馬競以重傷員的身份加盟;巴塞隆納隊內的登貝萊更是長時間養傷,即使如此,有限的上場時間還是能夠作為副手。
盧卡斯作為重傷員同樣能夠讓拜仁花費巨資;登貝萊同樣讓巴薩籤下了天文數字的支票。拜仁和巴薩並不是瘋了,即使如這樣實力沒顯得超凡脫俗的球員,市場上已經越來越少。
拜仁和巴薩隊內的法國球員,組合起來已經足夠半支法國國家隊的主力陣容,從前鋒到中場後衛齊備。
這就意味著,不論哪支球隊晉級,不論哪些球員發揮,總有法國球員會跟著受益,不論是個人還是群體。
即使瓦拉內這樣的往日功臣在歐冠淘汰賽犯下大錯,尤文圖斯陣中的拉比奧特已經出局,切爾西的吉魯與坎特已經無緣,法國還有一批球員在磨刀霍霍,前赴後繼。
兩支FCB對戰的結果,就是德尚的選材依據之一,對於法國足球幾乎是旱澇保收。這種情景,要比單調乏味的金球獎評選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