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載幫扶接力雲南普洱,遠山有呼喚,金山有支援--上觀

2020-12-26 上觀

跨越2700多公裡,金山普洱牽手24載。1996年起,金山區對口幫扶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江城縣;隨著2016年幫扶內容調整為東西部扶貧協作,金山區幫扶縣也調整為普洱市寧洱縣、墨江縣、景東縣和鎮沅縣。

在派出援滇幹部的基礎上,針對普洱專業人才缺乏的情況,金山組織區內醫院、學校結對幫扶普洱20家醫院和30所學校,更增派優秀醫生、教師及農技人才赴當地幫扶。「4+4+2+1」人才支援模式(即常年向對口幫扶縣派駐4名醫生、4名教師、2名援滇幹部、1名農業技術人才),保證了每個縣都有11名幫扶人員,做到人才、管理、技術「三輸出」。 

遠山有呼喚,金山有支援。2020年,金山區對口幫扶的普洱四縣(寧洱縣、墨江縣、鎮沅縣、景東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亮眼的成績單裡,有著上海金山人民割捨不下的情懷。

推廣農技,金獎番茄「遠嫁」普洱

在雲南普洱市,哀牢和無量兩山之間,橫臥著一座靜謐的小縣城——鎮沅縣。入秋以來,縣城一隅的連棟溫室大棚裡,來來往往的人們打破了寧靜。鮮紅誘人的大番茄進入成熟期,當地農民們正忙著把果實採收入籮,經過分揀、包裝後再一批批運出基地。這就是從上海金山「遠嫁」到普洱鎮沅的「哲優番茄」。這位番茄家族的「名門閨秀」,沙瓤、爆汁、清甜,曾多次獲得上海地產西紅柿品鑑評優會金獎。

「這裡光照充足,自然條件優越,非常有利於種植水果番茄,但大部分農民墨守傳統種植習慣,缺乏科學種植技術,經濟效益並不高。」金山區援滇農業專家翁永剛介紹。在他的指導下,「遠嫁」到鎮沅的4畝秋番茄不僅綠色生態,且產量高、品質優,檢測出的糖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標喜人。據初步測算,示範項目畝產量約3.8噸,畝產值可達3.65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過去,金山區對口幫扶的寧洱縣、墨江縣、鎮沅縣、景東縣,曾普遍存在農村人居環境落後、產業基礎薄弱、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內生發展動力欠缺等諸多困難。近幾年,金山區持續加大投入,創新工作方法,助力高質量脫貧。今年,區裡又統一派駐援滇農技人才,指導兩地農企合作開展金山優質蔬果新品種的試種、示範、推廣。  

為加大產業扶貧力度,進一步發揮金山農技優勢,在區農業農村委的關心支持下,金山區對口農業合作項目——優質綠色番茄標準化種植示範項目在恩樂村丙中小組全面啟動。2020年7月中旬,鎮沅古普沅益農茶葉專業合作社組織人員,開展「浦粉500」「玉金香4號」等上海番茄新品種的前期播種育苗工作。

「嫁到」普洱的不只有紅豔豔的「番茄女皇」,還有金燦燦的「玉米王子」。梅國紅是金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已紮根基層從事農業技術推廣30年,曾榮獲全國「最美農技員」的稱號。今年3月,他到寧洱縣開展為期一年的對口支援工作。梅國紅馬不停蹄深入鄉鎮調研,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在德化鎮勐泗村和寧洱鎮硝井村試種優良玉米品種——金銀208(水果玉米)、荊恆一號(甜糯型玉米)等。通過試驗對比,進一步改良當地主推玉米品種,有效提升了鮮食玉米的品質。

金山區農技人才通過示範推廣和技術培訓,幫助寧洱農民提高收入,輻射周邊種植戶821戶2854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71戶597人。鎮沅縣不斷湧現出新型職業農民,用新理念發展農業,讓更多農民搭上產業脫貧的快車。

扶貧扶志,多措並舉促就近就地就業

「在上海,我不僅找到工作,還幫助家人實現就業,給了我無比的自信。」金山區日銘公司員工段玉澤感嘆道。他患有肢體四級殘疾,長期在老家普洱務農,家庭生產力低下,生活窘迫。聽說滬滇就業扶貧有為殘疾人特設的崗位,脫貧意願強烈的他立即報名。通過兩地人社局「點對點」就業輸送,段玉澤來到日銘公司,在坐班式生產線上工作。根據鎮沅縣的政策,對口輸出的建檔立卡戶在金山工作期滿3個月,就能為親人爭取到公益崗位就業名額。今年11月初,段玉澤和家人都實現了就業,看到了脫貧的希望。據悉,金山區利用社區治理先進經驗,協助普洱合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累計實現了1.2萬名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

金山區幫扶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注重扶貧扶志,使基層村寨漸漸起了變化,村民改變了「等、靠、要」的狀態,「我要脫貧致富」的思想生根發芽。

在景東縣,上海泉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香菇產業基地的大棚裡,金山區援滇農業技術人才程興興正在進行水質檢測。一池試養的3萬尾羅氏沼蝦蝦苗,目前成活率在70%左右。待技術成熟後,蝦苗將被推廣到當地的稻田養殖中,上海又為景東縣找到一條致富新路。

對本地農戶越來越強烈的脫貧意願,香菇產業基地負責人馬龍彪體會更深。去年,上海市金山區在錦屏鎮磨臘村、新民村、利月村等5個貧困村投入援建資金試運營新項目。每村都能獲得扶持款,村集體可以以此入股基地,並約定每年按股金的5.1%分紅。該項目按照「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模式運作,村民不僅可以收穫土地流轉費和經營分紅,還能優先獲得勞動就業崗位,人均年增收1萬多元。目前,該基地提供60到100個就業崗位,其中還有50名殘疾人。

醫教幫扶,把愛心的種子深深埋進泥土裡

2020年4月19日凌晨5點31分,一名雅邑鎮產婦被急送到墨江縣人民醫院,入院診斷為前置胎盤、橫位,產前出血近3000毫升,隨時有呼吸、心跳驟停的生命危險。援滇醫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婦產科專家時玲接到「救命」電話,立刻直奔手術室。憑藉豐富臨床經驗,時玲在產科、麻醉科、輸血科的密切配合下,經過三個多小時奮戰,完成了一臺漂亮的手術,母子平安。

這日,也是時玲和金山分院放射科鄧波、心內科葛瑋、血液/腫瘤科吳福紅組成的援滇醫療隊來到墨江的第20天。他們快速融入當地醫護集體,從醫療技術、規章制度等方面著手,提升縣人民醫院的綜合能力。手術室裡當然也少不了金山醫生的忙碌身影。「有大手術,疑難病例,就找上海專家。」成了當地人的共識,這也是最貼心的誇讚。

作為駐地醫療隊隊長,時玲不僅帶教查房、示教手術、業務講座,還開展了新生兒窒息復甦理論和操作培訓,切實提升當地醫護的搶救能力。鄧波則在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之間「兩頭趕」,負責帶教指導科內醫師閱片,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波老師」。葛瑋和吳福紅分別承擔著10張床位醫療救治任務,不少患者慕名而來求診。

時玲和夥伴們初到普洱時,金山區赴滇講學團一行16人正奔赴對口支教基地,開啟講學之旅。一個學期的時光匆匆溜走,卻在兩地師生的身上心上留下了印痕。夏為益老師自嘲瘦了十幾斤,但他任教班級的成績有了明顯提升;閆旭東老師悄悄改變著當地傳統教學模式,讓原本「只聽不動」的學生們成為課堂主體;90後的沈鑫老師也有「絕招」,他巧妙地將抽象數學知識點轉化成興趣點,讓孩子們寓教於樂……講學團「用心」「用情」「用力」,為大山裡的孩子照亮一束光。

「親愛的老師,在這段日子裡,您給我們帶來了文化衝擊和思想碰撞,引導我們去學習、去思考。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生們的一封封感謝信溫暖著老師們的心。截至目前,金山區赴滇講學團已留下了71位園丁的身影,為當地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帶去新力量、新理念、新希望。金山與普洱教育合作歷經20多年,不斷開拓創新模式,長期支教、跟崗培訓、校際合作、講學團……愛心接力棒代代相傳,架起兩地友誼之橋。

一段段旅程不辭辛苦,一段段經歷刻苦銘心。金山援滇幹部人才的足跡踏遍普洱的崇山峻岭,他們的汗水灑在學校、醫院和田間地頭,他們更是把愛心的種子深深埋在了普洱的泥土裡。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焦揚書記親切慰問 金山醫院與雲南永平籤訂新一輪幫扶協議
    復旦大學焦揚書記親切慰問 金山醫院與雲南永平籤訂新一輪幫扶協議 2020-08-29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遠山樹林的味道」香飄京城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普洱咖啡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在此引起熱議。雲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總經理舒洋表示,如今普洱已成為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阿拉比卡咖啡種植核心區和咖啡貿易中心。2012年,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正式命名普洱為「中國咖啡之都」。普洱咖啡未來可期,欣欣向榮的咖啡產業,潛力巨大的咖啡市場,給人無限想像。
  • 雲南普洱多舉措推動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總平臺,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思路,認真落實「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佔市場、建平臺、解難題」的總體要求,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全力擦亮普洱茶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始終堅持把茶產業作為普洱最有優勢、最具特色、最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重點打造,著力在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上下功夫。圍繞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建設思路,大力發展咖啡產業。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按照「林藥結合」模式,出臺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林下生物藥材種植。
  • 這款特殊的珍藏版「金沅寶」面世,和金山竟有這樣的淵源...
    精準幫扶,攜手一家1996年,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上海和雲南正式建立結對幫扶關係。2004年開始,作為央企定點扶貧,中國寶武結對幫扶普洱鎮沅;2016年開始,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上海金山和普洱鎮沅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關係。
  • 雲南普洱咖啡產業面積、產量、產值位居全國第一
    普洱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鴻彬介紹,通過以獎代補、示範戶帶動等方式,引導全市咖啡園有機轉換,目前有30餘萬畝咖啡獲得了4C認證,10萬餘畝獲得了CP認證,2.8萬畝獲得了有機認證,2萬餘畝獲得了雨林聯盟認證和UTZ認證。為制定標準提升品質。
  • 《一點就到家》口碑長線發酵 國貨之光普洱咖啡開啟遠山樹林的味道
    「一杯來自中國雲南的普洱咖啡,入口是熱帶水果的清爽果香,柑橙、梅子、橘子皮、杏子、野薑花,甘甜明顯,果酸明亮,混合了黑巧克力濃鬱的香氣,入口順滑,層次豐富。尾韻還有點烤堅果、香草、焦糖的感覺,回甘不散。怎一個好字了得!」
  • 脫貧攻堅——遠山的呼喚
    脫貧攻堅——遠山的呼喚 2020-07-14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普洱正成為綠色產業投資窪地
    近年來,普洱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思路,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    據介紹,全國98%以上的咖啡產自雲南,而雲南50%以上的咖啡來自普洱,普洱已經成為了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集散中心。
  • 《遠山在呼喚》記錄植村直己傳奇人生
    記錄植村直己傳奇人生的《遠山在呼喚》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國著名登山家康華和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猿渡靜子女士近日在日本文化中心和讀者一起探討了這本魅力之書。1984年2月12日,植村直己在北美麥金利山,度過了他的43歲生日,也是他的最後一個生日,創造了冬季攀登麥金利山的新紀錄後,植村直己在下山途中突遇惡劣天氣,不慎跌入冰縫,多方搜救無果,這位探險家永遠地沉睡在了麥金利山中……研討會現場,猿渡靜子女士詢問康華:「人們現在有一種僥倖心理,植村直己在冰川中失蹤,也許身體機能降到了最低,如果有朝一日,被人發現,他是否還能被喚醒?」
  • 高倉健經典電影分享《遠山的呼喚》
    我看了由高倉健、倍賞千惠子主演的敘事抒情電影《遠山的呼喚》,《遠山的呼喚》由日本松竹映畫公司於生產,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神秘的人(田島農耕)在寒冷的北海道的夜晚和一個破敗的牧場闖入古老殘缺的牧場的故事,寡婦、男人和她的兒子武志最初的平靜被一個神秘男人
  • 【關注】普洱:讓邊疆綠色明珠熠熠生輝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為新時代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發展目標、賦予了重大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普洱市各族幹部群眾決心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主動服務和融入全國、全省發展大局,奮力書寫新時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普洱答卷」。
  • 遠山的呼喚
    中甸藏語稱「建塘」,史傳與巴塘、理塘為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上世紀五十年代成為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府邸所在地,現更名為香格裡拉。香格裡拉為迪慶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崇山峻岭之中的世外美好之地,只知道這個地方名叫香格裡拉,事後卻再也無法重返覓其蹤跡,如陶淵明的桃花源一般,消失得似乎從未存在,這個故事轟動了西方世界。
  • 你知道「擁有遠山樹林味道」的中國咖啡都產自哪裡嗎?
    在普洱 ,茶香和咖啡香,交替繚繞,這片土地孕育著美好的「 中國味道」;而懂咖啡的人,也懂得這片土地所蘊藏的強大生命力。本期「神鵰俠旅」就帶大家前往普洱特有的咖啡莊園,這裡藏著電影裡李邵群所說的「遠山樹林的味道」,也是咖啡愛好者的普洱行不錯的目的地喲!
  • 雲南全省脫貧 普洱藝術再現「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脫貧故事
    普洱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普洱位於雲南南部,與緬甸、寮國、越南三國接壤。世居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61%,是中國少數民族成分最多的地區。集少數民族、邊疆、山區、貧窮為一體的普洱,也是雲南的一個縮影。
  • 張書偉‖遠山的呼喚(一)
    遠山的呼喚(一)當我跨向安檢門的那刻,轉過身來和「晶」相擁。任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可它還是那麼不爭氣。那顆趴在她肩膀上的腦袋同時也感覺到她的抽泣聲。揮揮手走向安檢門,卻一步一步的回望。其實我們約定在10月份的時候她們就會上山來看我,帶著她的"葉"。
  • 日本著名登山家植村直己傳奇人生《遠山在呼喚》中國首發
    日本著名登山家植村直己傳奇人生《遠山在呼喚》中國首發 2014-10-11 22:56: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備受企業家王石等人推崇的日本著名登山家植村直己傳奇人生的《遠山在呼喚》首發式11日在北京的日本文化中心舉行。
  • 華師大心理學教授公益送教到雲南普洱
    新民晚報訊(記者 姜燕)一邊是心理專家的精彩演講,一邊是志願者與同學們的遊戲互動……日前,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光興受邀為雲南潽耳職業教育中心「愛在普洱」公益助學活動義務教學,並以深厚的學術底蘊、飽滿的熱情以及才藝徵服了現場師生。
  •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目前,雲南龍生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景谷白龍茶業有限公司已成功掛牌新三板。在此基礎上,普洱市還按照「小眾推名山、大眾做有機」思路,加強品牌建設,培育出了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無量山、千家寨、景谷山、江城號等普洱茶品牌。同時,引進上海九澤、香港新華集團等有實力企業到普洱設立公司,大力發展莊園經濟,打造出了柏聯普洱茶莊園、新華國茶等茶主題莊園。
  • 雲南三歲佤族孩童兩次結緣上海,繼修復先心病後再綻「天使微笑」
    來自雲南普洱的三歲佤族孩子小文,從小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唇顎裂,去年8月,小文在上海市慈善公益基金會的幫助下,完成先心病手術,恢復良好。但唇顎裂狀況,遲遲困擾孩子和家長。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簡稱SIMC)聯合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副主任、國際知名唇顎裂修復專家王國民教授,無償進行愛心接力,為小文成功實施手術。「我的孩子兩次都因上海專家重生,唇顎裂這病在我們當地治,需要我們全家兩年的收入,現在都是免費的,心裡說不出的感激!」看到孩子安然推出手術室,淳樸的父母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