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寒潮來襲,氣溫驟降。3日,從化北部山區迎來了最低0℃左右的溫度,初冬時節的第一場霜降悄然而至。清晨五點半,從化呂田鎮的草地上、山坡上、菜田裡都結上了一層白霜。「好霜,好霜。」呂田的農人林均笑逐顏開。
霜凍最容易使農作物受損,呂田的農民卻喜迎霜降,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早在農曆八月十五,呂田的農民就大規模種植芥菜。芥菜不同於其他農作物,打了層霜,甜味就更濃鬱了。「霜打芥菜賽臘肉」,當大芥菜遇上霜凍,成了最完美的組合,造就出更為爽脆甘甜大芥菜。
記者了解到,大芥菜種植是呂田的特色,種植歷史悠久,如今呂田鎮的農民家家戶戶都會種芥菜。隨著從化區「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的推廣,呂田大芥菜成為了一張彰顯呂田特色的名牌。近年,呂田鎮聯豐村把大芥菜作為村內重要產業發展,通過合作社 公司農戶形式,帶動村民增收,帶動產業發展。
打了霜的大芥菜更甜更軟
「呂田這裡種植的大芥菜真的是很好吃,沒有渣,還脆甜。」朱女士特意從廣州城區來到呂田鎮聯豐村,就是為了田裡這棵60多釐米高的大芥菜。朱女士笑是呂田村的「熟客」了,每年年底她都會來幾趟。「這裡空氣好,過來『洗洗肺』,吃吃芥菜,很舒心。」朱女士說。
好環境造就了大芥菜好的品質。據悉,芥菜喜冷涼潤溼,忌炎熱、乾旱。呂田鎮山清水秀,地處丘陵山區,四周都是密林,陽光日照基本上在上午九時到下午四時,與大芥菜的生長特性不謀而合。
呂田鎮魚洞村位於海拔500米以上的山上。魚洞村村書記羅發苗介紹:「我們村晝夜溫差很大,常常清晨是0℃左右,到了中午就有十幾度。這樣的氣候種出來的芥菜特別甜。加上早上打了一層霜,芥菜更甜更軟了。」不過,他同時提及溫度降到零下2-5攝氏度,霜太大的話,大芥菜會有被凍壞的風險。
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是農人的智慧。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呂田的農民就開始種植大芥菜。據呂田鎮新聯村村書記胡威權介紹,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多年的種植經驗,讓每一位農民都有了一套成熟的種植方法。「每個村民都是種植大芥菜的『專家』。」
選種、施肥、收成……每個步驟都需要花心思。胡威權介紹,目前新聯村主要種植的大芥菜品種為「香港竹芥」,這個品種的芥菜水分很足,纖維少,吃起來又脆又鮮嫩,讓人吃過一次就很難忘記。而村民種植大芥菜的過程中施用的都是有機肥,澆的是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即使是防蟲也是使用誘蟲板這種物理方式進行防治。
據悉,新聯村大芥菜可種三批次,目前村內約有900畝的種植面積,畝產能達到4—5千斤。芥菜富含食用纖維素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有解毒消腫的功效,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大芥菜。「大芥菜一般在冬前冬後還有元旦前後是最好吃的。」胡威權說。
合作社助力大芥菜「下山」
藍天之下見不著一朵雲,青山環繞,在一片綠油油地芥菜田裡,呂田魚洞村的農人林均抱著四五棵大芥菜朝著記者走來。「今年的芥菜產量平均每畝有三千斤。」最讓林均高興的是,今年農曆十月,他種植的芥菜長得早,趕上了第一批芥菜上市期。那時市場上芥菜量還不多,很多人專門上山來收購,收購價達到一塊多一斤。
而眼前這批芥菜已經是第二批了,林均告訴記者,這裡有一部分菜已經被預定了,再過一陣子便會有客人上山直接收購。
「基本上銷路是沒有問題的。」新聯村的種植芥菜的農人黃文科表示。此前他已經銷售了過萬斤的大芥菜了,目前田裡還有接近1萬斤的收成。他介紹道「這片地上半年種的是絲瓜,中秋節前後,我們就開始種植大芥菜了。」因為菜品質好,每年都有固定的收購商向黃文科收購大芥菜。有時黃文科也會拿菜到市場上賣。再加上他的芥菜田就在路邊,會遇到不少自駕車上山尋找大芥菜的遊客。
產量如此大的芥菜要「下山」,光是農民單獨銷售當然不夠,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也來助力。記者了解到,2014年,呂田鎮新聯村裡成立了廣州從化玄丹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 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指導村民種植,帶動村內大芥菜產業發展。農戶種植的芥菜通過合作社牽頭,可以賣給出價更高的買家,逐步實現芥菜的更高價值。「我們現在對接廣州的大酒樓,基本上每星期能有近萬斤的大芥菜需求,都是向農戶購買的,擴大他們的銷路,輻射帶動農戶種植髮展。」合作社負責人胡銀開說。
大芥菜品質固然是上乘的,但季節性短,這是大芥菜發展最大的弊端,如何讓大芥菜有更好的出路?這是合作社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下一步打算從深加工方向入手,菜乾、酸菜等方向下手,延長芥菜的效益期,擴大大芥菜的發展思路,這樣才能走得更長遠。」胡銀開說。
據悉,目前呂田鎮有3-6個類似的芥菜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意向將合作社推廣到每個村。
隨著芥菜產量的增多,芥菜也從家庭飯桌走進了農家樂,帶旺了村內農家樂發展。 這個時節,芥菜成了王健聰的農家樂飯店裡最受歡迎的食材。6年前,王健聰回到新聯村,在村委旁經營起了農家樂。近年農旅結合的旅遊方式越來越受歡迎,王健聰還開起了民宿,做起了自己的小本生意。
「這裡一般都是年底最旺的,尤其是大芥菜開始成熟時,很多遊客就是奔著大芥菜、腊味過來的。」在王健聰眼中,梗大葉綠、甜脆鮮嫩的大芥菜是他的「金元寶」。
以芥菜為原料,廚師做出各式各樣的美味菜餚,香芋番薯煲大芥菜、臘豬手煲大芥菜、臘肉炒大芥菜、芥菜飯……當然,品質上乘的芥菜就算只是放進湯裡燙熟,也足夠誘人。「吃過遊客都說贊!大家都會帶相熟的朋友過來,熟客帶熟客,也讓我們這裡的名氣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好。」王健聰說。除了來這裡新鮮吃上一頓大芥菜,遊客還會到菜田裡採摘購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劉冉冉 通訊員 黃利誼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何鑽瑩、駱昌威、劉冉冉 通訊員 巢金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羅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