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管是為了身材還是為了健康,成了這個時代不論男女都奮鬥終身的事。靠節食來減肥斷然不可取,靠運動來減肥要避免陷入「為減肥而運動」和暴飲暴食陷阱。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減肥經歷。
過年加疫情,在家待了3個月,胖了10斤。3月到4月,我減了一個月肥,減肥前59公斤,減肥後還是59公斤,中間起起伏伏。總是這周減下去,下周吃回來,如此輪迴。由我的體重,我深刻領悟了那句話:人生就是個輪迴。四周體重的反覆,也讓我有點灰心起來。
總結減肥失敗原因,我覺得主要還是太依賴運動了。
以前應對節日肥,我都是通過節食來恢復體重,我的身體也因長期節食,身體虛弱的不行,免疫力低,經歷過低血糖,姨媽出走。去年7月通過「飲食+運動」的方式,用30天把五一狂吃肥減下去3公斤恢復以前體重後,我開始發現了一種新的體重管理方式,尤其是在運動了一個月,睡眠、精神狀態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後,我就更是感覺到了運動的好處。在體重管理方面,「大量運動可以消耗大量熱量」這句曾被我驗證過的話成為了我減肥的主要方式。我的眼中,運動第一是為了減肥,第二是為了健康。
靠運動減肥,本來很正確的減肥方式,為什麼去年有作用而今年沒作用了呢?我認真分析了一下3、4月的飲食記錄,發現在被「大量運動可以消耗大量熱量」這句話種草後,我的飲食習慣變得糟糕起來。
首先是不忌口。以前在節食減肥的時候,怕發胖,很多高油脂、高糖的高熱量食物我好多年不曾碰。在發現大量運動能把吃進去的熱量進行消耗後,我就開始不忌口了。冰激淋、蛋糕、方便麵、炸糕、油條開始吃起來了。吃這些垃圾食品的時候我的內心的想法是:反正可以通過大量運動把這些食物的熱量消耗掉,吃就吃吧。
開始頻繁吃高熱量食物還不算,我還發現自己有了暴飲暴食的習慣。以前節食減肥的時候餓了還能忍著。現在餓了就想吃東西,而且挨餓能力因為運動減肥的想法而降低不少。每次吃飯的時候,似乎以前節食減肥被少吃的食物現在想統統給吃回來。我每餐都想吃很多,即使有時候吃得已經很撐了,但是身體告訴自己,我還能吃。
我因為運動而解放了食慾,每天每頓都吃得很多,吃完後就做大量運動來消耗熱量。這樣久了的結果是:好累。每天腦子裡想的最多的是運動,不想動也得逼著自己動起來。我有次曾經為消化吃進肚的一盒驢打滾連續運動3個小時。如果每周有兩三天每天運動兩個小時我還能忍受,但天天運動兩個小時,真的是有些難以堅持。
加法,是指通過增加運動量來減肥。除非特別喜歡大量的運動,不然每天都進行一兩個小時的運動,一不太適合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二會感覺特別累;三如果每天完不成運動任務和運動量,內心會覺得有壓力,更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減法,是指通過節食減肥。能忍住一天不吃東西或者少吃,兩天、三天、十天、三十天能忍住嗎?通過限制飲食減肥,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姨媽不正常、營養不良、身體虛弱等問題,而且一旦飲食恢復正常,減下去的體重身體會讓你加倍的吃回來。除非你能把節食堅持一輩子。
減肥到底該做加法還是減法?加法,有效果,但是堅持不下去。減法,有效果,但是也堅持不下去。健康合理的飲食,配合適當的運動,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意識到自己的飲食問題後,我又戒掉了那些高熱量食物,每天熱量攝入保持在基礎熱量,每天不再只是忙著為消化吃進肚子的食物而疲於運動。
我每天都會記錄每一餐的飲食及熱量,記下每次暴飲暴食後胃裡的不舒服。我告訴自己的身體自己沒有進行節食減肥(潛意識裡的正念很重要),當又一次想暴飲暴食的時候,我就會回想之前暴飲暴食之後的不舒服,然後暴飲暴食的衝動就會降低很多,吃到感覺包我就住嘴了。
5月過去的兩個星期,我的體重雖然偶有起伏,但整體一直呈下降趨勢(現在兩個星期減下去了2斤)。暴飲暴食的情況也沒有出現過。
由自己的這次經歷,我覺得減肥,運動很重要,但是不要只是為了減肥而進行大量運動,這樣會很累,很難堅持下去。當你覺得運動量讓自己有點難以堅持的時候,還是停下來,考慮一下自己的飲食結構是否健康。
下面是從《運動飲食1:9》書中摘的三個知識點,當你想吃甜食或者面前放著一大碗面的時候不妨看看這些內容壓壓食慾:
•垃圾食品中過量的糖分加速人體衰老
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是「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英文縮寫,指的是過量的糖和蛋白質通過熱結合後產生的物質。
我們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會以血糖的形式遍布我們的全身,當血糖與體內的肌肉和皮膚等蛋白質結合後就會產生出AGEs。現代科學認為,AGEs是導致我們出現黃褐斑、皺紋以及皮膚鬆弛的原因。
•小麥製品對減肥不利
谷蛋白是存在於小麥等穀物胚芽裡的一種蛋白質,在和面時會產生黏性和彈性。谷蛋白具有促進食慾的作用。研究表明,谷蛋白所含有的成分會刺激食慾,使人無法控制食慾而過量進食,最終導致肥胖。不含有谷蛋白的大米、米粉製品、純蕎麥粉製作的蕎麥和粉絲等,則比較安全。
•吃得多反而低血糖
如果我們食用了GI值在70以上的糖分吸收速度很快的高GI食品,血糖值會在瞬間上升,我們的大腦會認為血糖上升得過快,於是迅速分泌出胰島素。
這樣一來胰島素的分泌就過量了,導致血糖值下降到正常值以下。我們本來是為了提高血糖值才進食,可結果卻反而陷入了低血糖的情況,於是更加想吃東西,這就是「低血糖螺旋」的陷阱。
如果我們陷入對糖分的依賴狀態,那麼血糖值升降的幅度會變大。當血糖值過低的時候,就會出現低血糖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