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宜黃,
我不怪你!
是我們做得不夠
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去打廣告
以至於很多人一聽到宜黃
腦子便浮現出
「棠陰」「譚綸」「曹山寺」
等一些刻板的印象
其實
宜黃是臨川文化發源地之一
迄今已有1759年歷史
更有宜黃戲文化、抗戰文化
如此繁榮,豈是幾個標籤能涵蓋的?
明天,宜黃向江西乃至全國,
遞出這張嶄新的名片:
10月29日
全國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宜黃·曹山中醫藥文化論壇盛大開幕
旨在促進我國傳統醫學、現代醫學與禪文化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廣大社會對禪醫、康養的認識,引領和促進禪醫、康養事業與產業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優秀傳統文化,挖掘中華中醫藥國粹,打造、樹立民族領導品牌,搭建學術交流與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
時間:10月29日-30日
地點:宜黃縣曹山農禪小鎮
主題演講:1、針灸推拿對於老年人睡眠健康的治療思路
2、全國養老形勢的解析與發展模式
論壇概述
老年人心腦血管的保護
盱江醫學的文化基石
茶歇
美麗鄉村的老年健康中醫事業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現狀與未來
對話環節--如何從身與心全方面促進養老健康化
☟
中藥標本、攝影展、九制黃精工藝展示
.
這樣的盛會為何選擇在宜黃召開?
☟☟☟
宜黃縣緊扣新時代,貫徹新理念,著力依託山水稟賦和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打好美麗縣城、全域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優化升級、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優化環境等「六大攻堅戰」,以推動風景宜黃、實力宜黃、創新宜黃、幸福宜黃「四個宜黃」建設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宜黃縣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結合縣情實際,積極推廣中藥材種植,加大政策扶持,採取以獎帶補的形式,鼓勵組建合作社,建立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發展基金,開展技術人員田間行活動,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過程中的難題。去年,該縣種植中藥材1260畝,平均畝產收入1.27萬元,平均畝產純收入5400元。
明清以來還出現了以清代著名醫學家、皇帝御醫——黃宮繡為代表的一批致力於推廣中醫實踐,弘揚中華千年中醫文化的中醫名家。
黃宮繡( 1730- 1817年) 字錦芳,號綠圃。清代江西宜黃縣棠陰君山人,出身儒醫世家,天資聰敏,自幼對醫藥之學情有獨鍾。
黃宮繡任乾隆年御醫期間,對宮廷珍藏的各種醫學專著以及秘方、驗方,無不悉心研究,惟求理與病符,藥與病對。雖精研脈學,仍主張四診合參,反對單憑脈斷病。
他搜羅醫書,潛心鑽研,凡有「一義未明確,一意未達,無不搜剔靡盡,牽引混雜,概為刪除……,斷不隨聲附和,主張該病必先明脈理,治病必先識藥性,尤應注重實踐,探求真理」。
黃宮繡與陳自明、崔嘉彥、嚴用和、危亦林、龔廷賢、李梴、龔居中、喻昌、謝星煥並列為江西歷史上十大名醫。
相傳一日清朝皇帝母親(皇太后)病重,宮內御醫無數卻無人能治,無奈只得在民間遍尋民醫,黃宮繡聽聞,便揭皇榜入宮診治,果然,皇太后在黃宮繡的治療下,病情日益好轉直至康復。
(黃宮繡故居君山亭橋)
皇帝大喜又不舍他離去,便敕封他為御醫留於宮中,並賜下「皇帝御賜牌匾」。
黃宮繡學問淵博,對醫學有高深的造詣,他根據古典醫籍的理論,參考歷代名醫的學說,結合自己的見解,著書立說《脈理求真》、《本草求真》、《錦芳醫案》。
《脈理求真》較詳細地介紹了脈診部位和各種脈象的主病,並論證了各家的論說。結合自己的經驗,注釋了《新增四言脈要》、《十二經脈歌》和《奇經八脈歌》,並附有《脈要簡便須知》。
對脈法中的某些比較重要的問題作了扼要論述,是學習和研究中醫脈法的參考資料。
《本草求真》該書於藥物意義「無不搜剔靡盡,牽引混說,概為刪除,俾令真處悉見」,影響廣泛,簡明扼要,切合臨床實用。是研究中藥的重要參考資料。
黃宮繡的所著醫書還得皇帝御覽,用於官方流通,其中《脈理求真》、《本草求真》在新中國成立後還多次再版發行。
宜黃人
趕緊為你的家鄉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