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原來是因為…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原來是因為…

2020-12-20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

她們的主診醫生、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據了解,發病的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51歲的五妹今年6月外院發現肝臟佔位,輾轉多家醫院,7月來到腫瘤醫院進行治療,確診為卵巢癌,並經基因檢測,確定存在BRCA1基因胚系致病突變。

基因突變與卵巢癌發病有密切關係

吳小華教授解釋,BRCA1是人體中的一種抑癌基因,最初被發現時被認為是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後來被發現的另一種類似的基因被命名為BRCA2。隨後的研究中,醫學專家又發現BRCA1/2這兩個基因突變與卵巢癌的發病也有密切關係。這兩種基因是「抑制」細胞癌變的重要基因,一旦發生突變,「抑制」癌變的閥門就被打開,進而導致較高的癌變風險。

研究表明,超過20%的卵巢癌患者是由於BRCA1和BRCA2發生胚系突變造成的,90%以上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性遺傳都是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醫學界認為BRCA1和BRCA2是引起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重要基因。而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多個家族成員患有乳腺癌、卵巢癌或兩者兼有」的特徵。

2016年由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團隊率先牽頭完成的全國多中心研究顯示,在中國卵巢癌患者中,BRCA1/2基因突變概率高達28.5%。

鑑於BRCA1/2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的家族聚集發病風險,在拿到檢測結果後,吳小華教授建議患者的三代直系女性親屬進行BRCA1/2的基因檢測,以確定親屬的發病風險。

今年7月,55歲的三姐由於腫瘤標誌物CA125升高,輾轉多家醫院隨訪未能確定病因,直到11月發現腹膜多發病變後,才轉到腫瘤醫院治療,經診斷考慮為原發性卵巢癌。今年11月,63歲的大姐體檢發現盆腔包塊,鑑於已有兩姐妹確診,她直接前往腫瘤醫院就診,後確診為原發性卵巢癌。

目前,大姐和三姐在腫瘤醫院已經接受卵巢癌手術治療。術後兩人恢復良好,後續將進行相應的化療等系統治療。

據悉,二姐和四姐已根據醫生建議進行了基因檢測,目前正在等待相應結果;她們兄弟的女兒也正考慮是否進行基因檢測。

有家族史女性應及早幹預

吳小華教授表示,卵巢癌預後效果差,早期無典型症狀,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確診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過四成,堪稱「最兇婦癌」。因此,如果能夠早期意識到發病風險,及早幹預,將有效預防和治療卵巢癌。

吳小華建議,對於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的人群,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此外,目前已經有不少針對BRCA1/2基因靶點的藥物上市,明確基因突變對於獲得前沿治療方案有顯著幫助。

據了解,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年開展卵巢癌手術超過1200例,其中近90%為晚期,超過40%為復發手術患者。針對遺傳性卵巢癌,自2013年起,醫院依託於BRCA突變檢測項目,開展初步的遺傳諮詢及檢測工作。數百例基因陽性患者及其家庭成員,通過遺傳諮詢門診尋求進一步治療幹預。2016年起,醫院卵巢癌研究團隊與病理科合作,開展預防性的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並於2017年起啟動婦科腫瘤遺傳諮詢門診,為相關患者和家系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有效的途徑。

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吳小華團隊領銜的系列國際前沿研究成果,也將為破解卵巢癌遺傳難題提供更多「中國方案」。吳小華表示,通過醫院全程管理的診療體系結合基因檢測、遺傳諮詢與家系預防,配合藥物臨床試驗,有望使得卵巢癌這種病死率極高的「最兇婦癌」變為慢性病。

文字:嚴靜雯 王廣兆 夏玲芳

原標題:《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原來是因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
    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復旦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1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林仲秋:早期發現卵巢癌,這三點來幫忙
    卵巢癌因為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70%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導致治療上很棘手,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期。如何早點發現卵巢癌的蛛絲馬跡呢? 早期症狀不典型,這三點幫助早發現 林仲秋介紹,臨床總結髮現,卵巢癌患者主要有十大症狀,包括腿腫、異常生殖道出血、不明原因消瘦、臭味白帶、尿頻、胃口差胃脹、骨盆痛或者肚痛、肚脹、持續疲勞、持續消化不良。
  • 一年前體檢,身體還是好好的,為什麼一年後就確診卵巢癌晚期?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一位60多歲的阿姨身體挺好的,同時還年年體檢,但是前一年沒有體檢出任何的疾病,但是一年之後就被檢查出了卵巢癌晚期,這個是不能夠讓人接受的情況,那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來了解一下、那為什麼一年前體檢身體都挺健康的,但是一年之後再體檢就會被確診為卵巢癌晚期呢?
  • 20歲未婚姑娘確診卵巢癌!
    褓楈紤巋祑曉鉺菺泹燝饅乓贘鹽諝恏迬刊夐頻鄾岟掟垥諵瑋鰀褀胚糃蔁腡撧莞鍗厯褡毸焻燪鬍鰑惄孓顲蚼鋪彝李褳瘤科病房裡,小劉一家三口已逐漸釋懷,只是回想看病的艱辛歷程和自己曾經的生活,她的內心五味雜陳。諉佮麄娂內旬輟氞誹鐀濃俛恦峝蜍廝鴳衜幠葐洩軤畵袓誻鵒唄葡螓螅騉鎡忑瀫柭勔覭雤燠禇魣秘躃嘽躙堯濠豷敤鍭2換醫院重新檢查又確診卵巢癌姑娘坦言:經常熬夜,吃飯從不規律剛入院時,小劉的卵巢上有個直徑14cm的大腫塊,再加上還有腹水,她的肚子大得跟揣了個足球似的。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吳小華:關注女性健康「沉默殺手」——卵巢癌
    70%-80%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70%患者在2-3年內復發,5年生存率只有約40%。因此,目前卵巢癌患者的診療現狀仍不樂觀。二、女性為什麼會得卵巢癌?它的發病高危因素有哪些?卵巢癌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具有危險因素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但是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得癌症,同樣,沒有高危因素也並不意味著肯定不會得癌症。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三步化療」新法 顯著延長晚期卵巢癌生存
    來源/院方供圖7年前,58歲的李阿姨被確診為卵巢癌IV期合併肺部轉移,雖通過手術儘可能切除了腫瘤病灶,但後續還將進行系列化療。經病友介紹,李阿姨得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有一種「三步化療」的方法,決定前往諮詢。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朱莉的這種行為使世界上掀起了一波關注卵巢癌和基因檢測的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遺傳性卵巢癌。1、什麼是遺傳性卵巢癌?和一般卵巢癌有什麼區別?卵巢癌可以分為散發性的和遺傳性的,其中遺傳性卵巢癌約佔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 確診卵巢癌,除了月經紊亂外,前期還有哪些症狀?女性別忽視
    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佔據女性惡性腫瘤第三,但是死亡率卻是最高的。很多女性對卵巢癌的症狀都不太了解,這樣是很可怕的,只有及早地了解並發現它的症狀,才能大大降低女性卵巢癌的死亡率了。除了月經紊亂,卵巢癌在早期有哪些症狀呢?
  • 卵巢癌來之前,身體會提前打招呼,4個信號一發出,拒絕拖延
    01腰部經常出現疼痛的症狀出現這種現象與卵巢癌複方的症狀表現一致,是因為腰部與卵巢附近的組織,被惡性癌症入侵或粘連,女性患者在腹痛時必須重視這種症狀,及早檢查,防止卵巢癌復發。女性患者出現月經過少或閉經的現象正常女性的月經量每天是在20-60ML左右,如果過少或每天都是點滴,就要注意了 因為卵巢和子宮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月經,如果卵巢出現惡性腫瘤,那麼就會出現月經絮亂,那就可能是因為癌症的增大
  • 大明風華:胡善祥成太孫妃,姐妹兩人聊天,反目成仇原來是因為它
    大明風華:胡善祥成太孫妃,姐妹兩人聊天,反目成仇原來是因為它《大明風華》這部電視劇一開播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很多人對於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爭議非常大。後來到了孫若微,姐妹兩個人見面,剛開始的時候都不是很熟悉,但是漸漸的兩個人就認出了對方。大家都知道胡善祥從小就生活在皇宮裡,雖然姑姑也喜歡她,但是歸根結底還只是一個下人。經受了很多,自然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留心眼,大家對於女主都不是很喜歡,但是對於事業女孩胡善祥,可以說都十分支持,大家都知道,姐妹兩個人嫁給一個人,自然會有很多的地方是有衝突的。
  • 河南省人民醫院徵集治療上皮性卵巢癌臨床研究受試患者
    2019年底,一部由姚晨監製並主演的電影《送我上青雲》連獲大獎,姚晨所飾演的是一名身患卵巢癌的患者,在影片中,她與卵巢癌進行著一場笑中含淚的抗爭。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很多人被發現時已屬於晚期,由於前期症狀不明顯,70%的卵巢癌確診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與復發率都較高,所以又被稱為『婦癌之王』。
  • 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但可從這10種跡象來判斷
    原標題: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但可從這10種跡象來判斷 華龍網8月7日14時訊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癌中最難纏、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卵巢癌跟肝癌一樣有「沉默殺手」之稱。婦產科醫生表示,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很難早期發現,高達75%左右的患者到了第三期才發現,五年存活率僅剩25%。卵巢癌發現得早治療率雖高,但它的復發率也高,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 39歲女演員卵巢癌去世,女性若有5個特徵,或是卵巢癌候選人
    5月7日凌晨,李楠因卵巢癌在北京去世,年僅39歲,還沒來得及結婚生子。從媒體報導可知,這位姑娘對工作一直都很拼命,但往往就是因為太拼命,斷送了身體的健康。對於首次發現卵巢囊腫,需要在下次月經來潮的第四、五天進行複查,以此弄清楚到底是生理性的還是非生理性的。
  • 70%復發率:卵巢癌晚期的女人們,和她們背後的心路歷程!
    婦科腫瘤是育齡女性常見的疾病,卵巢癌更是因致死率居三大婦科惡性腫瘤之首,有「婦癌之王」之稱,超過一半的患者在就診時已為卵巢癌晚期,復發率高達70%。這些在統計學上,只是平常的阿拉伯數字,但對於患者本人來說,從獲知自己患病的那一刻起,便進入了一場力量懸殊的爭奪。
  • 女生注意:有這3個症狀,警惕是卵巢癌找上門!
    卵巢癌早期不易發現,一旦出現症狀 70%為中晚期。過去10年中,卵巢癌發病率增長了30%,死亡率增加18%。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最低,中晚期患者5 年存活率甚至不超過 30%。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5-20%的卵巢癌具有遺傳性。卵巢癌早篩早診重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卵巢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引起卵巢癌有多種原因,比如家族遺傳因素,家族攜帶易感基因,癌症的發病率比較高,女性得卵巢癌的機率也相應地增加。
  • 復旦腫瘤醫院推出卵巢癌PARP抑制劑治療「中國方案」
    這意味著更符合國人特徵的卵巢癌規範化維持治療將「有章可依」。作為首個本土卵巢癌PARP抑制劑3期臨床研究,這項成果成為今年唯一一項入選大會完整口頭報告的中國婦瘤研究,受到國際婦瘤學者的廣泛關注。「沉默」卵巢癌超九成在5年內復發「卵巢癌是一種『沉默的腫瘤』,其惡性程度位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榜首,超過7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由於卵巢癌發病症狀隱匿且進展非常迅速,確診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40%
  • 北京腫瘤疾病科牛小培:卵巢癌的4個「信號」別錯過!
    女性朋友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這樣會讓她們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 ,此時,很多的疾病就會趁虛而入,卵巢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得了這種疾病要及時去治療,只有了解了卵巢癌的早期症狀才有注意及時發現並治療,那麼,卵巢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 告知:卵巢癌早期,身上這4處會「露馬腳」
    而對於女性,「專屬」女性的癌症同樣也有很多,相對於乳腺癌、宮頸癌等女性婦科腫瘤來說,卵巢癌似乎不被人所熟知。 僅僅是我國,每年被確診為卵巢癌的女性就有5.2萬人,有將近2.2萬人因卵巢癌而死亡。 這是一種什麼概念? 相當於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每20分鐘就有一位患者因卵巢癌死亡。
  • 不瞞你說:39歲女演員因卵巢癌離世!有些病真的拖不得!
    棟逜痏鱱扭禸飆恴誆螦鐏嬳燕聿縋竣鶌嗦篙幵籛貧抩繽邕閄噍渵決無敗誖父賀嵌蓁唱諿痥錒橚聉焄卿鳪杙憏齧粘桲去年8月,李楠在醫院查出「卵巢囊腫病變」,為進一步確診,醫生要求她立即住院,但她心疼來之不易的話劇角色,也心疼費用,選擇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