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網友盼望著的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2月11日(周四,除夕)至2月17日(周三,初六)放假,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調休上班。
春節歷史悠久,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之歲首,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然而,2020年12月以來,山東膠州、四川成都、內蒙古滿洲裡、黑龍江東寧、綏芬河、新疆吐魯番等地接連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引發社會關注。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消息,截至12月16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01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1842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777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89386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792人。
四川航空1名國際貨運航班飛行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消息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元旦春節還能安心出行嗎?甚至有網友表示,希望取消或調整2021年春節假期!此言一出,網絡輿論一片譁然。
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表示支持。
1
「春節大遷徙」的疫情防控壓力
眼下,元旦、春節雙節臨近,伴隨的還有人流、物流增加,國內疫情防控究竟面臨怎樣的形勢?對此,近期多位權威專家已經給出研判。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醒公眾,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地方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他強調,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在增加。對於國內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在這樣的全球背景下,中國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
而對於春節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分析稱,在今年國慶期間,也曾遇到過大規模的人員流動,算是做過一次壓力測試,事實證明,只要防控措施得當,風險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但專家強調,春節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春運期間的人口流動規模要比國慶長假大得多,另一方面,冬季氣溫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再加上民眾過節會走親訪友,較大規模的室內聚集也都會增加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所以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風險肯定會增大。
曾光認為,雖然春節期間人員大流動,但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傳播範圍較廣的重大疫情。從這個角度上講,春節期間大家回家過年是沒問題的。但今年過春節肯定還是不鼓勵互相串門,或大規模的室內聚集。
事實上,為了應對冬春季的疫情傳播風險,衛生健康部門已經嚴陣以待。近期,國家衛健委對全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組建了國家防控專家隊,開展了在線培訓和實戰演練,目前全國累計有295萬人參加了培訓。針對局部地區的聚集性疫情,國家衛健委也第一時間派出國家級專家組,指導做好疫情處置。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還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大概建設完成了發熱門診7000多個。
另外,近日,國家衛健委還印發了《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的通知》,明確要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發熱診室應當嚴格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拒診、拒收發熱患者。所有到發熱診室就診的患者,必須登記有效身份信息或掃「健康碼」。
此外,依照要求,基層醫療機構需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不具備檢測能力的,需通過與其他醫療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的方式為發熱患者提供檢測服務。
兩節期間,特別是春運開啟後,人員流動將會明顯增加。如何減少春運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做好「人物同防」是鐵路、民航等部門的重點工作。
2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彈性安排春節假期
事實上,「希望取消或調整2021年春節假期!」的呼聲早已有之。
「此次疫情顯著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模式和習慣。通過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我們也需要反思過度聚集帶來的風險。」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提出建議,國內應該對春節假期進行彈性安排,給地方和企業更多自主權,實現最大限度的春節前後錯峰出行。
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表示反對。
具體落實到行動上,朱鼎健認為,可以實行「總量控制,彈性選擇」的方式,給予地方和企業更多自主選擇安排權。即,國家僅規定除夕、初一、初二全國統一春節假,其他全部由各省市和企業自行安排,甚至允許調整假期的日期組合。例如,各省市和企業可以選擇組合前4天或後4天;還可以選擇除夕前10天和後10天區間內,再增加前後雙休日的調休,以及企業根據各自實際經營情況,適度安排員工年休假等。在安排好值班、輪崗機制前提下,讓大家在前後共20天區間中自主選擇7-11天的時間段,讓更多人可以錯峰出行。
朱鼎健表示,在全國範圍內以億計的巨量人口在短短幾天時間內進行一次往返的「春節大遷徙」,這甚至被稱為「世界奇觀」。春節長假也因此帶來了交通等一系列的社會運轉組織的失序問題。
另外,朱鼎健提及,春節「一刀切」集中放假可能還會增大傳染病的傳播風險、造成大眾「節後症候群」,以及集體性停工加重企業運轉壓力等問題。「可以看出,全國統一集中7天春節長假,使各種影響和負面效應更加突出。」
他認為,這種彈性安排,可以尊重春節團圓的歷史文化,感受更有質量的家庭團聚;也能保證民眾的休假福利,豐富休假感受;又能實現「錯峰出行」,減少社會各方面的運營壓力;還可以降低人員集中帶來的疾病傳播風險;同時,讓各省市、各企業根據自身實際靈活調整生產線和用工,通過完善的輪班、補償機制,使企業生產和社會運轉更加連貫有序。
「希望取消或調整2021年春節假期!」
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表示支持。
2021年春節假期將被取消或調整?這或許只是網友的一番討論。截至目前,尚無官方權威信息。12月3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李華強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春運籌備工作已經啟動。
疫情籠罩下的春節怎麼過?對此,你怎麼看,請留言,發表你的觀點。
作者:蓋世豬王
編輯:故辭
圖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