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酸菜
《高能少年團》已播出兩期,口碑就像過山車的跑道忽上忽下,確實十分高能:先是最初爆出王俊凱、劉昊然、董子健、張一山、王大陸5位全少年陣容時,引來無數關注與期待;之後官方放出的超燃預告片,更是把萬千少女的期待值生生拔到了一個新高度。
不過,官方很有責任心,本著誰撩誰負責的態度,在首期中就用老套的環節設置、奇怪的剪輯生生掐滅了觀眾心中燃起的熱情之火,在上周首播後,無數滿心期待的人直接憤怒地表示就此棄追。但是轉折又來了,昨天第二期播放後,節目又因互動、笑點有所增強,開始收穫一些好評,部分觀眾重燃起希望。不算播出前一再延播的鬧劇,已然是一波三折。
有意思的是,雖然前兩期收穫了不同的反饋,但其實玩的都是「虐星」套路。首期張一山「衰神」附體,扛米、扛麵粉、扛酒罈往返於最遠的碼頭,被虐得生無可戀;第二期中,節目組不再虐個人,而是直接「團滅」,把幾位少年發派到了一座小孤島,吃飯、生活全要自食其力,把董子健虐得吃帶沙子方便麵都一遍一遍的真誠感嘆:好吃!
問題是為何真人秀盛行「虐星」,同樣都是虐,又為何效果大不同呢?
討飯、與家禽同住、被逼吃蚯蚓,真人秀虐星哪家強?
都說明星上節目要價高,不過這錢還真不是那麼好賺,尤其是在真人秀中,「虐星」的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
難度低些的,就在節目的環節設置、遊戲安排上來個「小虐怡情」。《奔跑吧兄弟》中最常出現的神道具就是指壓板,每次各位明星被迫走上指壓板的那一剎那,就會開始一輪接一輪難以抑制、發自肺腑地吶喊;還有經典的泥潭大戰,一個個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在泥潭中一通摸爬滾打後,再也分不清誰是誰。
難度升點級的,就把明星「扔」到語言不通的國外,經費不給足,讓明星們來場狀況百出的窮遊。前兩季的《花兒與少年》在這方面就玩得很溜,把明星們帶到義大利羅馬,每天每人只給120歐,逼得張翰餓著肚子向粉絲「乞討」,也出現了嘉賓對於坐巴士還是包車起爭執的畫面。近期網綜中也不乏這樣的「虐星」梗,在《吃光全宇宙》中,節目組在首期安排一向是動腦動嘴的馬東在泰國掛在滑翔傘吃芒果、潛入海底抓海參還直接被妖嬈的ladyboy強吻,被玩壞的馬東開玩笑地大聲呼籲,嘉賓千萬別輕易上這檔節目。
最虐人又虐心的,就是把明星帶到一個更加極致的環境讓他們來場生存生活體驗。前幾年有檔節目叫《明星到我家》,直接讓張栢芝、黃聖依等女神下「嫁」到雲南貧困農村,每天既要處理好婆媳關係又要面對幹不完的農活,張栢芝要打完吊針接著去「婆家」幹活,李金銘則是被撲面而來的家禽嚇到崩潰大哭。還有定位於「國內首檔明星生存極限挑戰真人秀」的《我是傳奇》,明星必須連續七天跟動物住在簡易房子裡,只吃一種食物。張一山被安排與奶羊 「同居」在牧場,只能自己動手擠奶喝,虐得張一山發誓以後再也不碰牛奶(倒黴的總是二爺)。
從《荒野求生》走出食物鏈頂端的貝爾在真人秀中更是把嘉賓虐到極致,前段時間在《越野千裡》中,帶著李彥宏撿牛糞、割耗牛、爬泥坑、趟雪水,讓觀眾直接看傻了眼;此前的《跟著貝爾去冒險》更是被貼史上最強「虐星」標籤,與嘉賓首次見面就要求八位隊員直接從飛機上空投到荔波的湖中,進入死亡叢林的心臟地帶;還隨時從口袋裡掏出牛眼蚯蚓,要明星往嘴裡塞;無理由地讓嘉賓喝尿……
說起這一輪又一輪的虐星潮,其實和韓綜分不開。前幾年,韓國火爆的綜藝大多都有個「制勝法寶」——虐星,揭明星傷疤是小打小鬧,大冬天讓明星光腳趟河水、把他們扔進泥潭、讓他們去挖煤礦,不管你是萬人著迷的偶像還是光鮮亮麗的女演員,從此全是路人。
真人秀「虐星」到底為哪般?
為何一檔檔真人秀要如此煞費苦心的在「虐星」上下功夫?樂正傳媒董事、影視產業研究專家彭侃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展現反差是真人秀的宗旨,因此固定的套路就是把明星放到極端的環境。
《吃光全宇宙》的導演劉柳也向骨朵表達了相同的看法,她認為,真人秀要在短時間內達到紀錄片的長時間記錄效果,就需要設置這樣所謂的「虐星」的極致場景。它們的出發點不是體現明星缺陷、黑明星,而是為了看明星的現場反應以及反轉過程,這才是「虐星」的看點。「拿我們自己的節目來說,不是所有的藝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司機,他們很多時候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在拍攝的時候面對一些極端環境的表現可能會超出觀眾想像,甚至變成網上所說的黑點,但這其實又是他們很真實的狀態。這種狀態或許不盡如人意,但恰恰是粉絲喜歡自己偶像的地方,因為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很傻很二很不成熟的時期。」
「小太陽」鍾漢良曾在《極速前進》中放棄維持偶像形象,趴在地上對著犰狳屁股吹氣,還和妹妹徒手和牛糞糊牆。
節目的製作人易驊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提出,明星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下,更能被激發出不為人知的一面,比如出道多年的鐘漢良在公眾面前從來沒出現過抓狂的情況,但在節目中的一些特定情境下,就會面目全非跟平時溫文爾雅的形象判若兩人的樣子。
另外,除了在內容呈現上有幫助,不得不說這些「虐星」的設置確實能讓節目在宣傳傳播上更具噱頭。比如一個李彥宏「被虐」的標題或者小片段,就能激起觀眾想要點開看的好奇心,這已經成為綜藝提高自己的關注度和收視率或者點擊量的方式之一;明星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備受折磨,但同時也能收穫更高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只要處理得當,確實是個雙贏的局面。
「虐星」要有度,為虐而虐有點跑偏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虐星」都能被明星和觀眾接受,藝人事後哭訴遭受虐待、受傷,節目沒能掌握好度不被觀眾接受的例子比比皆是。此前小宋佳參加《一年級》,因為第一次帶孩子手忙腳亂,在深夜接到愛子心切的家長電話問責時,曾出現崩潰到大哭,甚至情急之下怒砸攝像頭的情況;《超能少年團》首期,張一山一次次「衰神」附體的被虐,也讓不少觀眾產生不滿。
到底在「虐星」上該如何掌握好度?《放開我北鼻》的製片人李文妤曾告訴骨朵,節目組必要有預判能力,隨時根據嘉賓的情緒做出調整,「我們在做《放開我北鼻》的時候,因為小孩鬧,是很容易讓嘉賓產生情緒的。所以在他們情緒快要爆發之前就要注意判斷,是希望他有這個情緒爆發,還是接下來的事需要他以比較緩和的情緒去做。如果沒有這個預判或者觀察能力的話,那麼這他一旦情緒崩潰或者爆發,劇情就進行不下去了。」而這樣爆發的劇情往往也並不是觀眾想在綜藝中看到的,出現時只會看得人尷尬症發作。
劉柳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她告訴骨朵這個度很大一部分程度來自於現場控制,這種掌控一部分來自於對藝人的了解, 另一部分就是需要現場看嘉賓的反應即時做出調整。「我覺得這個度在於明星本身,不在於導演組。」
從觀眾的角度看,這個度則在於不要為了展現明顯的醜態、囧狀為虐而虐。這也是為什麼《高能少年團》同樣是虐明星,為何兩期的反響不盡相同。首期張一山被虐得實在是無釐頭,節目不出笑點全程只覺得跟著嘉賓一起累,所以不但不能讓觀眾買帳反倒惹出不少對官方的反感;
第二期把幾位少年全部發派到荒島後,因為幾個人合作的氣氛很融洽、歡快,既有互動又有笑點,才讓觀眾看出點興趣。
就像業內人士曾提出的,在美國、韓國的戶外真人秀中,很多「虐星」的設置能考驗明星的情商和生活能力,讓明星樂在其中,也希望以此展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生活中的另一面。而相反,如果製作方是刻意製造噱頭讓明星吃苦、為虐而虐,則是跑偏了方向。
1.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2. 轉載事宜請聯繫郵箱:jgd@jinguduo.com或聯繫QQ:3243763083;
3. 獲得授權後轉載請註明:作者:XXX|來源:骨朵網絡影視|公號ID:guduo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