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報觀察記者 雷倢
6月12日,周杰倫發布新歌《Mojito》,歌中唱到「鐵鑄的招牌錯落著就像一封封城市獻給天空的情書 。」哈瓦那的五顏六色、羅馬的橙黃色,巴黎的奶酪色……每一座城市,都在用顏色寫著獻給天空的情書。成都也在用色彩盤,寫出一封封獻給天空的情書。
2004年,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針對當時成都城市發展過程中色彩環境的狀況,於2004 年初委託中建西南院做了「成都市基本色調的研究」,以期通過研究成果推進城市色彩系統在城市規劃及其管理中的運用,打造和諧健康的城市色彩環境。
四川美術館 陳羽嘯 攝
2013年,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建築規劃設計導則(2013)》(以下簡稱「導則」),對城市空間和建築立面風格實行分區分類控制引導。
導則對於「建築色彩」明確,整體色彩控制按照灰色、暖黃色、磚紅色三類進行引導,而且,具體到「黑色主導的建築色彩需慎用,灰色主導輔以彩色點綴,暖黃色主導的高層辦公建築體現時代感,暖黃色主導的居住建築強化舒適宜人的溫馨感受,磚紅色主導的建築群強化時代特色和活躍氛圍」。
華小峰 攝
在導則之下,現在的成都在複合灰、天府黃、天府銀等主色調中,又穿插著「Tiffany藍」「愛瑪仕橙」「馬丁綠」等顏色。這樣的調色,讓成都的色彩是休閒的而不是嚴肅的,溫暖的而不是寒冷的、輕鬆的而不是壓抑的、協調的而不是突出的。同時,在樸素中略帶花哨、在安靜中略帶喧囂。
複合灰
結合「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市域空間格局以及龍泉山東西兩側色彩使用現狀,秉持傳承、協調、操作性等原則,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初步對龍泉山東西兩側城市區域提出了差異化的色彩定位。
川報觀察記者 尹鋼 攝
龍泉山以西的中心城區則選取灰白淡彩作為主色系。2004年,中建西南院的團隊到成都市三環內的城區範圍,收集調研基礎資料,以拍攝照片的方式直觀表達調查區域的色調,並客觀歸納描述其基本特徵。歷時將近 1 年的時間,完成了成都市基本色調研究。最終《《成都色彩研究報告》中建議成都市基本色調是複合灰。
青羊區委宣傳部供圖
天府黃
龍泉山東側區域,選取天府黃作為主色系。在天府黃+灰白淡彩的城市主色系基礎上,按照城市美學的要求,科學制定了輔助特徵色和其他點綴色。
成華區外宣辦 供圖
空港新城以天府黃作為主色系,輔助特徵色以純淨白為代表,活力橙、瑪瑙灰相結合,並搭配其他輔助色,展示空港新城作為國際門戶樞紐的現代與大氣。
簡州新城以天府黃作為主色系,輔助特徵色以成都紅為代表,赭石色、玻璃藍相結合,並搭配其他輔助色,體現城市發展軸線上的文化傳承,突出歷史與現代的交相輝映。
川報觀察記者 衡昌輝 攝
淮州新城以天府黃作為主色系,輔助特徵色以瓦灰為代表,雲山藍、淡雅棕相結合,並搭配其他輔助色,展現千裡沱江第一城的精緻典雅;簡陽城區以天府黃作為主色系,輔助特徵色以黃、紅、藍、灰色系的淡彩色為主,以繽紛的色彩展現具有多樣文化的簡陽的嶄新面貌。
天府銀
天府新區管委會 供圖
天府新區是公園城市的首提地,針對城市的自然色,成都提出了『透藍滲綠』這兩個詞,想由它們奠定『公園城市』大環境的色彩基調。」
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圖
針對成都地區陰多少晴的光環境特點,成都規劃整個城區的建築色彩延續了「複合灰」的基本色調。但考慮到城市發展趨勢,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湧現。未來還會出現大型的建築,作為建築體本身,存在感不能太強,因此會使用玻璃等建材,讓光相互反射,把體量弱化。在遠眺天府新區的時候,城市整體會顯得溫和素淨,會呈現「銀城』這個色彩形象。
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圖
Tiffany藍
6月6日,東部新區首條環線西一線道路舉行通車儀式。線路一開通,它的高顏值就引發關注。從空中俯瞰,西一線道路設計為雙向六車道+「Tiffany」藍的天府綠道+人行通道,三條路之間則用景觀植物隔開,由此組成了一條高顏值新環線道路。
中建八局供圖
據悉,在未來的建設中,東部新區的綠道將會用藍色來點綴。
中建八局供圖
愛馬仕橙
今年元旦龍泉山上「城市之眼」正式「開眼」以來,丹景臺已經著實成為了成都的新晉「網紅」,許多市民遊客都紛紛前去打過卡。
川報觀察記者 楊樹 攝
俯瞰丹景臺,整體建築呈螺旋向上,建築呈」愛馬仕橙「。橙色又帶有金屬質感彰顯出龍泉山森林魅力。
未來,在錦城公園的景觀打造中,也將穿插著「愛馬仕橙」。
成都高新區 供圖
馬丁綠
錦城公園是天府綠道體系「三環」中的重要一環,項目建成後,將形成500公裡綠道、4級配套服務體系、20平方公裡水體以及100平方公裡生態農業景觀區。漫步在錦城公園中,可以發現從森林綠到馬丁綠的各類綠色。
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其中,馬丁綠也是錦城公園logo中的主題色彩。
木樨黃
近日,新都區對外發布主色彩為木樨黃。木樨就是桂花的學名,八月桂花開,花蕊外似薑黃內發白,不但入目清新亦有芬芳四溢,是新都的區花和別稱「香城」來源。
命名木樨黃,還與新都的名人楊升庵有關。被譽「明代四大才子之首」,楊升庵在《桂林一枝》寫道:寶樹林中碧玉涼,秋風又送木樨黃。摘來金粟枝枝豔,插上烏雲朵朵香。詩句把桂花的色香凸顯得淋漓盡致。餘立今天著裝的黃腰帶,就是一種關聯和解讀。
桂花飄香時節,走入新都,木樨黃就會印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