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詩山鳳山(又名郭山),山因似鳳飛翔盤舞而得名,人文薈萃,山明水秀,令人陶醉。山中古剎鳳山寺,奉祀主神廣澤尊王(郭忠福),郭其姓,忠福其名。王世居南安十二都詩山郭山下,一生大節,惟孝為首。據歷史資料考證,距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自五季以來,赫聲濯靈,震耀寰宇。郭聖王的信俗廣泛地流行國內民間,還有世界各國及港澳臺地區,『世之釃酒瓣香,入王廟而禳祈者,不知幾千萬億者』(摘自清·戴鳳儀《松村詩文集》)。聖王之傳說,爰綴數篇,以告海內外徵信之辭也。
三、投胎出世
山川因神而秀,地理因人而傑。郭忠福十六歲登山坐化為神,廣澤八方,受到遠近善信的愛戴供奉。真是:大孝成神,廣澤天下,萬代封侯,千古流芳。
郭忠福成神後,俗稱郭聖王。鄰近鄉人流傳郭孝子的化身奇事,都爭先恐後地前往禳祈,非常靈驗,於是香火非常旺盛,有求必應。郭聖王的威名傳遍泉州府各縣,閩南一帶直至東南亞。
據傳,永春城郊有一對窮苦的夫妻年近四十,尚未生育,兩人十分憂慮,聽說詩山郭聖王靈應,來鳳山求子。聖王應他們夫妻的懇求親自去投胎。這婦人回家不久,果然身懷六甲。孕懷十月,到了分娩的時候,忽然聽到自家房上有人喊道 「穿烏則亡」。這喊聲傳入室內,便呱呱地產下一男孩,夫妻倆的喜悅就不必說了,但想到臨產前聽到的那句話「穿烏則亡」,從此格外小心的養育,給孩子穿的衣服就不敢用黑色的。
圖:郭聖王出生地
郭聖王投胎出世後的男孩,眉清目秀,聰穎過人,七歲破學啟蒙後,吟詩作對,無一不精;文章流暢,不同凡響,深得塾師賞識。逢人就說 「我教過大半輩子的學生,沒教過像這樣出息的孩子,長大後定能金榜題名。」
到了十六歲時,這孩子居然由秀才高中舉人。因遵循朝廷典禮穿上「烏衣」。誰知穿上烏衣,回家之後便直挺身亡。夫妻悲傷之際,猛然間想起當初分娩時屋上的喊聲「穿烏則亡」的話,原來兒子穿「烏衣」是依照朝廷的禮制,想來兒子沒有富貴之福呀。
且說郭聖王投胎的孩子因穿「烏衣」而亡,他的俗身亡故了,忠福恢復了原神,穿上白衣,乘上白馬,從永春城郊出來,朝詩山鳳山寺的方向而行。途中,他看到了鄰居賣豬肉的人,就馬上向他說:「我前天欠你的肉錢,你回去叫我母親,在我睡的席底下拿還你。」賣肉的人當然認得這位鄰居是新高中的舉人,只是一大清早出門賣豬肉,不知他已溘然長逝了,便問:「你要往哪裡去。」他答道:「我要往詩山鳳山寺去。」
賣肉的回家時經過他的家門,見他的父母親在哭泣著,便感到奇怪:「怎麼?你兒子死了,我不相信!剛才我還遇見過,說要去鳳山寺。他要我向你拿昨天的肉錢,說是放在他睡的席底下。」
老婦人便回房掀起兒子的席底下,果然放些錢,恰好一文不少,就照著吩咐還給了賣肉的。仔細想了一下,方知兒子是郭聖王投胎出世的,如今神歸原寺去了。
據說郭聖王自從到永春投胎出世的十六年間,神像有點駁落,這是神不在位的緣故。當他從永春回寺,神像又恢復了原狀,善信們前來祈求更加靈驗起來。
來源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