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藍天,保家衛國
是不少人的夢想
近日,華師一附中傳來喜訊
2017級航空班17名學子
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錄取通知書啦!
8月14日,華師一附中17名學生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四年後
他們將有可能正式成為空軍飛行員
衝上雲霄 保衛祖國
今年,我省共有71名學子被空軍航空大學航空飛行與指揮專業錄取。
飛行之路歷經重重考驗
「一萬多人報名,最終錄取40人,高一高二分流6人,高考26人過關,長沙定檢17人通過……」據華師一附中2017級航空班班主任塗俊宏介紹,最初班上有40名學生,每年都會進行年度體檢,如果體檢指標不達標,就會分流到普通班學習。而空軍招飛「選拔嚴、環節多、淘汰高」,學生們更要經過初檢、復檢和定檢,涉及身體素質、體型體能、心理素質、思想品德、政治審查。
「空軍招飛定選包含醫學選拔、心理選拔和政治考核三個大項,其中醫學選拔就有140項體檢項目,心理選拔包括3個檢測平臺測驗。」空軍招飛局廣州選拔中心書記李乾陽介紹。塗俊宏回憶,自己在長沙等待學生定選結果時,「血壓也隨心情起起伏伏」。
而要想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不僅要求身體素質過硬,對文化課要求也不低,高考綜合成績必須達到一本線以上(理工類521分)。
受視力原因的影響,儘管高考考了644分,但該校航空班學生鄧誠駿仍無緣空軍航空大學。「儘管不能做一名飛行員,但是我會在另一個地方,繼續著我的從軍夢,報效祖國。」
日前,鄧誠駿已被國防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工程專業錄取。據了解,航空班其他同學,受視力等因素的影響,雖然無緣飛行員夢,但大多數都選擇了報考軍校,實現自己的軍人夢。
三千米長跑是家常便飯
「航空是我從小的夢想,穿上帥氣的飛行服,戴上墨鏡,駕駛戰機,我覺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是一個男子漢、一個中國人的報國心。」華師一附中航空班學生許嘉諾,成功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許嘉諾表示,高中三年,3000米長跑、10公裡拉練是「家常便飯」。而且在學校期間是不能玩手機的,自己和同學也都用的是老人機,「一般是周六中午發手機,當天晚上收回,星期天中午再發一次,下午再收回。」航空班的學子們,高中三年基本上都是法定節假日才回家。疫情期間,他們雖然不能到校進行嚴格規範的訓練,但絲毫沒有放鬆,每天在家對著視頻訓練80分鐘。
「父母給我取名『凌雲』,希望我能立大志,沒想到我真能壯志凌雲,徵戰藍天。」許嘉諾的同班同學王凌雲,來自湖北宜都。他表示,空軍招飛對身體的要求極高,既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為此,王凌雲從進校的106斤,增重到現在130斤左右。
最讓王凌雲印象深刻的是高二時的體驗飛行,「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真正的獨立飛行,至今仍記得飛機盤旋藍天的那種感覺。」王凌雲表示,在華師一附中航空班學習,不光讓自己由一名普通高中生變為一名準軍人,更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培養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至今記得進校第一課,是院士給我們上的課。」
「進入高三,學業壓力陡增,還要進行體能訓練,意志就開始動搖,想要偷懶、逃避,這樣的頹廢我也曾持續過,但我卻從未放棄空天夢。我會因為受到打擊而消沉一陣子,但我卻總能重新站起來,繼續奮鬥。」航空班學子王悅坦言,這是該班學子高中生活的共同縮影。
專家會診面試拿下A級
高考結束後,招飛的定選環節淘汰率比復檢更高,然而來自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的艾孟軒不僅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還在專家會診面試中得到了A的評級。近日,他也成功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我從小就想當一名太空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我觸動很大,後來又了解到太空人都是空軍王牌飛行員,可以保家衛國,非常帥氣,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理想。」談到自己的夢想,艾孟軒說,「去年11月,班主任呂定盛老師告訴了我空軍招飛的消息,聽到有這個機會,我就果斷報名了。」
不久後,艾孟軒順利地通過了空軍招飛的初檢和復檢。「復檢的第一天,我就寫了《獻身國防志願書》,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份使命感。」艾孟軒告訴記者,「第二天的心理選拔包括筆試和模擬飛行,筆試考驗考生的心理、人格等;模擬飛行是在操作飛機的同時進行算術,考驗考生的協調能力與注意力。」
這兩個項目,艾孟軒都拿到了不錯的分數。
模仿操、方位判斷、跳繩運球傳球、記憶報數、三步上籃、小組討論帶球繞杆、立定跳遠、伏地挺身、折返跑……高考結束後的定選環節,對考生的身體協調性、身體素質、反應力、記憶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7月22日,艾孟軒又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並在專家會診面試中得到了A的評級。
復讀生一年提高199分
「假如沒有選擇復讀,我的人生肯定會是另外一條道路。」近日,武漢睿升學校2020屆的袁瑞同學也收到了空軍航空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2018年下半年,在班主任的建議下,當時正讀高三的袁瑞開始對航空飛行有了初步的了解。假期去南京旅遊時參觀了歷史紀念館後,袁瑞意識到了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他投身國防建設的決心。遺憾的是,2019年袁瑞第一次高考僅考了354分,與他的飛行夢失之交臂。
不過,經歷失敗的袁瑞,並沒有放棄飛行夢,而是選擇復讀,繼續朝著夢想努力。「只要懷揣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時刻清楚自己是誰,該做什麼,該怎麼做。那麼,成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回想起復讀這一年,袁瑞感慨萬千。
作為復讀生,袁瑞經常要帶著比應屆生更大的壓力學習。袁瑞告訴記者,自己並沒有特別的學習方法,除了腳踏實地以外,老師的幫助,是他最大的「秘密武器」。
「老師是學習最好的資源」,袁瑞說,平時學習他做得最多的就是纏著老師問問題,「但也不能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一定要自己先思考,這樣才能最有效地消化老師講的內容。」
一年的時間裡,袁瑞用不懈努力提高了199分。今年高考,袁瑞以553分的成績圓夢理想大學,成為一名準飛行員。
從飛行學員到飛行員
還要一路過關
嚴格來說,這71名學子現在只能稱呼「空軍飛行學員」。
據空軍招飛局廣州選拔中心書記李乾陽介紹,今年我省通過高考共錄取71名空軍飛行學員,如果他們能順利畢業並通過考核,四年之後將有可能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軍校四年,飛行學員要進行一系列檢驗性考核,對身體素質、文化學習都有考核,大二的時候要進行檢驗飛行。」
據華師一附中副校長江興隆介紹,該校2015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6所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承辦中學之一,開辦空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首批出飛19名學生(首屆出飛率全國排名第二)、2019年出飛13名學生,三年累計輸送了49名藍天雛鷹。
「你們15歲考入青少年航空學校成為飛行苗子,17歲高二就開始了上天飛行,18歲即將跨入軍校,22歲將成為空軍三級飛行員,23歲就能獨立駕駛殲-10、殲-11等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守護萬家燈火,守衛萬家團圓,何等幸運,何等自豪!」李乾陽表示,空軍是戰略軍種,空軍飛行員是國家的戰略儲備人才,是制勝空天的關鍵力量,他深情寄語藍天雛鷹們,「在強國強軍的偉大徵途上,書寫不負初心使命、不負時代夢想、不負祖國重託的壯美篇章。」
來源 | 綜合楚天都市報、長江日報
編輯 | 白國寧
校審 | 白國寧
編審 | 李 遠
原標題:《一個班17個人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他們到底有多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