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是一個真實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上學的時候,我們總會遇到難相處的同學,但我們很少被集體「孤立」,那些被真正孤立過的孩子才會知道他們的童年留下了怎樣的陰影,以至於影響一生。
「媽媽,我被同學孤立了」12歲孩子哭了,家長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叫小包,來自重慶,12歲的時候考上了某所重點實驗中學,是一位開朗的小男生。
小包在學校成績不錯,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經常表揚他,性格也挺好,鄰居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小包放學回家還會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父母很少操心。以至於父母一點都沒發現自家孩子在學校被同學孤立了,時間長達三年,直到那一件事情的發生。
2019年9月12日,開學不到半個月,這天起,小包再也沒有按放學後的正常時間回到家。起初父母沒有在意,還以為小包剛剛升入初三,學習任務加重,在學校看書寫作業呢!
可是當小包一天比一天晚回家時,小包爸爸疑惑了,開始問小包:「你怎麼越來越晚回家?都初三了,是不是去網吧打遊戲了?馬上要中考了,還不抓緊時間學習!」小包關上臥室的門,拽緊拳頭,默默流下了眼淚。父親的話語,對於小包而言,不是詢問,是質問!回家晚了,沒有得到關心,反而等來了質問。
接連幾天,小包爸爸的質問沒有得到小包的回應,小包媽媽出面了。
還好,小包媽媽是一位開明的媽媽,她敲門進到小包的房間,坐在小包的床邊,注視著正在寫作業的小包:「包包,你告訴媽媽,這幾天學校的學習任務是不是很重?」包包埋頭寫作業,沒有回應。小包媽媽繼續道,「要是學習任務不重,那是和同學去玩了嗎?沒關係,你想玩,你提前告訴爸爸媽媽一聲,媽媽不會怪你,媽媽知道初三壓力大,要是想放鬆,你就跟媽媽說,媽媽也可以帶你去玩。」
小包還是沒有任何回應,小包媽媽站起身,走到小包面前,蹲下身子,注視著小包,才發現此時的小包已經淚流滿面。小包媽媽心疼極了,一瞬間大腦放空,自己捧在手心的寶貝這是怎麼了?緩了一緩,小包媽媽抱著了小包,靜靜地,不再言語。
過了一會兒,小包哭完了,冷靜下來,說出了一句讓小包媽媽震驚不已的話。
「媽媽,三年了,我被同學們孤立三年了,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小包哽咽道。
小包媽媽這才知道,平時成績優秀,老師表揚,鄰居喜歡的小包居然被同班同學集體孤立了!這讓小包媽媽一時間無所適從,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內心的衝擊。
小包媽媽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優秀的孩子會被同學孤立呢?當她百般追問跟小包走得比較近的同學的媽媽時,那位媽媽說出了實情,原來小包犯了「大忌」了!初一學生進校就被同學孤立,長達三年,只因這3個習慣,家長:疏忽大意了!
一、愛借東西,不愛還東西
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小包同學犯了很多小朋友都會犯的錯,愛貪小便宜,在班上,借了文具不還,同學追問起來還裝聾作啞,把別人的文具留著自己用!久而久之,同學們不僅不會借文具給小包了,還會不願意和他交流、接觸。
二、愛打小報告
愛打小報告,這在小學都會引起同學們的反感,更何況是到了初中,初中的孩子個人意識逐漸增強,又剛好處在青春期,更是反感同學給老師告狀,有點小事情就找老師肯定會讓同學們討厭,時間長了就會孤立他。
三、衛生習慣差,「臭氣燻天」
作為初中生,衛生習慣差那肯定是會引人討厭的,特別是男生如果不講衛生,一運動完身上總是有一股「臭氣燻天」的味道,你讓同學們怎麼跟你玩呀?肯定是對你敬而遠之。特別是重慶的夏天,那就是火爐啊!一整個班四五十個人,悶在教室這個小空間裡,肯定沒人會喜歡「臭氣燻天」的小夥伴了!更別說那些亂拋垃圾,隨口吐痰的惹人反感的行為了。
所以啊,小包同學被孤立三年,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往往都是父母和老師難以發現的。想要避開這些被同學孤立的雷區,那只能從小教育好,讓其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總的來講,中學時代是美好的,每個孩子都有講不完的趣事和糗事,如果像小包同學這樣因為個人習慣被班級同學孤立而錯失了美好的回憶,這不僅是孩子童年的缺失,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最後影響其未來人生。
我們應該明白在學校裡,不僅僅要學習成績好,還要學習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如何為人處事,只有全方位學習和發展,才會不斷進步,走上人生巔峰!
請記住,21世紀光是成績好是不行的,要全面發展才能讓孩子一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