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2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到家庭。在「4·23世界閱讀日」到來之際,市婦聯開展了「書香飄萬家」線上活動,積極營造文明健康、輕鬆愉悅的家庭閱讀氛圍。
世界讀書日
跟隨小編一起來欣賞
南充市嘉陵區稅務局周重怡
之《看他山之人修身齊家立業,以省己身》
〈
看他山之人修身齊家立業,以省己身
從《曾國藩家訓》學起
〉
——南充市嘉陵區稅務局 周重怡
一提及好書,很多人會想起《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追風箏的人》等等,浩如星辰,數不勝數。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於我而言,因為受到祖輩、父輩的影響,對《曾國藩家訓》可謂情有獨鍾,也想把這本好書分享給我日漸長大的孩子。
曾國藩作為晚晴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歷史對他的評價可謂是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但無論是欣賞他為「中興名臣」 ,還是鄙視他作「賣國賊」,他的家書世人都推崇備至,據說每一篇都蘊藏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智慧,每一篇都值得細細品讀。因為年齡和閱歷的關係,我無法對所有的家書細緻研究,唯有以下幾點感想對我影響至深。
一、 關於修身:讓愛讀書、讀好書成為一種習慣
培根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 ,它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幾天幾月的短期行為,而是長期以來的篤定與堅持,一旦形成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會與人相隨一生。
曾國藩有一個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長年累月下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連毛主席都稱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他認為家塾可讀書,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他每天必讀書十頁,寫百字,記日記,而且逢三日寫回信,逢八日作詩,雷打不動。
他還非常講究讀書的方法, 每日所看之書,皆過筆圈點;讀文以聲調為本, 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並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讀書時,父親便經常用曾國藩的事例教育我,讓我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給我快樂,給我知識,成為我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二、 關於齊家:好家教影響甚遠
自古就有「富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世世代代人才輩出,如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等。我想這與曾氏家族的治家之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他的遺囑四句話,更有「後代沒出一個敗家子」的佳話。
諸如在修身方面,就有「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告訴我們要辯證看待事物,要常懷寬容之心。在為人方面,「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無往而不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教會我們要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在教子弟讀書方面,「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更是突出了虛心堅持學習的必要,其他關於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作官等方面的家訓,都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當今這個社會裡,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裡親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慾橫流,每每當我對親情悲觀、對友情氣餒、對愛情消沉、對人情失望時,認真地讀讀《曾國藩家訓》確實有淨化人心,勸世化俗的作用。
三、關於立業:命運由自己掌握
曾國藩出身農民世家,家境不太富足,天資不算聰穎,讀書時背詩文詞句總是說了上句記不起下句,私塾的老師也常被其氣得罵他是天生的蠢貨。
而就是這樣一個笨小孩,在科舉落榜時,用借來的100兩銀子買書,奮發圖強,努力拼搏,憑著自己的意志,憑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扼住命運的咽喉,改寫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人物。「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可以看出後人對他的景仰和尊敬。
曾國藩說過,「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立自強做出,即為聖賢者,亦各有自立自強之道,故能獨立不懼,確乎不拔。」人的命運,不是父母給我們提供的一個金湯匙,不是上天給我們的一紙運氣書,而是我們記在心間的夢想,握在手心的堅持,由我們書寫,由我們掌控。
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省身,讀書可以正人心,讀書不僅是瞻仰先輩的光彩,領悟字裡行間的道理,更是透過現象反思本質,不斷思考,不斷學習。如今我已為人母,我比年少時更加知道家風和傳承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希望這本好書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伴隨他一路向上。
推 薦 閱 讀
原標題:《書香飄萬家 | 南充市嘉陵區稅務局周重怡《看他山之人修身齊家立業,以省己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