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全面系統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社會科學界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重要政治任務。
如何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好?
怎樣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全會精神家喻戶曉?
我們雲南有「妙招」
11月13日以來,雲南省委宣講團成員分赴機關、企業、農村、校園、社區等地開展了80餘場宣講活動,直接聽眾達7.5萬人。
宣講走進學校
△11月10日下午,中央宣講團在雲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區)與各族師生進行座談交流。
11月10日下午,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一行,先後到雲南民族大學和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金所街道澤鐵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高校師生、基層黨員和群眾展開面對面的互動交流,解答回應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
△雲南省委宣講團走進玉溪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鳳凰街道瓦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師生、社區黨員、群眾進行交流互動。
宣講走進大山
11月22日上午,根據省委統一安排,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開展宣講,省委宣講團成員、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陳明同志作宣講報告。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主持宣講報告會。
宣講走進社區
△保山市龍陵縣掀起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了宏偉藍圖,讓人心情振奮,信心滿滿。雖然我家摘去了『貧困帽』,更要加把勁,把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在保山市龍陵縣鎮安鎮鎮北社區李長和家的小院裡,聽完鎮安鎮鄭垧靖基層宣講團成員、鎮北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楊家相宣講後,村民趙萬龍說。
△保山市龍陵縣把室內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車間工地,提倡分眾化、對象化和互動化,做到「三貼近」。
宣講走進村寨
△紅河州民語宣講小分隊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走進邊境村寨。
連日來,由平河邊境派出所警力組成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民語宣講小分隊走村串寨,面對面為平河邊境各族群眾宣講,將黨的最新理論和精神送到群眾家門口,傳到百姓心坎裡,在邊境村寨掀起學習熱潮。
△臨滄市委宣講團把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帶進南傘鎮農家小院。
宣講團的腳步走遍雲嶺大地,與此同時,許多邊境地區的基層黨組織成立了「雙語」宣講團,讓少數民族幹部宣傳、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解、以少數民族文化體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黨的政策,使全會精神在祖國西南邊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雙語」宣講效果好
文山州硯山縣
「各位父老鄉親,今天我們到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白沙坡村,來給大家講一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日前,硯山縣委宣講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陣地,深入維摩鄉白沙坡村利用「雙語」向彝族群眾同胞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隨著硯山縣委宣講團「雙語」宣講員王翔的開場白,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德宏州瑞麗市
在瑞麗市弄片村黨員活動室中,昆明海關所屬畹町海關宣講團成員楊林生用漢語和傣語相結合的方式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贏得了現場群眾的陣陣掌聲。為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時送到邊境村寨,昆明海關所屬畹町海關團支部成立了漢語和傣語的「雙語」宣講團,深入掛鈎扶貧村寨弄片村開展宣講活動。
吹拉彈唱都用上
西雙版納勐海縣
11月9日上午,勐海縣委宣講團的拉祜族幹部楊應昌和傣族幹部玉坎裡兩名成員,分別奔赴勐混鎮勐混村委會拉巴廳老寨和勐海鎮曼襖村委會,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分別與拉祜族和傣族群眾進行面對面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會剛閉幕,勐海縣就成立縣委宣講團,抽調各民族宣講能力強的幹部,根據本地民族特點,緊貼實際、使用民族語言到群眾中去宣講。
與此同時,還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傣族贊哈和布朗族的布朗彈唱等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方式,將五中全會的精神編成歌詞錄製成傳唱視頻,在電視臺、新媒體平臺和下鄉巡迴播放。以多民族語言、形式多樣的方式深入宣講,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民族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媒體宣講方式要用好
昆明市石林縣
一大早,石林街道五棵樹村「樸愫客棧」負責人普向福和其他村民一樣,也打開手機上的「石林融媒APP」專心致志地收聽收看現場直播。
五棵樹村村民普向福表示:「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平時工作也比較忙,有了石林融媒APP之後,我們自己把手機打開就能在手機上看到直播,我覺得這種方式很科學 ,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學習和工作兩不誤。」
雲南創新雙語宣講模式
用各族群眾更「聽得懂」的語言
進村寨、進社區、進學校
加大對全會精神的宣講力度
打通理論宣講「最後一公裡」
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雲報客戶端綜合
責編: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