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催生雲蹦迪,照亮無聊經濟起飛路?

2020-12-18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腦極體

如何在家製造一種夜店蹦迪的感覺?關掉屋裡大燈,開一點小夜燈,再用電磁爐燒開水製造一點菸霧繚繞的感覺,打開手機閃光燈,最重要的打開抖音、快手,鎖定那百聞不如一見的夜店裡最頭牌的DJ女孩,然後把音量調到最大,跟著節拍搖擺起來。只要你不怕鄰居投訴的話。

沒錯。今年情人節前後幾天,估算以百萬計被疫情封印在家的自由靈魂們通過線上直播享受了一把放飛自我的「雲蹦迪」。從1月9日開始,北京一家知名夜店在抖音連續三天「雲蹦迪」直播後,日賺超過100萬元,直播首日收看人數破百萬。當夜店搬到了線上,顧客的買單方式也從酒水變成了刷禮物。

與這一概念同時火起來的還有「雲睡覺」、「雲K歌」、「雲音樂節」等一系列新玩法。一位主播三天「雲睡覺」下來,關注粉絲從3萬漲到了80多萬,「睡後」收入7萬多。也有博主打起了自家貓主子的主意,不到三小時的「貓睡覺」直播有235萬人觀看,掙到價值1萬元的打賞。

(一隻貓一晚上的雲睡覺後收入1.06萬)

充裕的時間和無處發洩的精力,讓人們把注意力都花在這些原本只能在線下才可以體驗的內容上。線上用戶們這種能為「排遣無聊」內容買單的強烈意願,成為線上平臺和線下商家一拍即合、快速反應的動力。這場線下娛樂場所和音樂廠牌的絕地求生行為的意外火爆,同時刺激了線上視頻平臺的兇猛入局,包括B站、快手、抖音、唱吧、淘寶直播等在內的各平臺,紛紛聯合一二線的頭部夜店和廠牌發起了「雲蹦迪」直播。

疫情之下,絕境求生的商家、尋求流量的平臺、晝夜顛倒且百無聊賴的消費者,這幾重要素疊加,再一次讓「無聊經濟」惹眼地出現在大眾面前。

但為什麼有人會如此「無聊」地去看這些內容?更讓人「看不懂」的是,為什麼還有人願意為「無聊內容」付費?需要我們認真看下「無聊經濟」的來龍去脈,思考下這個產業是否還有更多的機會。

無聊經濟:一場搶奪時間的生意經

搞清楚「無聊經濟」前,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下「無聊」。無聊,可以看做是我們人類閒暇時間的一種副產品。畢竟,遠古時候,我們的先祖在飽食之餘,沒有剩餘時間用來睡覺;也沒有因為寒冬去選擇冬眠,而是在閒暇之際,用各種發明創造來「打發無聊」。可以說,無聊和生產勞動一樣,都是一種生產力,而且從一開始就指向滿足精神需求的生產創造。

廣義上說,「無聊經濟」在古代和近現代社會都是存在的。原本古典交響樂是宮廷貴族們為了打發無聊時間而僱傭樂手們合奏而成的演出,在當時是典型的「無聊經濟」。但到了今天,我們要專門修建豪華劇院,重金購票,最重要是安排時間約好人鄭重著裝地前去欣賞。「欣賞交響樂」實在不能算作無聊經濟的範疇了。也就是說,「除了滿足無聊打法時間本身」之外還有「其他目標」的經濟行為都不能算做嚴格「無聊經濟」了。

所以說,「無聊經濟」的範圍邊界一直是朝向「沒有最無聊,只有更無聊」的領域裡移動的。因此,嚴格意義上的「無聊經濟」則是網際網路時代開啟的泛商業、泛娛樂化時代的產物。所謂的 「無聊經濟」可以歸納地定義為:把利用人們的 「無聊時間」和「消除無聊感」轉化成經濟效益的商業模式。

第一種「無聊經濟」是利用佔據人們「無聊時間」,間接產生經濟效益的商業模式。

這一模式的根本在於佔據消費者的注意力。對於廣告商而言,它要在短暫的「無聊時間」佔據你的短時記憶,多次重複。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等坐電梯時刻」,時間剛性約束在幾分鐘做不了事情,陌生人聚集又不好通話閒聊,唯有眼睛空閒,電梯口和裡面的魔性廣告就是你最好排解大腦百無聊賴感的最好方式。

第二種「無聊經濟」是人們為「消除無聊感」而主動消費的商業模式。

相較於各種對「無聊時間」所包含的注意力經濟的掠奪,這些為「消除無聊感」而探索的商業模式就看起來溫和許多。當然,二者之間並非有著非常嚴格的界限。掠奪人們注意力的各類產品和內容,其宣傳口徑仍然是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等等。「消除無聊感」的各類商業模式也需要想盡辦法展現自身的魅力而贏得用戶的「無聊時間」。二者的顯著區別在於,前者並不依靠用戶付費,後者在於用戶主動為消除無聊而付費的商業活動。諸如一些放置類手遊、爽文爽漫等等。

當然,我們還會為一些更為奇怪而無聊的事情付費,比如開篇我們提到的深夜為一隻睡覺的貓或主播刷禮物,隔著屏幕為一個DJ主播揮金如土。

我們要對這一商業模式發出的追問是:人們在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後,是否能真的獲得了「消除無聊」後的治癒感。答案可能:是短期緩解,長期依賴,終生難治。無聊本身如影隨形,商業模式也需要持續才會成立。我們會探索更有效、更有「治癒感」的「無聊經濟」形式。

比如學習地處北歐的挪威,其國家電視臺NRK在黃金時段連續12小時直播一堆柴火從點燃到熄滅的全過程,當時在500萬人口的挪威吸引了約100萬觀眾觀看,很多人到第二天早晨才發現,已經看了一宿的燒柴火了。此外,他們還直播過長達7小時的火車行駛、5天的郵輪旅行,都取得極高的收視率……這些節目當時被當做新鮮趣聞在國內傳播,正是因為我們會覺得這種節目好「無聊,但看過之後,發現真的非常「治癒」。

像這類「慢節奏」消費內容是否會大量出現?未來「無聊經濟」會呈現出哪些新的特徵和新的業態,我們依然可以做一番探討。

疫情下的無聊經濟:伺機而動,獵殺時間

因為這次疊加在春假長假期間的疫情影響,讓數億國人憑空創造出一個巨大的「無聊時間」的消費場。相較於線下生產、貿易、商業活動的斷崖式停擺,線上的遊戲、視頻、直播等內容服務產業則顯示出巨大的商業潛力,成為這場無聊盛宴的大贏家。而線下娛樂產業的自救也為這場盛宴提供了更多新的元素和場景。

此次 「雲蹦迪」等等新型無聊經濟產物的集中爆發,正是集合了「線下無處可去、有錢無處消費、線上花樣不夠、閒暇多到無聊」這樣多重因素。

但除了無聊需求本身以外,我們也能看到很多來自於技術或產業驅動下的變化。

比如在這次無聊經濟的爆發中,移動直播佔據了很大的分量。易得的終端設備、廉價高速的網絡,加上豐富的視覺效果,讓無聊經濟內容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都變得非常容易。尤其讓夜店DJ這樣以往和出產內容幾乎毫無關係的職業,也能成為無聊文化消費品的製造者。

又比如伴隨行動支付通路的打通,以及幾年來對大眾打賞、內容付費習慣的培養,讓當下的無聊距離經濟更近。最典型的例子是,過去電視臺開設個24小時播放炭火燃燒的節目,怎麼也要播放一段時間,累積足夠收視率後才能有廣告收益。而今天的無聊主播們,可能打開直播軟體一個小時後就能收到打賞,參與成本極低。

不難發現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無聊經濟也越來越趨於短平快。參與門檻極低,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快速興起並得到收益。也就使得像當前這樣,由突發事件造成的「無聊窗口期」可以被迅速抓住、填補、挖掘經濟效益。可以說無聊經濟就如同伺機而動的獵手,在用戶的時間剛剛冒頭時,就迅速將其捕獵。

疫情之後,無聊經濟仍然大有可為

相信大家會想到同一個問題,隨著疫情結束,人們陸續回到工作、學習崗位,線下娛樂也恢復運轉之後。短平快的無聊經濟是否也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消失?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面回答。

對於「雲睡覺」這種佔據大量用戶時間,本身也距離商業場景較遠的內容來說,一定會隨著復工、開學的到來,不會再有現在這樣的人氣場景。但其實,「雲睡覺」這類「無聊經濟」中陪伴需求,在疫情之前其實已經大量存在了。人們可以花費數十小時來圍觀主播用多少根皮筋可以擠爆一個西瓜、圍觀大胃王吃掉數十倍於常人飯量的食物。「治癒無聊」本身有著強大的心理需求和現實因素。當人們不再那麼「無聊」,需求的下降也會導致內容製造者的離場。

但從另一方面,無聊經濟產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進化性。像是曾經為了打發貴族時間的交響樂隊如今變成了藝術,今天一些「新型無聊產物」也有可能向常態化發展。比如對於線下這些娛樂機構來說,線上直播的試水也讓他們嘗到了「無聊經濟」的甜頭。儘管說日進百萬的收入不可持續,但他們突然意識到,數十萬粉絲的關注,每場少則數萬多則百萬的粉絲觀看本身就是讓人激動人心的數據了。正如一家知名夜店老闆的感嘆,線下店裡一晚上最多可以容納三千人,但線上直播一晚上可以最少容納一個工體的觀眾。

即使疫情之後,這些門店營業恢復營業,封印已久的人們會重新回到線下消費,但是線上直播依然可以成為夜店、酒吧等娛樂場所常態化的運營手段。通過線上粉絲的人氣來為線下門店引流,讓這場「無聊經濟」引發的流量效應持續變現。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與為了維持生產生活的主流消費,抑或就是帶有明確目標感和愉悅感的娛樂消費相比,純粹為了「消除無聊」的行為並沒有得到人們刻意的重視。但伴隨著閒暇時間的增多以及消費趣味的變化,消費者們必然會為「消除無聊」而產生的消費行為作出更主動的規劃,而不是被動地被商業平臺收割注意力紅利。如此看來,提供優質、有創意,能夠讓用戶「無聊時間」增值的內容產品,將成為無聊經濟永恆的主題。

就像被人注意到的雲蹦迪主播,也是打敗了無數個比ta更無聊的內容產品,才走到我們面前。

我們最終也沒能為「無聊經濟」給出嚴格的定義和所能涵蓋的範疇。不過,這一概念的靈活性就在於它隨著人們對於自身閒暇時間的消費方式和各類產業對於這些時間的商業模式的挖掘而不斷變化升級。可以預見,形形色色的無聊經濟形態還是會層出不窮。儘管「無聊經濟」難以佔據主流消費市場,但它仍然會以一種「貼地滑行」的方式在精神消費市場裡劃出一片廣闊領域。

相關焦點

  • 無聊讓雲蹦迪火了
    無聊,真是一種神秘又巨大的力量。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行業的節奏,但人們的娛樂需求一直存,於是遊戲行業、視頻網站等都迎來了新一波高峰,這其中還爆發了一種名為「雲蹦迪」的操作,還是一夜收入就有200萬的那種!
  • 「雲蹦迪」成時髦玩法後,「雲音樂節」也火了……宅家經濟開始在...
    兩種非常講究現場感的娛樂方式——「蹦迪」和「音樂節」正在抗疫非常時期走上「雲端」。因為嚴控疫情需要,全國各地防止人群聚集,所有線下娛樂活動基本都已關閉,於是,「雲蹦迪」和「雲音樂節」被迫大面積向線上轉移。沒想到,它們就這樣坐上了「宅家經濟」風口上。
  • 「無聊經濟」火了,背後的真相是……
    眾人的「無聊」,再一次轉化為了平臺和內容創作者的收益。智慧型手機在幾英寸的小窗裡,打造了無聊經濟新的根據地:社交媒體、直播、短視頻、小遊戲、網購……低頭族們在任何一個「無聊」的時間點,都能隨時拿起手機,立刻扎入網際網路的繽紛海洋。我們好似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各種抓人的標題、搶眼的畫面、振奮人心的演說間遊走,卻也如蜻蜓點水一般,在每個地方輕輕掠過,不會停留太久,也不會深究。
  • 解鎖「雲蹦迪」:直播促成雲娛樂,DJ 5小時賺上百萬
    但伴隨著假期生活的不斷延長,沒有派對,不見朋友,也不能shopping、聚餐,躺到「長蘑菇」的生活逐漸變得無聊無趣。既然不能出門,那麼,宅在家裡總要給自己找點樂子。好奇驅使,大家也一定想知道別人都是如何度過漫長且無聊的生活吧?
  • 到底什麼是「雲蹦迪」?
    與其說「雲蹦迪」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爆款,不如說,這是在疫情締造的封閉室內環境下,線上娛樂需求不斷外擴的產物。這個出現在特殊時期的特殊內容,是新視頻社區之間在頭部內容上的第一次直接競爭,對這些基於「去中心—圈層—訂閱—訂閱」等模式的社區平臺而言,此次「雲蹦迪」是他們最接近最大公約數用戶的內容產品。
  • 主播圓三放棄直播睡覺,「雲蹦迪」、「雲睡覺」虛火消退
    接受連線Insight採訪的時候,他表示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看他直播睡覺,在他看來,疫情期間的「禁足」,讓大家變得無聊,這是他爆紅的主要原因。人們有多無聊呢?圓三直播的第一場睡覺,是從晚上十二點左右開始的,後來整整六個小時的時間裡,二十多萬人守著圓三,面對著近乎靜止的直播畫面到天亮。
  • 雲蹦迪是什麼 用什麼軟體雲蹦迪
    什麼是雲蹦迪?
  • 雲蹦迪走紅:哪有什麼風口,不過是被逼無奈、找點事做
    第二天,One Third酒吧抖音直播蹦迪5小時,累計在線人數超過121.3萬人,收到200多萬的打賞。這點燃了全國各大夜店扎堆線上「雲蹦迪」的熱潮,來自北京、成都、重慶、長沙等一二線城市的眾多頭部夜店和廠牌紛紛入駐抖音和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進行「雲蹦迪」直播,每晚都有排期。
  • 被關禁閉的年輕人帶火了雲經濟!但想要長久不容易
    一時間,在人們在興趣和無聊的雙重驅使下,"雲經濟"突然就火了起來。剛開始,北京的知名夜店ONE THIRD在抖音上開展了每天5小時、連續三天的"雲蹦迪"直播,賺到了332.36萬打賞,首日收看人數就已破百萬。之後又有樂迷和各大音樂人、樂隊及音樂廠牌發起的各種"臥室音樂節",在小眾圈子裡一度引起了不少關注。
  • 到底什麼是「雲蹦迪」?_文藝_澎湃新聞-The Paper
    與其說「雲蹦迪」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爆款,不如說,這是在疫情締造的封閉室內環境下,線上娛樂需求不斷外擴的產物。這個出現在特殊時期的特殊內容,是新視頻社區之間在頭部內容上的第一次直接競爭,對這些基於「去中心—圈層—訂閱—訂閱」等模式的社區平臺而言,此次「雲蹦迪」是他們最接近最大公約數用戶的內容產品。
  • 雲蹦迪APP選擇快手還是抖音 DJ蹦迪直播平臺對比
    雲蹦迪火了,選擇火爆的APP直播平臺很重要!
  • 疫情催生雲直播、雲蹦迪,現場音樂發力線上商業布局
    滿屏的彈幕裡,樂迷都在懷念曾經在戶外聽音樂節的時光,他們看到疫情下跟自己一樣宅到無聊的音樂人,都在盡力發揮所長,展示自己的生活片段。相比第一季「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僅有四位核心人員組成臨時團隊,摩登天空副總裁沈玥覺得,第二季的準備更加充分,「第一季像是突然而來的,措手不及。第二季我們邀請的藝人更明確自己要傳遞什麼能量和知識,更有指向性。」
  • 平均一天十幾萬人次參與 雲蹦迪、臥室音樂節走紅網易雲音樂
    今年以來,「宅經濟」正催生音樂消費新需求。近期,「雲蹦迪」「雲村臥室音樂節」等線上演出形式在網易雲音樂等平臺走紅。據了解,在網易雲音樂LOOK直播平臺,參與雲蹦迪或雲村臥室音樂節的用戶平均每天都達十幾萬人次。
  • 網易雲熱評:無聊給10086發「我想你了」,結果兩分鐘後收到回復……
    網易雲熱評:無聊給10086發「我想你了」,結果兩分鐘後收到回復…… 無聊給10086發「我想你了」, 過了兩分鐘,沒想到10086真的給回信息了:「那就來找我嘛,死鬼!」 嚇得趕緊放下了爸爸的手機。
  • 27萬人在線「雲蹦迪」 ,這對行業意味著什麼?
    雲監工、雲拜年、雲追星 雲辦公、雲上課、雲養貓 雲旅遊 現在,摩登天空、街聲把過去的演出拿到線上來進行直播,也實屬無奈:音樂節無法進行,在這個節點進行一些直播,反而可以吸引一大撥無聊在家的觀眾,最終有助於線上到線下的轉換。
  • B站「雲蹦迪」後,快手老鐵們也開始了「雲趴」|最前線
    但與此同時,一種新的宅文化也應運火了起來,線上「雲互動」成為內容平臺的新看點。近日,快手與太合音樂集團宣布,將推出雲趴音樂周,呈現為期一周的不間斷在線音樂派對:其中包括12點的「假裝在現場」Live展播秀、15點的音樂人直播時段「窩裡哼」以及19點到次日0點的「太合電」電音、DJ秀。
  • 酒吧線上營業,「雲蹦迪」火了,一場直播下來收入200萬元!
    而與此同時,「雲蹦迪」火了,酒吧線上營業的生存方式,又不得不讓人感慨:疫情就像催化劑,總能逼著你在夾縫中生存。可當打開抖音直播,查看小時榜,你會發現,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雲蹦迪」。「雲蹦迪」是啥?說白了就是酒吧在平臺上直播DJ打碟,而被悶壞了的年輕人在家裡喝著酒、跟著直播來一場雲互動、雲蹦迪。2月8日,上海一家實體酒吧「TAXX SHANGHAI」在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將在抖音直播的文章。
  • 《路西法》:性感是性感的,無聊也是挺無聊的
    《路西法》:性感是性感的,無聊也是挺無聊的 戴桃疆 2016-04-07 17:13 來源:澎湃新聞
  • 只要你夠無聊,掃把就能立起來:審視無聊
    「無聊,沒什麼事情做」,這句話的底色更多是負面的、消極的,意即「無聊」是一種不應該出現的狀態。一些帶有宗教色彩的解讀中,無聊之所以是消極的,在於其怠慢——世界由神一手打造,對周遭感到無聊,即是怠慢了神的創作。丹麥哲學家,同時也是神學家的克爾凱郭爾對無聊的分析中即有類似觀點:無聊辜負了上帝之愛,同時也拒絕打開自己、擁抱信仰的機會。
  • 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覺無聊? 如何擺脫無聊情緒?
    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覺無聊? 如何擺脫無聊情緒?時間:2016-10-12 11:0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覺無聊? 如何擺脫無聊情緒? 要擺脫抽菸和手機容易,要擺脫無聊的情緒卻要難得多: 你可以不抽菸,不玩手機,但無聊情緒卻依然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