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燕平
和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約好的採訪時間是臨近中午。本來以為,疫情暴發以來一直沒休息過的他,會在辦公室接受記者簡短的採訪,沒想到他先帶記者來到一樓重新布置過的展廳,為記者一個人做起了「超級講解員」。
陳海斌為小時記者做起「講解員」
之前,一樓展廳的內容跟絕大多數企業一樣,展現的是一部迪安診斷的創業史。如今,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展廳的主要內容,變成了迪安診斷在抗擊疫情中交出的一份「成績單」。這份成績單有多出色,從最近一批批省市領導和行業主管部門領導陸續前來調研以及對迪安診斷的肯定就可見一斑。
疫情讓公司主營業務大幅下滑
新冠病毒檢測把這個缺口補上了
「我們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為醫院提供第三方的醫學診斷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疫情暴發後,醫院的許多常規醫療服務停滯,我們的業務也出現斷崖式下跌。」陳海斌說。
不過,上帝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一扇窗,就看你有沒有把握住機會。陳海斌就把握住了。預感到疫情的影響會比較嚴重,1月22日,在武漢封城前一天,也是浙江啟動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前一天,陳海斌就在公司發出了抗擊疫情的總動員會,為新冠病毒的檢測業務做好了準備。
國家頒布的新冠病毒指南中指出:確診和患者治癒出院的標準均以核酸檢測為主要手段。基於進入獨立醫學實驗室領域16年來的深厚技術積累,1月30日迪安診斷就自主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經大量臨床試驗,性能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同類試劑的先進水平。
識別潛伏期患者、感染早期和無症狀感染者,是抗疫一線的一項重大任務。迪安診斷聯合溫州醫科大學李校堃院士團隊,共同研發出「核酸檢測+IgM/IgG抗體檢測」的聯合篩查方案,從早期發現病毒感染、受感染者機體免疫反應的角度,精準發現處於各期的感染者和/或病毒攜帶者。
迪安診斷旗下的迪譜診斷,擁有全球領先的核酸質譜診斷技術,疫情發生後及時開發出可同時鑑別18種24型別、覆蓋90%常見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試劑盒。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幫助臨床醫生迅速區分是新冠病毒感染,還是其它常見病毒、細菌的感冒,以便對症治療。
武漢迪安實驗室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迪安診斷還開發了一種更先進的基因測序方法。「醫生判斷病因,最常用的是排除法,一個個排除致病原體(病毒或細菌等),或是根據某些症狀推測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測。我們開發的臨床宏基因組分析技術,可以同時檢測到病人身上所有的病原體的遺傳物質序列,尤其是先前未知的病原體。」陳海斌講解道,「另外,人們對各種藥物的反應也有差異,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因為每個病人的個體不一樣,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宏基因組分析技術,能起到幫助醫生快速診斷、精準治療的作用。」
上述這些,還僅僅是迪安診斷在臨床診斷方面交出的部分「成績單」。在新冠病毒的治療指導、預後判斷、發病機理研究等方面,迪安診斷同樣獲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診斷產品。
實際上,通過公司上下的努力,今年一季度,迪安診斷在新冠病毒檢測等方面的收益,基本上抵消了疫情對原主營業務的衝擊。就在陳海斌「講解」和接受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不時有電話打來,其中就有學校提出複課前進行核酸檢測等需求的話題。
「我們目前做的核酸檢測樣本裡,其中一成左右是來自醫院的疑似病人的檢測,兩成是對隔離人群的檢測,約七成是對企業復工人員的檢測,檢測的企業包括華為、萬科、格力電器這樣的知名企業。」陳海斌介紹說,複課的學校也是檢測的重點。
「助力實現新冠病毒『清零』,對我們而言不僅是一項業務,更是一種使命。」陳海斌說。「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迪安診斷全體員工仍將保持『戰時』狀態,保護國人健康。」
人才是迪安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從疫情暴發至今,迪安診斷為何能取得這麼多的研發成果?陳海斌道出了其中的奧秘:強大的科技人才隊伍。
「兩個多月時間,我們在新冠病毒的臨床診斷、治療指導、預後判斷、機理研究四個階段取得了十項重大成果,這些成果分別是由8支研究團隊取得的。」陳海斌說。
早在三年前,迪安診斷經過「跑馬圈地」式的快速發展階段後,陳海斌敏銳地意識到,接下來企業要在深度、耐力上做足文章,引進人才,提高核心競爭力,成了企業的當務之急。
「在生物醫藥領域,美國無疑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因此,投資併購先進的生物醫藥企業,與美國的生物醫藥巨頭合作,或者從美國引進尖端人才,成為了我們過去三年的工作重點。」陳海斌說。為此,陳海斌還特地推出了好團隊、好技術、好機制的「三好」模式,這些全球引進的優秀人才,到了迪安不只是一名高級打工者,更是一個創業者、一個股東。
正是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迪安診斷近兩年引進人才設立的迪譜診斷、凱萊譜精準醫療等子公司,在成果轉化率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公司員工在此次抗擊疫情中表現出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擔當,也讓陳海斌頗為感動。今年2月初,武漢啟動瑞德西韋新藥臨床研究,迪安診斷是參與者之一,參與的人員無疑面臨著疫情的巨大風險。沒想到招募令一出,短短3小時內,公司報名人數達到167人,最後選派了10人組成的優秀團隊出徵武漢。
迪安10勇士赴武漢支援出徵儀式
浙江對口支持的湖北荊門緊缺核酸檢測人員,迪安診斷4名90後挺身而出立即奔赴一線,時至今日,仍有兩人堅守在當地。武漢作為此次疫情的中心,迪安診斷先後從全國各地抽調了近30名技術骨幹支援子公司武漢迪安,為武漢抗擊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今年,我們繼續自己培養和人才引進『兩條腿』走路,計劃招聘500多新員工,其中立足於管理人才的管培生60多名。引進優秀人才尤其是國外高端的科技人才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全球經濟前景堪憂、行業企業出現一定困難的時候,也是我們搶挖人才的好時機。」陳海斌說。
疫情給迪安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
第三方診斷行業正迎來最好機遇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迪安診斷正迎來厚積薄發階段。「此次疫情,給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陳海斌說。對迪安診斷這樣的行業排頭兵來說更是如此。
陳海斌介紹說,此次疫情中,武漢有80%左右的病毒檢測是由像迪安診斷這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完成的。在浙江,大部分的病毒檢測由迪安診斷來完成。
迪安診斷實驗室人員日夜奮戰
目前,迪安診斷在全國的39個獨立實驗室,有31個成為了各省、市、區的新冠病毒檢測機構,開展復工、返校、入境、就醫等各類人群的篩查工作。
「在國內,從事診斷技術研發及產品生產的企業不少,從事醫學診斷服務的企業也很多,從事健康管理的企業就更多了。但像我們這樣『三位一體』,把診斷技術研發及產品生產、醫學診斷服務、健康管理融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團企業只有我們一家。這樣的布局,註定了我們走的路會比別人更辛苦,但同時也能體現出我們的綜合優勢。此次疫情,讓我對這樣的企業發展戰略充滿了信心。」
陳海斌說,在歐美發達國家,獨立實驗室的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一般佔據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國內這一比例目前還不到10%,市場潛力巨大。「而且,國外的獨立實驗室發展時間長,經過了普檢——特檢——進入千家萬戶三個階段,而國內的發展時間短,正呈現三浪疊加、齊頭並進的勢頭,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發展機遇期。」
(新媒體編輯: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