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記》播出後一度成為熱度與爭議並齊的作品:收視率和點擊量屢創新高,評論文章和討論熱帖不斷翻新。
從詮釋經典的角度,到各位演員的演技,均被觀眾拿出在放大鏡下仔細品評。雖然坊間評論褒貶不一,但拋開附在表面的那一層,仔細探究劇中的演員們,不乏可圈可點的存在。
比如,曾給觀眾留下不同標籤的唐藝昕在劇中再次撕下自己的標籤,塑造了「新版建寧公主」。
初次以喜劇風格出現在熒幕上的唐藝昕憑藉自己出色的演技和角色弧光讓眾多觀眾跟著她喜怒哀樂,用實打實的成績證明自己。
在Vlinkage藝人新媒體指數排行榜上,唐藝昕連續數日闖入前十,甚至一度進入前五,所引發的熱度與討論度始終不減反增,甚至數次闖入微博熱搜榜,#新版建寧公主#、#唐藝昕演的建寧公主好可愛#等關鍵詞一度成為觀眾討論熱詞NO.1。
以「壞」深入人心,以「靈」再做突破,從「大氣」過渡到「喜劇」,一部一個腳印,唐藝昕這幾年漸漸開始大膽嘗試更多可能性,也留給觀眾諸多「昕面孔」,成果如何?且一一道來。
昕面孔1.0
明明可以甜美,卻反其道而行
有正就有反,在螢屏上,反派角色往往出力不討好,原因無他,太容易讓觀眾入戲太深,以至於「恨」,雖說這些年理智的觀眾一直在呼籲「演員與角色無關」、「太壞說明演技太好」之類的言論,但依舊不妨礙在看過劇集的觀眾氣憤的把憤怒宣洩到演員身上。
古早時期的「反派」都壞的非常單純,頂著一張看似「不像好人」的臉,幾乎不需要怎麼用力,一出現就讓觀眾心頭一緊。然而,近些年的演藝圈,更流行的「反差壞」:外表有多甜美,多善良,壞起來的蛇蠍心腸更容易讓人不寒而慄。
唐藝昕一度讓人「氣」的牙痒痒:明明有著一張甜美的臉卻經常演壞女人。
其實,從外形上看,唐藝昕演正面角色完全不用費力,天然帶著讓人相信的氣質,她也不是沒演過正面角色,比如《因為愛情有幸福》裡的編劇路小楠,大銀幕上《黃金時代》、《西遊·降魔傳》等作品裡亦是不乏或是端莊秀麗或是嬌俏可愛的角色形象。
但誰也沒想到,同樣是一張臉,當唐藝昕給她賦予全新的人設,可愛變成偽裝,楚楚可憐變成惺惺作態。《甄嬛傳》《陸貞傳奇》中,唐藝昕的反派角色深入人心,時至今日,在許多諸如「十大經典反派排行榜」中,唐藝昕還會經常被提名。
太過經典的角色,難免讓演員陷入同質化表演的陷阱。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直演反派也可以一直有飯吃。但唐藝昕在表演上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昕面孔2.0
明明一路順利,卻堅持要轉型
今年,唐藝昕出乎意料的給出完全不同的兩張成績單。
先是在目前穩居2020電影票房NO.1的電影《八佰》中,唐藝昕飾演女學生楊慧敏。楊慧敏這一角色歷史上有原型,是一名十幾歲的童子軍,雖在安全的租界,卻心系對岸的四行倉庫。她冒著被敵軍擊中的危險奮勇渡河,送去一縷希望的光。
演楊慧敏,唐藝昕在自己身上做減法:儘量減掉表演的痕跡,返璞歸真,挖掘最本真的情感,以此感染觀眾。
《八佰》本是一部男性群像作品,而橫向對比片中其他角色,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唐藝昕能從中突圍而出,為整個故事留下屬於自己的濃墨重彩,最讓人難忘的自然是眼神裡的光。
望向對岸不自覺流露的悲傷與擔憂;滿噙淚水的感動與難過;奮勇送旗時無法掩飾的光彩;置之死地的決然與果斷……種種情緒的表達皆有動人之處,情緒間的轉換亦是順理成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因為情感的連接,片中的唐藝昕以獨特的姿態參與到這場「戰役」中,也用獨特的視角讓觀眾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感受到那種油然而生的感動。
豪取31億票房,從小屏幕,到大銀幕,顯然唐藝昕的轉身經受住了考驗。所謂於無聲處聽驚雷,這種回歸到真情感的表達,才是最直接戳中人心的。
其實,縱向對比唐藝昕在電影作品中的種種表現,不難發現,這幾年來,唐藝昕始終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一直在嘗試多種類型的角色。
昕面孔3.0
明明大氣淡雅,卻唱出喜劇
如果說《八佰》中的清與純,那在《鹿鼎記》裡,唐藝昕首次嘗試喜劇風格,交出來的是靈與動。
基於金庸大師作品的深入人心,許多人印象中的建寧公主刁蠻任性,能動手絕不吵吵。實際上,在螢屏上,不同版本的建寧公主也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唐藝昕在詮釋「建寧公主」時,則以嬉笑怒罵的喜劇色彩反襯出人物角色身上的悲情內核。在演楊慧敏時,唐藝昕是收,那到了建寧,則是放。
撒潑打滾耍無賴,惡作劇無數,狠起來連自己都能被豁出去,想哭時大哭,想笑時大笑,唐藝昕的建寧公主少了小心翼翼,多了恣意瀟灑,還添了幾分古靈精怪。
但,建寧公主身上不止這一層。在撥開浮在人物表面作妖耍怪的喜劇層次,探究角色的內心,建寧公主之所以在大內皇宮橫中直撞,源於「公主」身份賦予的底氣,但,這份「身份」給了她大膽妄為的能力,更給了她大膽妄為的動機:冷冰冰的皇宮裡,其實,她缺乏關愛。所有的「出格行為」所追求的無非是「希望你多關心我」。
因此,建寧公主從來不是「色厲內荏」,而是因為有些人恰好可以擊中她內心最真實的「弱點」,導致她願意隨之冒險。金枝玉葉的「喜劇」建立在「悲劇」的基礎之上。
唐藝昕在飾演角色時,很敏銳的把握到角色的兩層,該恣意囂張的時候極度外放,而在情感爆發的關鍵節點,她也把握住了微妙的情緒表達。比如比較經典的那段被假太后騙,卻又被她救,三折兩轉之間,從懵懂到半信半疑,接著又有一些欣喜,然後再急轉直下,「親生父母」為了救她死在面前,不可置信與劫後餘生交錯出複雜的情緒,都在這一瞬間爆發出來。
這一瞬間,放下「刁蠻」面具的建寧,更真實。不得不說,演出了喜劇的唐藝昕真正抓住了「建寧公主」。
「昕」面孔一直在路上
出道以來,唐藝昕對表演路的安排始終有自己的章法:不急不緩,穩紮穩打。在角色挑選上,也儘量的在可控範圍內不斷突破,對作品負責的同時也努力對自己表演的負責。
除了最近的「建寧公主」之外,很多觀眾對唐藝昕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郭女王的印象非常深刻。
唐藝昕一路從青年時靈動活潑,演到後期成長為雍容大氣的郭女王,從不諳世事到歷經波折後的滄桑與淡然,徹底讓觀眾忘掉之前的種種角色,融入郭照的人生中,以全新的姿態烙印在觀眾心中。
不演千篇一律的壞人,也不機械複製好人,在不同角色間跳轉,演員的多面性在她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從數據來看,觀眾也喜歡這樣的詮釋。
如今,「建寧公主」告一段落,接下來唐藝昕還將在《喬家的兒女》出演項南方。
據說,這部劇中的角色對她來說也是全新的挑戰。相信唐藝昕未來將給我們帶來更多面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