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西班牙的你,知道多少「牛」事?

2021-02-14 西班牙林毅翻譯事務所

西班牙林毅官方翻譯事務所祝您:


牛年好運長似龍

家庭和睦多興隆

生活之路處處通

事業學業雙雙紅

牛年除夕,我們來聊聊「牛」和西班牙的故事。

 

牛年西語怎麼說?

 

正如麵包在法語中有無數的叫法,牛在西語中也有不同的說法。一般來說,牛的總稱,ganado vacuno o bovino,包括vacas、toros 和bueyes。畜牧業中的牛肉業,西語是sector vacuno;西班牙牛肉協會西語簡稱是PROVACUNO。

真正的Mozzarella奶酪是用水牛奶製作的,不過現代比較常見的是普通牛奶的製品,普通牛奶的製品色澤淡黃,而正宗水牛奶的製品色澤很白,擁有普通牛奶製品無法企及的甜度和深廣度,風味要好得多。
在西班牙語中,有些跨文化詞彙的是從英文翻譯而來,英文的牛年說法是Year of the Ox,而ox對應的西語詞彙為buey,所以牛年常被翻譯為Año del Buey,但是也有人對這一說法提出了異議,咱們的生肖牛怎麼能是閹割牛呢?西語牛年的說法,你會更喜歡使用哪個詞彙呢?

 

我屬牛怎麼說?

 

¿Qué animal eres según el horóscopo chino?¿Cuál es tu animal del zodiaco chino?Mi animal del horóscopo chino es el Buey.Mi signo del horóscopo chino es el Buey.

 

本命年怎麼說?

Este año es del animal de mi horóscopo chino .

牛文化

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財富與力量的象徵,源於古埃及,依照《聖經•出埃及記》的記載,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不久,尚未擺脫從埃及耳濡目染的習俗,就利用黃金打造了金牛犢,當作耶和華上帝的形象來膜拜。

中國幾千年來以農耕為主,以農為本,在機器取代牛耕之前,牛的地位至關重要,人們養牛、愛牛、尊敬牛。牛在中國文化中是溫順、善良、勤勞的象徵。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為神聖的動物,因為早期恆河流域的農耕十分仰賴牛的力氣,牛糞也是很重要的肥料,牛代表了印度民族的生存與生機。西班牙則是將牛當作冒險娛樂的對象,例如鬥牛與奔牛活動。利用牛對運動事物敏感的特性,借著激怒牛隻然後由鬥牛士與之決鬥。現代飲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飲食西化指標,有時甚至會用來當做衡量經濟貧富的象徵,例如希特勒曾提倡他的政見:「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麵包」。

 

西班牙的「牛文化」

 

西班牙是一個喜歡和牛過不去的國家,很多標誌性的文化元素都和牛有密切的關係。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出現於18世紀中葉)。在西班牙乃至整個西語世界裡,鬥牛士被視為英勇無畏的男子漢,備受國人的敬仰與崇拜。

關於這項傳統活動,有不少爭議。鬥牛的最後公牛倒地而斃,鬥牛士卻在凱旋的樂曲聲中接受觀眾的祝賀,這顯得很殘忍。2010年7月29日,加泰隆尼亞地方議會投票決定修改動物保護法令,從2012年1月1日起禁止鬥牛,從而使該大區成為西班牙第一個禁止這項傳統活動的省份。奔牛節又稱「聖費爾明節」,始於1591年。一年一度的潘普洛納奔牛節因美國作家海明威1926年發表的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將刺激的奔牛活動描繪得極為傳神,奔牛節因而聲名遠播,開始由一個地區性節日變為一個世界性節日,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參加。

奔牛節所展示的勇敢者的智慧、膽識、技巧與意志,令狂歡者們如痴如醉,故而經久不衰。不過,奔牛節也是最危險的節日之一,每年的奔牛節都會發生人員被公牛攻擊而死傷的事故。《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西語:España Cañí)是由西班牙作曲家瑪奎納創作,用小號來演奏的一首獨奏曲,是一首享譽世界的名曲。在這首樂曲中,小號用其高亢、嘹亮的音色表現出了鬥牛士英勇、威武的英雄形象。這部電影是西班牙著名青年導演裘裡奧·密譚(Julio Medem Lafont)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品,於1992年上映。為他贏得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新人導演獎、蒙特婁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和東京電影節金獎,從此這位西班牙新人一舉成名,成為阿爾莫多瓦的繼承者。影片以魔幻色彩濃重的表現手法,展現了西班牙大地上兩個家族在兩次內戰之間三代血仇的故事。

影片賦予了牛神性的光芒,引領人們暢遊於複雜多變的意識流之中。影片的時代跨度很大,但節奏一點不拖拉,人物一直處於風口浪尖。而在這時代的變遷中,牛自始至終充當了歷史的見證,其象徵性頗具創新意義。《公牛歷險記》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該片根據曼羅·裡夫1936年童書改編,講述了西班牙一頭名為「費迪南德」的公牛,它被誤認為是危險的野獸,從而被捕送往他鄉被逼做一隻鬥牛,為回到家人身邊,他不得不踏上了一場冒險旅程的故事。

該片為還原故事中獨特的西班牙風情,製作團隊親身前往西班牙進行了實際採風,影片的色調呈現及裝飾細節都與真實的西班牙生活進行了考察和對照。包括費迪南生活的村莊、原野和角鬥場的風格場景,以及西班牙特有的節日風情。

吃貨專享

下圖是不同部位的牛肉對應的西語名稱,那麼在西班牙餐廳點牛肉,可以有哪些選擇呢?

El T-Bone,T骨牛排,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

El solomillo,西冷牛排,牛外脊上的肉,幾乎沒有脂肪,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肉質軟嫩。

El ribeye,肉眼牛排,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El Tomahaw,戰斧牛排,約6個月大的小牛在戒奶之後餵養70天再進行宰割,於肋骨部位切出長約30釐米的骨頭以及重約1公斤之連肉骨,形狀像斧頭。

El chuletón,肋眼牛排,牛肋骨之間的肉,對應上圖中lomo alto的部分,脂肪比西冷多,適合一家人共享。

2018年西班牙牛肉產量66萬噸,其中20%產自加泰隆尼亞。有沒有覺得牛肉美味就在身邊,等你探索……

關於「牛」和西班牙的故事還有很多

歡迎掃碼撩小編!

您可能會感興趣:

加泰新一波6.18億補助來襲,老闆、中小企業、ERTE員工不要錯過!

絞盡腦汁約cita不如申請電子證書!有居留就可以!

2月8日起,加泰餐飲業營業時間延長

2021,西班牙經濟是否觸底反彈?

再見2020,西班牙那些難忘的時刻

回國休假,如何避免房屋被非法強佔?

相關焦點

  • 你知道福安有多少好「牛」麼?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看福安」【福建自媒體聯盟成員】【寧德市「閩東之光」新媒體聯盟理事單位】【福安市新階聯會員單位】【福安市數字文創協會會員單位】今年是農曆牛年,團寶實在忍不住悄悄告訴你吧怪石崢嶸似活牛,索然不動幾千秋;青苔遍體如毛樣,細雨淋身苦汗流;芳草雖多難下口,蒲鞭萬打不回頭;老翁因醉朦朧眼,笑看誰家牧不收。
  • 菲律賓是以西班牙國王名字命名的?菲律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菲律賓的全部,那你就錯了,本期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關於菲律賓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菲律賓是以西班牙國王的名字命名的1521年,著名的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受到西班牙的資助發現了菲律賓群島。
  • 剛知道一個殘酷的事實,原來西班牙鬥牛裡無論輸贏牛都會死
    西班牙鬥牛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在阿爾達米拉巖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巖壁畫裡,人們看到了一些記錄著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根據歷史記載,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愷撒大帝就熱衷於騎在馬上鬥牛。而後,鬥牛發展成站立在地上與牛搏鬥。至此,現代鬥牛的雛形基本形成。
  • 西班牙留學,你了解多少?優缺點分析+常見誤區
    歡迎諮詢小果果,我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答疑解惑哦~西班牙留學的資金要求與花費水平問:到西班牙留學,一年要花多少錢?當然,花費這種事,也只能估計參考,畢竟每個同學的消費習慣都不一樣,在外面吃飯和自己做飯,逛街旅遊,都會使大家的留學開銷千差萬別~但是,這並不代表你有十萬就能去西班牙留學。西班牙留學籤證的資金要求,跟留學歐美可不一樣,不要求資金凍結,不要求存款證明房本車本,最重要的一樣是:銀行流水。
  • 西班牙鬥牛與逗牛,精彩各不同
    「你看過一次鬥牛就可以了,每場鬥牛都一樣,不過是殺戮而已,都是變著法地把牛殺死。那麼血腥,有什麼好看的!」西班牙小夥何塞聽說我不止一次看鬥牛,直言不諱批判這種「虐殺」遊戲,並對我表示不解和質疑。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西班牙是個熱情如火的民族,它的子民仿佛永遠擁有燃燒著的熱情,連同它的文化也有著如火的激情。在電影鏡頭裡關於對西班牙的的刻畫總是少不了那個經典的畫面,鬥牛士的表演總是那麼精彩,讓人熱血沸騰。鬥牛文化在西班牙發展已久,鬥牛是西班牙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理解其民族性格和語言的一個關鍵的文化象徵符號。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民族,也許從它的文化開始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1、起源 西班牙人認為,鬥牛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體育項目,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天性,來自於他們的生存環境。
  • 無數人追求刺激的西班牙奔牛節背後背負了多少條活生生的「牛命」?
    奔牛節(San Fermín)是每年在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首府Pamplona所舉辦的著名節日,為期一周,頗有歷史淵源
  • 簡單兩步,西班牙留學生在西班牙這樣租房
    今天牛學姐就來給大家講講,西班牙留學生租房那些事*版權聲明:本文為牛學地帶公眾號原創文章,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西班牙留學生租房第一步:確定需求留學生確定要在西班牙租房後,首先第一步是確定自己的需求。
  • 鬥牛士意外被牛刺死 西班牙鬥牛為何如此風靡?
    巴裡奧與妻子生前的合影照片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西班牙電視轉播鬥牛也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有的對他的死表示同情,有的對鬥牛這種殘酷的活動表示憤怒,還有的則敬畏西班牙的鬥牛勇士精神。我是你的貓先森:活該   怎麼沒見報導牛被鬥牛士殘忍刺死的呢深奧的三辛:這是鬥牛的最後一個環節了,也就是鬥牛士一劍插入牛的脊柱中樞系統,這次決鬥看來是牛贏了Adagio飄:一直覺得所有屬相裡,連屬牛的人都是最難相處的,頭上有犄角的屬相真的惹不起。
  • 你知道西班牙的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和國內有什麼不一樣嗎?
    現在因為西班牙的疫情特別的嚴重,所以店裡基本上沒有什麼人,西班牙政府也規定所有的餐廳都不可以堂吃,現在都只能外賣。這是西班牙麥當勞最新推出的雙層巨無霸,它比我們普通吃的巨無霸漢堡要大一倍,裡面有一塊、兩塊、三塊、四塊,走過四塊牛肉,它這個足足加了一倍的量。小夥伴們你們可以彈幕猜猜像這樣一個雙層的巨無霸漢堡,他賣多少錢?說實話還蠻好吃,它這牛肉的味道特別足。
  • 在西班牙生活,怎能不知道西班牙超市裡的產品有哪些?
    11 超市裡的大米,你了解嗎?魚🐟的世界~小編接下來帶你認識下超市裡的魚!記住這些西語名哦!不會的,趕緊手機裡備註起來!也順便擴充自己強大的詞彙量😊11 超市裡的魚,你買對了嗎?看到那些眼熟的、相似的、不同的魚及它們奇奇怪怪的西語名字,你是否會茫然失措,無從選擇呢?看完這個你就懂了:Merluza(鱈魚)
  • 牛年說牛事
    但狡猾的老鼠,自知排名沒自己的份,一聽到這消息,就偷偷爬到牛身上一動不動,到了排名次的現場,老實的牛剛停下腳步,老鼠一跳就跳到牛的前面,按照約定,誰先到就排誰第一,老鼠在牛的前面,無奈,被投機取巧的老鼠得了第一。   傳說歸傳說,老鼠排在十二生肖前面,已是不爭的事實,也就沿襲了下來。牛年的到來,讓我想起了十來歲時的一件事。
  • 享受西班牙火腿的5大黃金規則,你知道多少?
    它是一種西班牙傳統的生火腿,在西班牙的美食中佔據決定性的地位,火腿的豬種來自伊比利亞種的黑豬,所以也被稱作伊比利亞黑豬火腿。伊比利亞黑豬能在肌肉纖維內儲存脂肪,因此肉質具有獨特的口感,它看上去油光鋥亮,咀嚼起來有一種綿長不絕的醇香。這種火腿在吃的時候非常講究,它有一個美味黃金規則,按照規則走,你會品嘗到史前最美味的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
  • 中獎納稅,你知道多少?
    小愛知道大家中獎不多的,但有備無患嘛!今天就和大家說說中獎的納稅情況!原文來自【國彩推送】。
  • 最牛請假條主人借錢赴西班牙 名字將刻主場外牆
    上周末,「史上最牛請假條」在網上引來大量關注,假條的主人不是眾多網友想像中的「土豪」,只是一個熱愛足球的年輕人。  幾個月前,來自安徽合肥的小夥兒曹龍飛通過認購股份,成為西甲升班馬埃瓦爾球隊的中國小股東之一。俱樂部為了表示感謝,特地邀請包括他在內的五位中國小股東代表赴西班牙,現場觀看本月23日進行的埃瓦爾主場對陣皇馬的比賽。
  • 西班牙餐廳被揭以普通和牛充當神戶牛
    神戶牛被譽為日本「三大和牛」之一,但日本有傳媒發現外國有餐廳魚目混珠,以普通和牛充當神戶牛。呈大理石紋理的油花,口感豐富的日本神戶牛被視為和牛中的極品,不少國家都有進口。但近年在外國,有餐廳將普通和牛標示為神戶牛,情況相當普遍。
  • 西班牙啤酒
    小季心說,我不招你,你還得瑟起來了!打鷹的還能讓雁啄了眼!於是一臉誠懇地說,你說得沒錯,我們中國特別歡迎你這樣的朋友,而且中國的市場向全世界開放,歡迎各國朋友來發財。只是不知道您老人家有什麼資源能拿出來一起合作一把? 西班牙大款說,我在西班牙有港口碼頭,這方面我是專家。中國修港口嗎?小季說,當然修!但是北京不修,內陸城市不臨海。
  • 「bull、cow、ox(牛)」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我知道告訴他事情的真相併不容易、但是時候當機立斷了.be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令人火冒三丈在西班牙鬥牛比賽中,鬥牛士通過搖動「a red rag (一塊紅色的布)」來激怒「bull (公牛)」。所以,表達「be like a red rag to abull」比喻「某件事情令人產生激烈的反應,讓人暴跳如雷」。
  • 梅西和巴薩的新聞有多少是真的?他爸都不知道離隊傳真的事
    有多少消息是真的?無論離隊或留隊,梅西能否儘快從困境中突破出來呢?實話說,誰也不知道。西班牙最有影響力的體育刊物《馬卡報》近日已開始炒冷飯,逐條分析梅西要求離隊的理由和憑據。沒辦法,這則爆炸性新聞的實質內容已在最初兩天釋放出來,而後擴散並進一步發酵的都是各方的觀點和態度。
  •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只會越混越差!
    朋友猜測:這或許是給你的挑戰呢? 小鴿憤憤道:職場本來就是拿多少錢,做多少事!老闆給我這麼多錢,我就只能做這麼多事。 不光小鴿這麼想,不少職場人也是同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