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口可樂公司表示,將對旗下Zico椰子水產品做停產處理,並計劃砍掉旗下約200個子品牌。
可口可樂在2009年入股Zico,2013年正式收購。當時,椰子水還是一個規模較小但持續增長的市場,而Zico是美國第二大椰子水品牌,有望迎頭趕上市場領導者Vita Coco,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事與願違的是,Zico從未在競爭中追上Vita Coco,並且在疫情暴發後頹勢愈顯。根據尼爾森和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平價椰子水品牌如Goya入場,Zico銷售額暴跌46%,市場份額驟降至4%。
即使身為全球快消霸主,可口可樂也不得不面對今年二季度營收下滑28%的慘澹現實,從而開始了一系列縮減的動作——7月砍掉旗下果昔品牌Odwalla,8月宣布簡化組織架構,光是全球裁員遣散費就達3.5億美元。
儘管清理「殭屍產品」是可口可樂兩年前就提出的計劃,但在疫情衝擊之下,這家全球飲料巨頭的此番表態格外受到關注。
歐美疫情反覆風險加劇,大刀闊斧改革的可口可樂能打好一場有準備之戰嗎?
全品類戰略或成雙刃劍
可口可樂的全品類飲料戰略給它帶來過強勢增長。2019年CEO詹鯤傑曾表示,可口可樂有近25%的收入來自於全新產品或是配方重新調整的飲料,這一比例在2017年還是15%。
在這個數據面前,任誰都會同意,擴展新品牌和新產品對可口可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近兩年來,500個旗下品牌,4000多種飲品的龐大產品線似乎拖慢了可口可樂的步伐,部分「殭屍品牌」在疫情期間更是成為了沉重負擔。
2018年,時任該公司首席增長官的Francisco Crespo將「殭屍品牌」形容為「三年沒有增長的產品,只會分散注意力並濫用資源」。砍掉Zico和其他「殭屍品牌」,優化產品結構,有利於削減不必要的資本開支。
可口可樂公司過半營收來自餐館、酒吧、電影院和體育場館等場所,疫情本已導致這部分銷售額大幅減少,居家令帶來的購買量也無法填補由此帶來的空白。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可口可樂的銷售額為71.50億美元,同比下降28%,創25年來最大季度降幅,淨利潤同比大跌31.8%。低迷的業績也影響了股價,可口可樂至今尚未從三月份的股價跳水中恢復,與年初相比,股價下跌了8.4%。
近一年可口可樂股價走勢
考慮到餐飲等行業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節省開支對可口可樂未來的盈利能力尤為重要:讓公司現金流更加靈活,從而有能力擴大對上升期新星產品的支持。
因此,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所導致的營收銳減,8月可口可樂表示將大幅精簡品牌數量,僅保留那些能夠規模做大的品牌,預期將旗下品牌數減少一半以上。
「股息之王」無力付息?
今年,可口可樂連續第58年提高年度股息,股息收益率達到3.31%,遠遠高於標普500的平均水平。這次操作延續了可口可樂「股息之王」的名聲,但個中隱憂不可不提。
在美聯儲7500億美元購債計劃的刺激下,眾多美國企業大量發行債券,可口可樂公司也參與其中。
截至6月30日,據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當季可口可樂公司的流動負債約為268.48億美元,合計總負債約為75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32%。相對於其2194億美元的市值,這個赤字數目不容小覷。
當前,可口可樂資產負債率已達80%,儘管這在該公司歷史中不算最高水平,但久久不散的新冠疫情已經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過高的債務只會險上加險。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公司已經為疫情導致的計劃外支出向全球撥款了超過1億美元,主要用於慈善事業和市場恢復計劃。如若疫情持續,恐怕會產生更多類似支出,也可能對流動性產生壓力。
負債壓力增加的同時,可口可樂全球各區域營收均下降,這導致公司可以用於付息的資源愈發有限。
不過,通過近幾周修剪邊緣「殭屍品牌」、避免濫用資源的舉措,可以看出可口可樂正試圖控制債務規模。德意志銀行分析師Stephen Powers也認為,可口可樂近期公布的這一系列改革計劃屬於利好消息。
Powers表示,儘管「由於新冠病毒肆虐,2020年的營收將受到最不利的影響」,但市場需要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全球重新開放對飲料品牌帶來的復甦效應。因此,Powers將可口可樂的評級定為「買入」,目標股價55美元。
「肥宅水」還能重拾快樂嗎
可口可樂公司將在10月22日美股開盤前公布其Q3財報,這將成為近期影響市場情緒的關鍵。
扎克斯投資研究公司分析師預計,如果可口可樂報告的Q3收益高於預期的83.4億美元,這家飲料巨頭的股價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在即將發布的Q3財報中,投資者還需要關注哪些因素?
扎克斯的分析師提示,隨著收入反彈,公司對於營業成本的管理將決定最終利潤,投資者需要留意廣告費用。可口可樂公司在上一季度將廣告支出從12億美元減少到了3.7億美元;如果收入反彈,但繼續嚴格控制成本,那麼將有可觀的利潤增長。
此外,可口可樂是否正像競爭對手百事可樂一樣轉向零食業務也值得關注。百事10月1日公布的Q3財報顯示,其營收增長了5.3%,其中零食部門的發展對銷售額有重大促進作用。
而在關鍵的中國市場,三季度是否能繼續維持亮眼表現也是一大關鍵因素。二季度,可口可樂汽水類飲料在中國市場增長14%,傳統可樂和零糖可樂銷量顯著上漲,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市場的銷量下滑。
長期來看,可口可樂究竟幾時能恢復營收增長,可能還得取決於新冠病毒是什麼路數。
最樂觀的情況是,疫情得到改善且經濟較快恢復,作為行業巨頭的可口可樂能獲得更多經濟反彈帶來的業績增長。
最悲觀的情況是,全球疫情短期內持續惡化,「居家隔離」和「社交安全距離」會重新成為常態。若線下消費再受阻,線上業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線上業務並不是可口可樂的優勢。其競爭對手百事在疫情暴發後迅速上線了兩個自營零售網站,助力營收上升,而可口可樂至今未發力線上業務。
總之,在疫情存在反覆可能下,擁有134年歷史的可口可樂,今年能否繼續做個「快樂肥宅」的贏家仍需畫上一個問號。
掃碼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