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獨自寫作業什麼樣?9分鐘時間6分鐘在玩,專注力令人「堪憂」

2020-12-27 果兒媽媽育兒記

文 | 果兒媽媽育兒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娃獨自寫作業什麼樣?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過讓孩子自己在一個房間寫作業的經歷,我有過,本來每天的作業1小時都能寫完,但那次孩子整整寫了兩個半小時,我和孩子都好奇:「時間都去哪了?」

直到我看到了一個視頻,未解之謎解開了……

視頻內容是一個男孩獨自坐在書桌前寫作業,一共9分鐘的視頻,孩子先是寫了17秒的作業,然後用了10秒鐘戳牆玩,研究了1分31秒家裡的門,再次寫了1分21秒作業後又戳了1分30秒牆,寫了51秒作業、在牆上畫了16秒畫。

之後是發呆42秒1分38秒調整椅子的時間,最後孩子又幹坐了15秒才起身去上廁所。9分鐘的時間裡,有6分鐘都在發呆和玩,最後以上廁所為結局,真是太真實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段過程中孩子沒能堅持任何一件事超過2分鐘,即使是玩!這樣的專注力真的令人堪憂!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旗下的SCALE組織,曾經發表過一個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公式:

孩子專注學習的時間=生理年齡+1

也就是說5歲的孩子,學習時平均專注時間要達到6分鐘。可視頻中的這個小男孩,最長的專注時間也只有1分38秒,而且還是在調整椅子。更不要說他的年齡應該至少有7、8歲了。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毛病」上課時很容易分心、寫作業時特別磨蹭,這不僅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專注力一定是不夠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制定家庭課表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的課堂時通常會比獨自寫作業時更坐得住一些,比如在課堂,孩子多數情況都可以在40分鐘的時間內不上廁所、不隨意溜達。但在家時卻經常坐不住、一寫作業就要上廁所……

這是因為,上課有課堂紀律和課堂時間,孩子明確地知道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可以做什麼,心裡有了預期之後,明確知道只要堅持40分鐘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但是在家,家長往往會說:「快點寫完作業去睡覺!」、「趕緊寫」……一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二睡覺也不是孩子期待要做的事情,所以孩子能拖就拖根本就不願意專心的寫作業。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家庭課表,用小鬧鐘定時做上下課的鈴聲,課堂紀律默認和學校一樣。將吃飯、睡覺的時間固定下來,每寫40分鐘作業,孩子就可以自由活動10分鐘,甚至家長可以配合擔任「老師」的角色。孩子有了心理預期,做事也就會更專注。

2、遊戲中培養專注力

制定家庭課表屬於是一個短期內就可以看出效果的方法,但是從長期來看,專注力的提升也是需要鍛鍊的。

和大家分享幾個鍛鍊專注力的遊戲:

還原遊戲拿出5-6枚硬幣,隨機的擺放在桌面上,讓孩子觀察10秒鐘後蓋上。然後給孩子另外的一堆硬幣,讓他將硬幣還原出來。

根據不同孩子的年齡和專注力狀況,可以適當通過改變硬幣的個數、種類和限時來減少或增加難度。

益智遊戲需要動腦的益智類遊戲也是可以通過專注的解題來幫孩子鍛鍊專注力的,就像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專注力訓練》,就是德國好奇狗專業的團隊設計的益智遊戲和插畫。

吸引孩子眼球

我之所以會給孩子選擇這套好奇狗的專注力訓練書,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一眼的眼緣。

在我看來一套書的眼緣,是決定了會不會有人翻開它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要知道,我們成年人看書可能會去搜評價、了解內容、聽從專業的推薦,但孩子可不是,不管是繪本還是遊戲書,光有好的內容不行,還要有一層吸引孩子的「包裝」才能讓孩子喜歡。

這「包裝」不僅是書的封面,還包括書中的配色、形象等插畫內容。這套書在這些方面做得都很多優秀,還贈送了貼紙、留出了一些空白形象供孩子塗色,這也是我家孩子喜歡好奇狗的根本原因。

專注力+多種能力

這套專注力訓練書一共有7冊,裡面包括7個大類的益智遊戲,不僅對專注力有提升,很多遊戲對記憶力、判斷力、協調力、觀察力、學習力等能力的提升都有幫助。

內容優質

我在買之前也看了相關的評價,很多家長都給出了孩子喜歡、質量不錯之類的好評。也正是這些評價才讓我直接買了一整套好奇狗的書,用過之後也真的覺得沒有買錯。

拼圖、七巧板遊戲拼圖和七巧板都是需要調動動手、眼、腦協作的遊戲,只要孩子玩進去了就可以鍛鍊到專注力。

讓孩子喜歡這類遊戲的前提有兩個,一是孩子喜歡,比如讓孩子拼喜歡的圖案,二是有成就感,比如將拼圖拍照或者做成相框留念。

這裡是果兒媽媽育兒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獨自在家寫作業什麼樣?這位爸爸曬出的狀態,引發眾多共鳴
    然而這還不是最氣人的,孩子總有能力把1個小時的作業延長到3、4個小時,這個過程中不是摳橡皮、喝水、上廁所就是發呆。這還是在家長監管的情況下呢,如果沒人輔導,讓孩子獨自在家寫作業會是什麼樣呢?可能是玩著玩著孩子覺得太無聊,又回頭開始寫作業,這次堅持的時間比較長,一共有1分21秒。然而,剛想為他鼓掌,孩子又開始研究起身旁的牆壁來,這次一共用筆敲了1分30秒。儘管沒什麼節奏,但孩子倒是挺自得其樂的。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熬夜也寫不完作業?學習時專注力挺重要
    前段時間小編上哥哥家串門,剛好趕上2年級的侄子放學,剛放下書包就說他餓了。於是家裡人趕緊給他準備好飯菜,吃了沒幾口就跑去看電視了,怎麼說也不聽。看了看電視就又跑到一邊玩玩具了,嫂子好聲好氣的問他作業什麼時候寫,他卻好像聽不見一樣。
  • 孩子寫作業拖拉,是專注力差的表現,用對方法和三分鐘熱度說再見
    陪孩子寫作業,這種情況你遇到過沒有?剛寫兩個字,跑進廚房拿一罐酸奶;一行字沒寫完,又跑去上廁所;剛從廁所回來沒用上一分鐘,拿起桌子上的轉筆刀玩上了;在媽媽提醒下,放下轉筆刀開始寫字,剛寫兩個字,又拿起橡皮玩了起來……最後,遊走在崩潰邊緣的你,實在忍無可忍,真想把孩子「胖揍」一頓……近幾年,家長們都了解到專注力的重要性,十分看重孩子的專注力。
  • 2個令娃「著魔」的專注力訓練法,每天幾分鐘,練出超強專注力
    2個令娃「著魔」的專注力訓練法,每天幾分鐘,練出超強專注力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對人的生活和學習有巨大的影響。學習優異的孩子與差生存在的最大差別就是「專注力」的不同,因此,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很重要。家長不妨試試2個令人「著魔」專注力訓練法,每天堅持幾分鐘,讓孩子練出超強專注力。
  • 世界公認「最強」專注力訓練法:舒爾特方格,每天10分鐘簡單有效
    有數據顯示,學生上課100%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鐘,剩餘30分鐘會有各種小動作。我的寶貝女兒自從上了學以後,每次回家寫作業都讓我不放心,因為她寫作業沒有我看著簡直一點也不認真,每次她寫著寫著他就會抬頭看看牆,或者被哪個興趣點吸引,一直呆著,女兒總是為自己不專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居然說自己坐的板凳不舒服,才導致總是坐不住,我就心思給孩子換個軟綿綿的椅子吧,沒想到這孩子還是那樣,一天可給我愁壞了,總之不管怎樣
  • 爸爸錄下孩子獨自寫作業過程,沒一刻在幹正事,網友:熟悉的畫面
    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若是他一個人獨自寫作業,可能就會三心二意,不停地開小差、搞小動作,作業完成的效率很差,成績也提不高。網友有一位爸爸特意留孩子獨自在家寫作業,其實早就安裝好了攝像頭,偷偷錄下孩子寫作業的全過程,目的是看看孩子能不能認真完成作業。
  • 世界公認「最強」專注力訓練法:舒爾特方格,每天10分鐘親測有效
    我們家老大在上一年級,做作業時刻是我們家最驚心動魄的時刻,老公好脾氣的人都能被激怒,每次看他寫作業的樣子都很生氣 ,大寶一寫作業就開始眼神飄忽不定,一會兒玩橡皮,一會玩轉筆,結果就是不停地掉筆,不停的把掉下來的筆撿起來,不停地上廁所,還總是晃悠椅子前前後後,就好像凳子上有個尖一樣,坐也坐不住,再看看作業進度,真的是讓人火冒三丈。
  • 每天陪娃寫作業多長時間,這些數字你怎麼看?
    當家長提到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時,往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作業時間上的差異,感覺美國的中小學生更多的是在「玩」的快樂中成長,而中國的中小學生則是在「學」的壓力下長大的。最嚴「減負」令2018年,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數學、2016年語文數據):四年級學生數學、語文單科平均每天作業時間在3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33.6%、40.4%,在6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
  • 為何孩子玩遊戲很專注,寫作業就各種不集中?要從注意力類型入手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有個朋友和我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她家孩子4歲多,每次玩遊戲都特別專注,她從身邊走過孩子都不予理會。有次孩子在玩新買的磁力玩具,她叫孩子吃晚飯,孩子都好像沒聽見一樣,好幾次惹得她發脾氣。
  • 孩子寫作業總超時?內外結合培養「時間知覺」,三步搞定磨蹭娃
    」孩子只會委屈地回答:「你告訴我只玩半小時,可是半小時是多長啊?」孩子寫作業、玩遊戲不遵守約定?家長別總用貪玩背鍋孩子寫作業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完成、玩遊戲不遵守約定超時,大部分家長只會用「貪玩」污衊孩子,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
  • 放學別急著催孩子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這些事,效率更高
    2.專注力不高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在寫作業的40分鐘中,有將近30分鐘是做了別的事情,比如上廁所、玩橡皮、玩筆、發呆。反正沒有一次能堅持寫作業超過5分鐘的。這雖是個例,但是確實很多孩子存在這的問題,那就是專注力低。孩子的專注力低,造成他們不能百分百投入的寫作業,反而不斷的拖長寫作業的時間。
  • 舒爾特方格,被評「最強」專注力訓練法!每天堅持10分鐘親測有效
    一寫作業就開始看天空,一會兒玩橡皮,或者轉了一支筆,轉掉下來的時候趕緊撿起筆,去好幾趟廁所,來回「花式」移動椅子,各種「坐立不安」的模樣真的很讓人著急。有數據顯示,學生100%集中精力上課時間為15分鐘,在剩下的30分鐘內會有各種其他的小動作。孩子的專注力很分散,不僅是自己,如果旁邊的同學來打擾他,那他就會馬上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想認真聽課是不可能的。
  • 拖延的娃遇上焦慮的媽,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該怎麼辦?
    媽媽心想,我為了娃付出了多少,放棄了好的工作,天天陪著,天天看著,可怎麼就養不成好習慣,作業怎麼就寫不完,成績怎麼就提不上去呢?媽媽們一想到這就一把辛酸淚。昨晚11點多,孩子寫完作業睡了,我也準備休息,結果一陣哭聲和嘶喊聲傳入耳朵。我會心一笑,自然是了解的,又是一個陪娃寫作業而崩潰的媽媽。
  • 家有3-9歲的娃,建議看一看
    我給大家講講,我家孩子第一次被專注力遊戲吸引住的遊戲是什麼樣的,他是如何老老實實地坐了20分鐘的?要知道我家孩子平時可是一個跳馬猴子的角色,誰知道我只用了下圖這張蛇型迷宮就把娃輕鬆給「定住」了!開始我不理解,孩子只是玩遊戲老老實實呆上20分鐘,那就能提升專注力嗎?後來我無意中聽到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她提出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再智力,而在於專注力的差距。而且李玫瑾教授建議每天給孩子1個小時的時間,允許孩子關上門獨自去玩。
  • 不寫作業母慈子善,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三招教你控制「洪荒之力」
    網上流傳:不寫作業母慈子善,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那些一輔導孩子寫作業就「雞飛狗跳」的情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媽媽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講解媽媽們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如何做到平和地與孩子溝通、相處。一、自我反省:我為什麼會如此失控?1.情緒超載:孩子的學習水平=媽媽的教育水平?
  • 孩子放學後磨蹭不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此事,專治孩子拖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寶的作業:做一張卷子要兩三個小時,期間不是吵著喝水就是吵著要吃東西,甚至一塊橡皮擦也能玩上一天半天。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
  • 兩個小時寫了仨字,搬廁所寫吧!為了讓娃寫作業,家長花樣百出
    以前曾經有家長用用監控拍下孩子獨自在房間寫作業的情況,過程是這樣的:開始寫作業,維持了16秒;開始玩兒牆;接著玩兒門;繼續寫作業,維持81秒;又開始敲牆玩兒;整個過程9分鐘,從孩子開始寫作業,還不到9分鐘,他就想去上廁所了。而其中,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只有2分鐘。很多家長對此都有共鳴吧。那天就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把孩子寫作業的書桌搬到了廁所,讓孩子坐在馬桶上寫作業,還用帶子綁住孩子的頭髮,讓她不能離開。
  • 世界公認「最強」注意力訓練法:舒爾特方格,收藏帶娃訓練
    的確如此,我在看大寶寫作業時,不是玩玩橡皮就是來回挪椅子,認認真真寫作業的時候不超過15分鐘。有人看著的情況尚且如此,上課的時候不知道走神多長時間。 後來她班主任建議我給孩子試試「舒爾特方格」,每天10分鐘左右就行了。我試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發現大寶專注的時間的確有所提升。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舒爾特方格。
  • 世界公認「最強」專注力訓練法:舒爾特方格(親測有效)
    自從我家孩子上小學之後,我是真的不想看著他寫作業了,每次教他寫作業的時候都能夠把我氣的想揍人,剛開始寫的還很認真,但是幾分鐘不到就開始玩橡皮、發呆,眼睛發直,心根本就不在作業上。其實不光是我,很多人家的孩子都有這樣的表現,根據我的了解這是專注力差導致的。曾有數據顯示,大部分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只能專注15分鐘,其餘的30分鐘不是在發呆,就是在搞小動作。
  • 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打罵是下策,手把手教你讓娃愛上學習
    孩子不寫作業,打罵是下下之策孩子不寫作業的時候,如果我們打罵,孩子首先會覺得恐懼和害怕,之後會出於避免被打罵的心理去寫作業,並非真正地端正了學習態度,還可能更加厭惡學習,產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心理學領域有個著名的"小阿爾伯特實驗",給我們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