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工人無薪休假4個月?有人去口罩廠,有人返鄉

2020-12-15 騰訊網

劃重點:

  • 1富士康鼓勵休假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入職獎金按在職天數發放,第二階段是,即便後續不再上班,入職獎金也照常發放,「只求員工走」。
  • 2有些課長給工人做思想工作,開動員大會,鼓勵工人自主創業。「你們出去創業,如果發展好了就不用回來了;發展不好還可以有這條後路。」
  • 3去口罩廠似乎是一個主流選擇。國外疫情不斷蔓延,給國內口罩商拓寬了市場,但這個選擇沒有那麼多位置。
  • 4富士康工人就像候鳥,隨著蘋果iPhone的新品發布節奏,有序地增多、減少。9月,很多人還會回來。

圖/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財經》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財經》記者 王鳳

編輯|謝麗容

五一長假後,富士康工人林聰跑到了一個小工廠的口罩生產線上。4月30日,他還在蘋果iPhone 11生產線上做整機信號測試。更早的3月2日,他在富士康最高入職獎金政策下,經過簡單培訓就上了崗。離開富士康時,未滿兩個月。

富士康不能沒有工人。新冠疫情讓工人返崗難、開工難,為此,富士康祭出了史上最貴入職獎金,並動員內部主管加入「拉人頭」大戰。「每天招工2000人,幾周招工3萬人。」深圳龍華園區的一位主管曾這樣向《財經》記者描述。

這幾天,富士康深圳廠區要求員工放假四個月(5月-9月)的傳言甚囂塵上。《財經》記者向富士康求證,得到的回應是,「目前集團各廠區運作正常,並無所謂大規模裁員及休假狀況。」

真實情況可能並不如此。富士康蘋果業務線的一位負責人向《財經》記者透露,iPhone組裝段約有4000名員工帶底薪休假。前述主管甚至大膽估計,「休假政策涉及大概2萬左右正式工。」

多位接近富士康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休假工人主要涉及富士康兩個做iPhone的事業群:鴻富錦IDPBG事業群和IMEBG事業群下的裕展。林聰就是在新員工政策之內,4月25日從觀瀾IDPBG組裝線離職的那波人之一。

受疫情影響,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下稱「鴻海集團」)業績不佳。2月營收為2175億元新臺幣,同比下滑18.1%;3月份營收為3477億元新臺幣,同比下滑7.7%。整個1-3月份,營收為9297億新臺幣,同比下降12.0%。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蘋果iPhone訂單減少等因素。4月的最後一天(美國時間),蘋果發布第二財季財報,淨利潤112.49億美元,同比下降3%。第三方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 的最新研究顯示,第一季度,iPhone出貨量同比下降9%。微小數字波動,關係到部分產業鏈工人的去留。

目前,深圳幾大園區有20餘萬員工,IDPBG事業部和裕展與iPhone相關的有幾萬人。如果蘋果iPhone消費端持續低迷,將會有更多工人可能面臨休假或收入問題。

「那些不是我關心的,我只關心怎樣能養活自己。」林聰說。

從10710元到2400元

李明所管轄的產線上,500多號工人還剩300多個。他是深圳觀瀾園區的一名課長,觀瀾IDPBG事業部主要涉及iPhone的手機組裝到成品出貨、手機主板生產。

2個月前富士康急缺工人之時,他還在以個人中介身份招聘工人進廠,一個名額可以獲得3600元獎金。那時候,富士康為了鼓勵員工儘快返崗、儘可能多地招募新員工,推出了史上最貴入職獎金。但是,為了防止員工流動性過大,每月獎金和次月薪資一起發放,獎金發放時員工必須在職。

到現在李明還記得相當清晰:3月31日之前入職,入職滿60天發放4250元,入職滿90天發放2500元,共計6750元。對於新入職員工,另有360元獎金,分三個月發放。也就是說,一個新入職員工,獎金成本在10710元。

一個多月後,富士康人力變得飽和而有餘。李明告訴《財經》記者,「訂單減少,元器件進不來」,他說,3月中旬,休假一說就開始在廠區內盛傳了。2月,富士康迫於既有訂單交貨壓力需要工人,儘快啟動生產線;但到了3月,情況就急轉直下,全球疫情衝擊下消費端的疲軟,已經反噬到富士康的生產線上。

在深圳龍華園區管理自動化產線的張揚給《財經》記者的一份內部公告顯示,離職需遵循員工自願原則,禁止任何強迫員工行為。第一期的政策是,4月17日-4月21日,辦理離職的員工將按天核算、隨離職薪資獲取獎金。

鼓勵工人休假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述的入職獎金按在職天數發放,第二階段是,即便後續不再上班,入職獎金也照常發放,張揚解釋,這樣的政策,目的就是為了讓員工走。富士康將休假政策定為自願,由主管宣導,鼓勵員工請假。

這樣,工人基本有兩種選擇:一,繼續5天8小時無加班拿底薪,照常拿獎金;二,無薪留職拿獎金,找其他事做。如果不樂意接受,工人可直接離職。

林聰屬於撐不住的那撥人。整個4月,林聰拿到的只有2400元的底薪,5天8小時不加班,扣除社保公積金,最終到手1800多元。「在深圳基本月光」。

但一些工人仍不願意離開。「外面根本找不到工作」,看到早些時候出去的同事沒有找到工作,孫倩就不打算離開了。「出去不僅工作找不到,衣食住行還都要更多錢。」不願離開的人多了,就轉化為管理人員的勸退任務。

李明收到了勸退指標。「沒有說具體數字,3%-5%,但上不封頂。」每次周會,李明都頭疼,如果勸退名額在各個課長中排名倒數,就要被談話。他看到有些課長給工人做思想工作,開動員大會,鼓勵工人自主創業。

「現在福利政策好,可以停薪留職。你們出去創業,如果發展好了就不用回來了;發展不好還有這條後路。」李明向《財經》記者轉述一些課長對工人的話。李明做不來勸退工作,每次都打哈哈、被談話。

他前期招進來很多員工。那時,他能得到一些招工的獎勵,能得到通過他被招進廠的員工一半獎金額度(1800元),後者又源源不斷地推薦新員工,一帶十、十帶二十。現在,他又要看著他們中的一些人離開。「我也是農村出來的,我理解他們。我理解沒工作沒飯吃時的痛苦。」

自2016年開始兼職個人招聘中介工作,李明從「推薦一名工人200元」、「推薦工人拿手機」升級為去年入帳80餘萬。這波疫情,他已經賺了50多萬,對於一個產線上的中層管理人士來說,這個數字顯得非常驚人。

休假政策下來,各位課長手下,走的最多的,500人走了60%-70%。這其中包括自願離職、自願停薪留職和被勸退的人。

之前,富士康還通過派遣公司和個人招聘中介招收派遣工。李明說,由於沒有正式勞動合同,「這些派遣工被直接辭退。」李楊也稱,派遣工已經提前結束工期。

不過,另一位富士康集團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派遣工和派遣公司有籤訂合約,派遣公司和富士康也有合同約定,甚至是三方協議,「隨意辭退的說法有點站不住腳」。

轉戰 or 返鄉?

五一假期過後,林聰的微信定位已經由觀瀾富士康轉到了深圳創軒工業園的一個轉產口罩的小工廠做臨時工。他說,中介公司比較坑,總有一些扣費,他不想再跟中介打交道,口罩廠工作是自己找到的。

去口罩廠似乎是一個主流選擇。國外疫情不斷蔓延,給國內口罩商拓寬了市場,大大小小的口罩廠都在謀求海外訂單。增產上量隨即而來。這時候,儘管有中介費,大大小小的勞務派遣公司確實發揮了嫁接作用。同在深圳的比亞迪也開始生產口罩。

比亞迪湖南工廠開始大批量招人。2019年,比亞迪收購偉創力。現在,這裡的工廠在生產口罩。「你只要想找工作,勞務派遣公司直接大巴從深圳免費送你到長沙。」李明遇到過一些員工,真的去了長沙。但也有人回家了。

一個工人向他抱怨,「我回去能做什麼?回去還是躺著,在富士康還拿1000多塊錢」。李明勸他,「送個外賣,都大幾千了。」但對方不這麼想,「混著總比沒有強」。當前,這份工作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骨。

疫情讓很多事情發生了改變。李明老家在四川一個地級市,富士康在成都落地廠區時,他曾考慮回省工作,只不過,只有在深圳這樣的地方,他才能拿高推薦獎金,一年幾十萬地賺。「深圳比成都要能賺錢。」突如其來的疫情,催促他重新思考前途。

受疫情影響最重的2月份,鴻海集團營收2174.6億元新臺幣,環比下降40.35%,同比下降18.13%,是2013年3月以來最大的月跌幅。3月份,鴻海集團營收3477億元新臺幣(約合115.1億美元),同比下滑7.7%。4月份營收增速轉正。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4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智能、企業與運算產品同比下滑15%,但在訂單遞延的情況下,第二季度的表現將顯著回升,上半年仍可持平去年。

李明不這麼想。已經有跳槽比亞迪的前同事問他要不要去比亞迪。「我準備去,」他對《財經》記者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他認為比亞迪更有發展更有前景。工資不會高多少,「如果比亞迪發展很好,推薦獎勵會很高,我肯定會過去。」

張揚與李明類似,是在富士康就職的個人招聘中介。過去兩個多月,他靠推薦工人入廠賺了30萬。他推薦入廠的員工,休假與否並不影響獲取推薦獎金。他預估今年還有70萬賺頭,已經開始盼著iPhone的秋季發布會。

對於拿不到推薦獎金的普通工人來說,口罩廠、回家都不是出路。一位深圳轉產口罩的新材料公司CEO對《財經》記者說,口罩廠不像富士康員工想的有那麼多位置,很多中小口罩企業不是難以尋找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噴布,就是被政府排除在出口白名單之外,吃不到外匯,生存艱難。往後,「既不會找正式工,也不會招臨時工。」

疫情陰霾未散盡,除了富士康、比亞迪這種臨時轉產的大廠,很多中小口罩企業仍在艱難求生。富士康工人本身就像候鳥一樣,隨著蘋果iPhone的新品發布節奏,有序地增多、減少。「9月份,很多人還會回來的。」張揚說。

對大多數工人而言,回家是必然。不過,有些人現在回家了,有些人還會繼續在深圳闖蕩。「再賺幾年前,我也就回家了」,李明說,「太累了」。看到微信裡罵他騙子、拉黑他的推薦員工,李明感到有點心酸。

《財經》記者劉以秦對此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富士康工人:上班前20分鐘,我和100多工友被辭退了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工廠外,關於富士康大規模裁員及休假的消息也在流傳。張強離開的第二天(5月6日),富士康科技集團否認「訂單減少,深圳廠區數萬名員工放假至9月」的消息,稱目前集團在大陸各廠區一切運作正常,並無大規模裁員及休假狀況。
  • 無薪休假,待崗,英語怎麼說?一般用「furlough」
    裁員也有成本,n+1的補償金是必須得,所以如果不捨得花錢,或者不願面對輿論壓力,公司就採取「無薪休假」,代繳五險一金,發最低工資,大家耗著,如果你忍不住自己走人,公司當然樂見其成。另外還有30%左右的小企業,微型企業不敢復工——復工就是個填不滿的黑洞,租金、員工工資,開門營業都立馬要兌付,於是 「無薪休假」的員工也不少。其實,還有比我們更糟糕的,因為疫情蔓延,國外裁員和員工「無薪休假」的現象比我們要嚴重得多了。所以,「無薪休假」這個詞是頻頻見諸報端。
  • 裁員旋渦中的富士康工人:上班前20分鐘,我和100多工友被辭退了
    張強離開的第二天(5月6日),富士康科技集團否認「訂單減少,深圳廠區數萬名員工放假至9月」的消息,稱目前集團在大陸各廠區一切運作正常,並無大規模裁員及休假狀況。 5月14日,富士康再度就「鄭州富士康因不加班工資低,掀工人離職潮」回應澎湃新聞稱,「不實消息,請外界勿以訛傳訛。該園區現有人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兩成以上。」
  • 富士康工人為了加班,請領導吃飯?其實普工來富士康,就是賺錢的
    一、單純鼓吹富士康加班現象非蠢既壞,其實加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單純鼓吹富士康工人積極加班的,那一定是非蠢既壞。但凡混過工廠的都知道富士康是有「控制加班」制度的。我們來算一算,若一個工人通過富士康招聘點進入工廠,一般他的底薪為2300元/月。
  • ...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其一是連續無薪休假3個月,第二種是每個月...
    2020-03-12 13:29:24來源:FX168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建議員工無薪休假】當地時間12日,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自身盈利的打擊,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對其13000名員工宣布可自願選擇無薪休假。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也要開始無薪休假了
    剛下飛機,下屬就發來微信問我,無薪休假該怎樣安排,剛剛處理完父親的喪事,馬上又要面臨生存的問題,感覺人生好難,難到來不及準備。一周多沒有關注工作的相關信息,完全游離在工作之外,偶爾翻看新聞,歐美同事那邊還在隔離中,很多人早已開始無薪休假,只有少數幾人,堅守著崗位,維持公司繼續運作。翻看一下這段時間積累的郵件,才知道公司現在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 「富士康」派遣工時薪高達35元
    近日有粉絲問我,磊哥下半年了,我看到富士康派遣工時薪35元/小時,月薪高達上萬塊,這在國內很少見,值得我去做嗎?富士康派遣工時薪高達35元?4.粉絲大致一算:一天工作12小時,月休4天假,34.5×12×26=10764粉絲很激動,詢問小編意見!小編觀看良久,總結了幾點建議,給到粉絲!個人建議如果想長期去從事此份工作,個人不推薦!
  • 1980年後,富士康在深圳招聘第一批員工,如今有人身價超過265億
    上個世紀中國的智慧型手機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當時手機行業是一個組裝的行業,它的供應鏈養活了很多企業,其中就有中國的立訊精密的企業是靠供應鏈上下遊而活起來,甚至這個企業都與富士康有著很大的聯繫。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1980年改革開放後,富士康在深圳招聘第1批員工,如今有人身價超過265億。一、立訊精密企業這家企業是在2004年的時候成立,立訊精密企業是技術導向型企業,這個企業的產品和研發以及應用和服務都是一個體系。一開始,這家企業只是傳統的製造,在最後才邁向智能製造的領域。
  • 曝安波福/德爾福要求中國區員工「自願無薪休假」
    4月1日,一張名為「安波福中國區自願無薪休假計劃」的申請表在社交媒體廣泛流傳。該「申請表」要求員工在收到「自願無薪休假申請表」和「休假期間郵件自動回復模板」兩份材料的基礎上,確認自願參加該計劃。同時,該計劃顯示,員工在自願無薪休假期間內,不會收到對應的薪資,且對應的薪資調整將在員工4月份工資計算周期中體現;另外,該計劃要求員工確認放棄向安波福及安波福關聯公司索要任何與該計劃有關可能發生的賠償,以及要求被安波福及安波福關聯公司承擔任何責任的訴求;但確認加入該計劃的員工,不會改變員工本人與安波福之間現有的僱傭合同和僱傭關係。
  • 年初那些一股腦去做口罩的,如今都還好麼?有人跳樓有人月虧千萬
    一些本來生產服裝的也立馬轉型生產線,甚至很多毫不相關的工廠,也紛紛轉型生產口罩。其實大家都去生產口罩有兩個目的,一個就是想著趁著口罩需求大,好好撈一筆。另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這個疫情可能持續時間非常久,對於自己原來的生意可能影響不小,那麼自己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可以賺錢的生意。那麼如今大半年過去了,這些去做口罩的人真的賺到錢了麼?
  • 裁員雖不好,但更糟糕的是「無薪休假」大韓航空經營狀況不斷惡化
    從花生回航開始就引發各種爭議的大韓航空最近提出1年無薪休假。COVID19事件一直不斷,所以拿出了自救措施。這是大韓航空首次以客艙乘務員為對象實行長期「無薪」休假。雖然最多是一年,但至少已有六個月了。今年3月,大韓航空的乘務員中,3分之一的乘務員已是休假狀態。連基本工資都成為負擔的情況,所以提出無薪休假,還提及結構調整。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已經進入無薪休假的大韓航空乘務員最近過得怎麼樣呢?
  • 富士康休假4個月?這屆職場人真的太難了
    01 最近有一則消息驚爆網絡,說深圳富士康新員工強制放假4個月,9月1號才上班。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不過富士康官方已做闢謠,稱目前集團大陸廠區運作正常,並無所謂大規模裁員和休假情況。 一些企業因為訂單減少等客觀原因,紛紛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例如業務上轉戰線上、模式上嘗試社群方式、整合一定的資源等等,同時也免不了採取縮減開支等策略,比如調薪、放假等等,有的企業為了自保採取了人員優化等手段,更有的企業撐不住了,直接宣告破產......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職場人最難的一年。 無獨有偶,最近有這麼一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 豐田日本工廠5月產量削減40% 本田美國工廠擴大無薪休假範圍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4月15日豐田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導致汽車需求下降,今年5月份,該公司在日本的整車產量將削減40%。(圖片來源:豐田官網)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抗疫情,公司在部分工作日中暫停生產,並將一些工廠的兩班制生產班次減至單班制,這些措施將使該公司5月的產量降至7.9萬輛。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山東創新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修勇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現在工廠每天可以生產醫用外科口罩1萬片,與需求量實在相差太遠,廠裡為增加產量,剛剛又新購了4臺點焊機。山東諾軒口罩廠1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碑廓鎮下湖村的諾軒口罩廠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已放棄休假,正加班加點生產口罩,盡最大努力保障供應。
  • ...分擔談判無果而終,韓媒:駐韓美軍韓籍僱員可能從4月1日起無薪休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3月20日報導,旨在籤署第11份韓美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SMA)的第7輪談判當地時間17日至19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雙方此次仍未能達成協議,預計駐韓美軍韓籍僱員有可能從4月1日起無薪休假。
  • 員工隔離被困到底該帶薪休假還是無薪停工...
    根據Fair Work Act規定,長期僱員只能在有限的情況下無薪休工。對於COVID-19,如果商店持續開放營業,那麼您將無法使員工無薪休假。但如果商店由於不可控的原因而導致無法開放營業,則可能會導致工作中斷,這種情況企業則可以行使讓員工無薪休假的權利。如果您的企業受到比如Modern Award或企業協議之類的條款限制,則其中可能包含與停業有關的其他條款。
  • 部分無薪休假!
    近一個月來,受到疫情的衝擊,特斯拉股價累計下跌超過20%,3月18日,特斯拉股價一度跌至360美元的低位,但目前股價已經重新回到545美元上方。過去一年,特斯拉股價接近翻番,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就超過了30%。 特斯拉最近還加入了呼吸機的生產隊列。在其官方YouTube上發布的一段視頻展示了特斯拉呼吸機的原型機。
  • 口罩工廠全力復產:數倍工資請回工人,每天只休4小時
    「春節期間,朝美日化以3倍工資請員工返廠,僅除夕當日休息半天,其餘時間均全力保障生產,工人平均的休息時間最多只有4個小時。」 1月28日凌晨1時,國家應急儲備企業、浙江建德朝美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焰偉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工廠已經捨棄了普通口罩和工業口罩的生產,主攻醫用口罩和N95口罩,日產20萬隻。」
  • 特斯拉全員降薪、小時工休無薪假 美國工廠5月4日復工
    當地時間周二,特斯拉發內部信,宣布從4月13日開始實施全員臨時降薪,並要求所有小時工休無薪假,直至5月4日。特斯拉稱此舉是為了控制疫情停工期間的成本,並且,「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員工的安全」。無法在家上班的員工,以及非關鍵現場崗位員工都將無薪休假。在此期間,醫療福利將照常交納,但沒有薪資。公司稍後將發布關於如何通過國家機構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指引。對於大部分休無薪假的員工來說,失業救濟金將大致相當於平日的實發工資。此外,薪金和時薪調整將暫停,股票贈予獎勵也將暫停。
  • 一航空公司員工無薪休假一年保工作 都挺難的!
    一航空公司員工無薪休假一年保工作 都挺難的!香港一航空公司員工願意休假一年保工作 工作不好找?據光明網客戶端、搜狐9月24日報導,香港一家航空公司的員工願意無薪休假一年保工作。這家公司還是最大的航空公司,這也是變相的下崗、裁員和減薪了,甚至是無薪。也就是工作、飯碗我給你留著,等到經濟好轉,效益好了,你再回來上班,說起來還挺人性化。香港主要是靠金融業、商業、旅遊業,旅遊業可能遭遇了困難,而航空業,現在一些地方疫情比較嚴重,大家可能也不想飛來飛去,至於購物、旅遊去香港,那邊的局勢大家也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