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發布2020年進展報告

2020-12-23 美通社

報告概述了重大的全球工作、投資和承諾,以便杜絕環境中塑料垃圾及促進循環經濟

新加坡2020年9月2日 /美通社/ --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The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簡稱「聯盟」)今天發布其2020年進展報告(2020 Progress Report),詳述了該組織為實現其願景和使命而著重開展的工作。報告指出,該聯盟致力於在廢棄物管理和回收基礎設施、創新、教育與參與以及清理這四大戰略領域上加快項目發展。在東南亞、印度和非洲地區的6個國家14個城市,該聯盟啟動了14個解決塑料垃圾挑戰的前沿項目。報告還介紹了55個成員主導的項目,共價值4億美元,這些項目旨在尋求解決方案,從而消滅環境中的塑料垃圾。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總裁兼執行長雅各布-杜爾(Jacob Duer)表示:「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否則數百萬噸塑料垃圾將繼續流入海洋。前路漫漫,聯盟在18個月裡取得的進展只是一個開始。但我們與不同行業、各國政府、民間社團和發展機構攜手合作時,就能顯著加快進展。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我們將採用綜合性策略,以深厚的技術知識和整個塑料產業價值鏈的資源為後盾。」

杜爾補充道:「我們的目標是,五年內,將全球100多個高風險城市的數百萬噸塑料垃圾轉移到別處,改善數百萬人的生活,促進循環經濟。該聯盟展示了成功的塑料垃圾管理解決方案如何吸引投資,從而擴大規模並加快進度。」

在2020年進展報告中,該聯盟和成員在四大戰略領域取得的項目裡程碑示例:

在印尼峇里島西北部珍布拉娜縣(Jembrana),STOP(杜絕海洋塑料)項目創建了珍布拉娜縣首個固體廢棄物管理服務,其全面回收系統將創造新的長期工作崗位。聯盟和STOP項目將打造一個每年收集2萬噸垃圾的系統。這將發起整個社會層面的重大變革,涉及市民、政府和社區。 Zero Waste Plastic Cities(零塑料垃圾城市),這是該聯盟和Grameen創意實驗室(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是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的共同願景,不僅關注洩漏到環境中的塑料垃圾,還創辦可持續的社會企業,旨在改善印度本地治裡(Puducherry)以及越南Tan An的居民生活。 在過去一年裡,聯盟與Plug and Play合作的終結塑料垃圾創新平臺培育了多家能夠影響塑料產業價值鏈的初創企業。來自矽谷和巴黎的1000多家初創企業申請參與該項目,而第三個中心新加坡今年夏天啟動了加速器項目,引起了公眾廣泛興趣。 作為智能、可持續資源管理方面的全球領導者,蘇伊士也是該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蘇伊士正利用其專業技術來解決泰國的塑料垃圾洩漏問題,並興建該公司在歐洲以外的首家塑料回收廠。這家回收廠將把當地收集的3萬噸聚乙烯薄膜廢料轉化為可回收材料。 我們跨價值鏈合作的示例包括: Milliken、Llyondellbasell和Berry Global正攜手研究二次分揀系統:創新性地在材料回收中引入二次分揀通道,從而增加有價值材料的回收,如紙張和各種塑料製品。百事可樂、寶潔、CP Chemical和陶氏公司資助循環資本海洋基金會(Ocean Fund by Circulate Capital),以填補中國、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亞洲國家在塑料垃圾收集方面的資金缺口。終結塑料垃圾聯盟主席、寶潔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戴懷德在報告中強調:「塑料垃圾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需要快速的行動和強大的領導。我相信成功的唯一途徑是集體行動、創新和合作。我們的聯盟獨一無二。通過支持一系列涉及個人、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價值鏈創新措施,我們可以促進消費後塑料製品的循環性和經濟價值。」

2020年進展報告還公布了該聯盟的2025年目標。該聯盟及成員將在5年內建立可投資的模式和合作夥伴關係,其戰略重點包括基礎設施發展、創新、清理以及教育和參與,從而:

在多個城市實現塑料垃圾零排放,並通過聯盟項目將100多個高風險城市超過數百萬噸的塑料垃圾轉移到別處。 實現廢棄物的當地管理權,支持1億多人的健康生活。 再投資至少五倍的資金,以加快行動和解決方案,終結塑料垃圾,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的2020年進展報告可在下載。

相關焦點

  • 《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2020進展報告》發布
    量化企業和政府籤署方的塑料循環經濟進展  近日,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第二份《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年度進展報告,並通過詳實的數據公布了企業和政府籤署方推動實現塑料循環經濟的進展情況
  • 《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2020進展報告》發布,量化企業和政府籤署方的...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近日,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了第二份《新塑料經濟全球承諾》年度進展報告,並通過詳實的數據公布了企業和政府籤署方推動實現塑料循環經濟的進展情況。
  • 海洋環保組織:亞馬遜2019年塑料垃圾高達2.11億公斤 連起來足夠...
    原標題:海洋環保組織:亞馬遜 2019 年塑料垃圾高達 2.11 億公斤  海洋環保組織 Oceana 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電商巨頭亞馬遜在 2019 年生成的塑料包裝垃圾高達 2.11 億公斤,光是塑料泡墊這一種,連起來就足夠圍繞地球 500 圈。
  • 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截至**改性塑料已大量應用於家電、汽車、建築、包裝、輕工等行業,其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改性塑料的出現使塑料製品的阻燃性、強度、抗衝擊性、韌性等方面的性能得以提高,塑料改性在塑料工業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主要原因如下:
  • 美國生產了全球17%的塑料垃圾,還想運往中國,如今遭中國拒絕
    塑料垃圾的一部分可以焚燒和回收利用,但丟棄和填埋的塑料垃圾不斷在環境中增加,預測到2050年達到約120億噸。而全球超過85%的塑料垃圾都來自富裕國家,美國則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生產國,根據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表明,研究人員使用了2016年世界銀行報告的關於217個國家或地區垃圾產生情況的數據。
  • 即使馬上行動,20年後的我們也將被7.1億噸塑料垃圾包圍
    即使馬上行動,20年後的我們也將被7.1億噸塑料垃圾包圍 2020-07-31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從限塑到禁塑,可降解塑料迎黃金髮展期
    2019 年 2 月,海南省政府發布《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 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在 2020 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 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2025 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海 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試行)》的塑料製品。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 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Borrelle等,2020)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就先後發現美國東部新英格蘭近海及馬尾藻海中分布著塑料垃圾,這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又報告了美國西部的外海北太平洋海域環流區域有大量漂浮塑料垃圾。
  • 研究稱未來10年塑料垃圾席捲全球,重量達三百多個帝國大廈
    「未來10年,龐大的塑料廢品潮將席捲全球」,《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近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人員針對全球貿易的研究認為,中國停止進口「洋垃圾」後,到2030年,全球預計將有1.11億噸的塑料廢品待掩埋或回收。美聯社估算,這些塑料廢品的重量相當於300多個帝國大廈。這也使得全球塑料處理「壓力山大」,而發達國家必須要找行之有效的替代辦法。
  • 可口可樂第三次被評最大塑料汙染者 面對塑料汙染我們可以做什麼
    近日,據外媒報導,可口可樂公司第三次被評為最大塑料汙染者,百事可樂、雀巢緊隨其後,三家公司被評為全球三大塑料汙染企業,在減少塑料垃圾方面「零進展」。可口可樂公司表示,正在與其他公司合作解決包裝浪費問題,並對聲稱沒有取得進展的說法提出異議。可口可樂一位發言人說:「在全球範圍內,我們承諾到2030年將每瓶都進行回收,這樣一來,它們就不會再亂丟入海洋中。如今,全球18個市場上都可以購買到100%再生塑料製成的瓶子,而且這一數目還在不斷增長。」
  • 雙語|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
  •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正式實施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進一步加強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近日,由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實施。農業生產塑料汙染治理部分,增加了「加大對農業投入品中塑料製品的監督管理力度」措施等;建立重點用塑單位報告制度部分,增加了「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方案執行情況須向社會發布」措施;綠色學校創建部分,增加「落實國家有關要求,減少塑料書皮等非必要塑料製品使用」措施。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零廢棄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受訪者供圖由中國公益組織和環保人士共同發起的零廢棄聯盟長期關注北京限塑問題。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就是一名環保達人,他基本不點外賣,很少網購,出差都自帶拖鞋,儘量減少垃圾的產生。「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對北京限塑的關注始於2018年零廢棄聯盟聯合8個地方夥伴在全國9地開展的「十年限塑令」商家執行情況調研。
  • 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海洋垃圾危害2014年,聯合國發布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4年年鑑》[25]和《評估塑料的價值》[26]兩份報告均指出,由於塑料垃圾需要200~1000年的時間才能降解,海洋塑料垃圾對海洋生態環境2018年,《紐約時報》報導人體內發現包括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內的多達9種不同材質的微塑料,並且這些塑料材質均是塑料瓶和瓶蓋的主要成分;同年,《環境科學與技術》發表研究稱市場上超過90%的食鹽含有微塑料;而2019年歐洲腸道學會年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有來自8個國家的受測試者糞便樣本中檢出了9種不同材質的塑料顆粒[29]。
  • 科普|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會吃下去幾萬個塑料顆粒
    ②微塑料進入到我們體內,已經有「石錘」!2018年,歐洲腸胃病學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間。這提示我們,微塑料會到達人體腸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根據發表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上的一篇《微塑料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論文,微塑料目前主要通過三種途徑進入人體:食物攝入、呼吸吸入和皮膚接觸,其中食物攝入是目前公認的人體微塑料暴露的最主要途徑。③其實,微塑料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中。1.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限塑10條」)正式發布。按照計劃,2025年,北京建成區基本告別非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六大行業,成為減塑的重點。有專家表示,塑料製品的便捷性和超低價格,使得它的使用被無限放大,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非用不可。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塑料拖鞋比較試驗報告
    三、9款塑料拖鞋品質領跑,國產品牌佔6款(含2款深圳品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國辦發[2016]68號)「建立企標領跑者制度,引導消費者更多選擇標準領跑者產品」的要求。
  • 【生活垃圾分類】你知道塑料垃圾如何入侵人體嗎?
    【生活垃圾分類】你知道塑料垃圾如何入侵人體嗎? 2020-12-17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