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上無難事 隻要肯登攀
從加吾拉山口眺望珠穆朗瑪峰。新華社記者 黃 豁攝
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工作人員為參加活動的學生介紹不同種類的蔬菜,讓珠峰腳下的孩子們了解科學、熱愛科學,提高科學素養。新華社記者 孫 非攝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圖為登山隊在峰頂合影留念。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攝
5月25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們克服重重困難,向峰頂發起第三次沖擊。圖為登山向導正向海拔7028米的營地運輸物資。新華社特約記者 拉 巴攝
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消息公布後,瞬間刷屏,引發網友熱議。
截至12月9日23時,僅微博話題「珠峰新身高8848.86米」,閱讀量即達2.6億,討論量3.6萬。珠峰「新身高」為何引人關注?它是怎麼測出來的?測量珠峰高程有何價值?這些話題深受關注。
珠峰「新身高」
珠穆朗瑪峰,現在有多高?
12月8日17:00,微博賬號「新華視點」發布快訊,公布了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這一信息瞬間傳遍全網。不少網友留言說,「8848.86米,這一世界之巔的新高度將寫入未來的教科書。」
當日下午,微信公號「人民日報」刊發一條題為《8848.86!》的圖文消息。一張以珠峰為背景的海報上,寫著「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的字樣。網友「李由」說,「珠峰長高了,祖國也長高了!」網友「勿忘初心」留言,「新高度,記住8848.86!辛苦了,所有測量員!」
中國對珠峰進行測高,不是首次。新華網刊文回顧歷史說,早在300多年前,中國人就邁出了探求珠峰高度的步伐。公元1715年前後,康熙年間,清政府即從北京派人專程進入西藏測繪地圖。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便提出「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繪制珠峰地區地形圖」。1975年和2005年,我國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
網友通過檢索得知: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的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珠峰最新高程公布,帶火了歷史知識。微博賬號「中國歷史研究院」介紹,珠穆朗瑪峰是位於中國的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在新中國之前,珠峰被叫做「額菲爾士峰」。喬治·額菲爾士是當時在印度擔任測量局局長的英國人,自認為是世界第一高峰的發現者,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1952年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和出版總署聯合正式通報,把「額菲爾士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
珠峰最新高程的公布,也帶火了地理知識。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共同主辦的微信公號「第三極大本營」刊文《探秘珠峰一家人》介紹,珠峰家族以其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數量,佔據從喜馬拉雅山到喀喇昆侖山的廣域空間,堪稱地球第一高山家族。珠峰周圍簇擁的5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猶如珠峰的孩子們。
中國今年的亮色,不止包括登頂珠峰。微信公號「學習大國」刊文《今年除了8848.86米的珠峰,我們還去過……》指出,5月27日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勝利返航。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2日,嫦娥五號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12月3日,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
網友「李炳仁」說,「向前沿科技工作者學習,立足崗位,愛崗敬業。」網友「尋找一顆星」說,「中國人了不起,想幹的事情一定能夠圓滿完成。所以,加油!讓我們共同在新時代奮發有為、不懈進取,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怎麼測出來
珠峰高程,如何測出來?
人民日報一篇題為《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的文章,在網上備受關注。文章介紹,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度,是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大地水準面無法直接測量,需要根據珠峰地區現勢性強、解析度高、數量龐大的重力數據、水準數據、地形數據和衛星定位數據綜合計算得到。
文章指出,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科研人員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100多萬平方公裡的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經過一系列的嚴密計算,科研人員獲得了精準的峰頂雪面大地高,並建立起珠峰地區大地水準面模型,得到基於我國國家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
這還不是結束。在此基礎上,中方數據處理專家與尼泊爾專家進行數據聯合處理,經過反復論証和多輪協商,最終得到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峰峰頂雪面海拔高。
中尼合作至關重要。中國自然資源報旗下微信公號「i自然全媒體」刊文《追夢赤子心 傲然凌絕頂 ——記2020珠峰高程測量》介紹,量一個人的身高,要確定其腳底和頭頂的位置。而確定珠峰「腳底」的位置,是中尼合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中國以黃海平均海平面作為高程基準,尼泊爾以印度洋平均海平面作為高程基準。中尼最終商定: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定義和參數,聯合地面重力、航空重力及其他數據建立珠峰高程起算面。在中尼兩國專家的精誠合作下,珠峰高程的權威數據最終問世。
同樣這個微信公號,刊登的另一篇文章《精算珠峰「新身高」》介紹,2020珠峰高程數據處理任務由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簡稱數據中心)承擔。數據中心主任郭春喜說,「和15年前相比,2020珠峰高程測量有不少創新點。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測量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從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器獲取的數據來看,珠峰峰頂的天空上,北鬥衛星佔了絕大多數,比GPS要多得多。2005年,我們獲取的只是單一的GPS數據。」
中國經濟網《珠峰新高程是如何算出來的》一文指出,本次珠峰高程測量重點在以下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測繪隊員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此次珠峰航空高程測量,還首次啟用了航空遙感攝影技術,飛行員駕駛「航空地質一號」飛機飛行在平流層與對流層交界處,飛行高度為9800米至10250米,由此獲得了精確的第一手資料。
登頂過程極為艱辛,網友為數據背後的故事感動。微博賬號「新京報」提到一個故事:登山測量隊員第二次沖頂無果後,交會測量隊員並沒有下撤,而是在荒無人煙的交會點一口氣待了11天10夜。狹小的帳篷、簡易的餐食、融雪化水、強烈的紫外線讓他們的野外生活更為艱辛。
數據已經公布,珠峰長高了意味著什麼?新華網《珠峰「身高」為什麼算了這麼久?楊元喜院士告訴你》一文,引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楊元喜觀點說,從理論上來講,升高了就表明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沖仍然是持續性的。如果上升速率較高,就是它的俯沖速率也是快的。如果上升高程這麼多年比較平緩,表明兩個板塊的碰撞不像以前那麼劇烈。
珠峰「身高」變化對於人類會有什麼影響嗎?楊元喜認為,對目前生活沒有顯著影響,因為我們中國生活的這個板塊每一天都在變化,它是相對變化,我們在同一個板塊上漂著,是沒有感覺的。但冰蓋的厚度不斷地變化,這是科學家特別關注的問題,因為冰蓋的厚度有兩個核心要素,第一個是下雪量,第二是溫度的升高,這對氣候科學家來說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有何價值
珠峰離我們很遠。測量珠峰高程,有何價值?
微信公號「人民政協報」刊文探討《珠峰多高,關老百姓啥事?》。文章引用江蘇省政協委員、民盟南京師範大學基層委員會主委、地理學院教授湯國安觀點指出,「珠穆朗瑪峰這種嚴酷的自然環境和復雜地形,是對技術和設備穩定性的嚴格考驗。通過這次考驗,我們的自主技術和國產設備就可以更好地實現國產替代,更好地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更好地服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打個比方,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手機導航精度不夠,經過這次驗証,我們的5G等技術和北鬥等設備就可以更好地運用到各種生產生活場景中,最終造福老百姓。」
其實,不僅是高程,湯國安還很關注水平位移量。他介紹說,「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高度變化和水平位移量的變化對判斷板塊運動有著重要影響,進而影響到地震等地質災害的預測研究。」
新華社「第一觀察」刊文《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身高」有何深意?》,從地球的新高度、友誼的新高度、精神的新高度三個維度闡釋。文章指出,從地球的新高度看,此次宣布的8848.86米,是「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這是中尼兩國團隊克服重重困難、通過開展扎實工作最終確定的。作為由珠峰聯結起來的鄰國,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向全世界宣布珠峰「身高」,無疑具有裡程碑意義。它告訴世界:科學探索總有誤差,但秉持科學精神的國際合作,可以使誤差降到最低。
在友誼的新高度方面,文章提到,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峰高程,是習近平主席2019年10月訪問尼泊爾時雙方確定的。2020年4月30日,中國宣布正式啟動2020珠峰高程測量。7個多月後,珠峰「身高」在北京和加德滿都同時向世界公布。珠峰,歷來是中尼友誼的象徵,承載著兩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領導人就提出,珠穆朗瑪峰可以叫「中尼友誼峰」。
在精神的新高度方面,珠峰最新高程的公布,代表著人類探索和認識世界的新高度,也代表著人類精神和夢想的新高度。攀登珠峰,並同鄰國共同宣布它的「身高」——在不平凡的年份,中國人用不平凡的行動告訴世人: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微博賬號「人民網」刊文引用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觀點指出,珠峰新高程代表中尼友誼新豐碑。今年是中尼建交65周年。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正從願景變為現實。正如尼方所說,尼中友好關系像珠峰那樣高,像雪一樣純潔,像喜馬拉雅山一樣莊嚴屹立。
他還表示,珠峰新高程象徵中尼合作新高度。珠峰雪面高程的正式確定,是中尼兩國團隊一年多來克服種種困難,扎實開展工作,通力合作的結果。我要給他們點贊。中方願繼續同尼方一道,積極推進珠穆朗瑪峰生態環境保護和科學研究工作,守護好兩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和家園。
網友「瑞草魁」說,「珠峰新高度,兩國友誼新高度。」(陳振凱)
(責編:宋心蕊、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