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2020-12-16 明月天心

最近聽到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這句話是對那些質疑善惡因果之報之人最有力的詮釋。一個人若前世積有陰德,陰德會護佑人逢兇化吉、轉危為安。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果。因果循環,真實不虛、絲毫不爽。

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陰德厚重。與其為子孫留有錢權,不如多為他們積陰德。「陰德天佑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善神護持。「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戒惡修善,是利益他人,更是救贖自己。但若作惡多端、自損陰德,再求神拜佛也無益。以下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一、殺生

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有因必有果」,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傷害。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世後生必受彼殺,冤冤相報何時了?經曰:諸餘罪中 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就是造惡業、結惡緣,折損人陰德福報,使人壽短病多、業障重,需戒之,並懺悔往昔罪業,放生、解怨氣。

二、偷竊別人財物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自己能夠修來多少福報今生就能得到和享用多少。如果你執意攀緣,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甚至不擇手段,通過惡行來索取,勢必會為自己帶來災禍。佛門中有句話說得很好:修來的都是福報,搶來的都是禍患。再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走正道爭取,不義之財不可取。

三、生邪淫、動邪念

「邪淫」通常指的就是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是除了正常夫妻關係之外的不當思想和念頭。「萬惡淫為首」,邪淫的果報比殺生還要厲害。《楞嚴經》曰: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一個再有修行的人,如若斷不了邪淫,也將墮入惡道。

邪淫重的人,往往夫妻關係不和、家庭「風水」也會變得極差,子孫不孝、財富驟減、諸事不順、相貌醜陋、身心不安、懶散懈怠、障深慧淺,多易感召奇禍,等等。邪淫最損耗一個人的德行和福報 一定要戒之。

四、妄語,造口業

佛教裡將口業分為妄語、兩舌、綺語和惡口這四種。簡單來說,妄語就是說些騙人的假話、無意義的空話。兩舌,就是愛在人背後嚼舌根、說是非,兩面三刀。綺語,就是說些不正經輕浮的汙穢之語,引人生邪念。惡口,就是罵人、說髒話。言語越不清淨、不吉祥,人的福報就會消耗得更快。每一句難聽的話,都是回頭的箭,最後射傷的、損害的只會是自己。所以,對他人和善,更是利益自己、莊嚴自己。

五、熬夜、飲酒

善待自己,不耗自身的能量,也是為自己積累福德資糧。尤其提到的就是「熬夜」,長期熬夜傷身,也影響人整個的精神狀態,自身氣場不好,運勢也會受很大影響。還有,就是「不飲酒」,這是佛門五大戒律之一,過量飲酒害人害己,損耗人福德,一定要注意!

六、貪慾心重,貪得無厭

有句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人要懂得節制、克制自身的欲望,不要貪得無厭。欲望過重,會大量消耗自身的福德,致使煩惱困惑不期而至,人生困苦。人這一輩子不可能什麼都如願,什麼都得到,自己有多大福,就有多少得。少些妄想和貪心,「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身上事少、自然苦少。

七、愛嗔恨,脾氣暴躁

《寒山詩》裡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人的嗔恨心,如同熊熊烈火,能毀盡人的一切功德福報。我們若想成就佛菩薩一樣的智慧,就需要修持忍辱心。遇事多包容,量大、福才大。

八、傲慢無禮

為人要知謙卑,不要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有句話叫:天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越高傲的人,越易感召災禍,越損耗自身陰德。「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人與做事,千萬別太過」。

九、愚痴,不明因果

愚痴不明事理,指人迷信執著、無明無知。在信仰上來說,不能建立正知正見,不信因果,迷信神通,詆毀佛法僧三寶,等等。愚痴的人,盲修瞎練,再修億萬年仍是愚痴人。

十、待人不真誠,疑心重

做人要真誠不疑,懷疑他人,捆綁束縛的也是自己的心,心苦福就薄。「諸法因緣生」,要相信,我們所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都對自身有一益。「你心中有佛,則無處生魔」,你對他人友愛,也必會得到他人同樣的善待。布施他人真誠善良,更是寬宥自己、與自己和解。

感恩閱讀與分享。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最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要相信善有善報!
    佛教,一個一直都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宗教,因佛教的教義理念之高佛教的文化便也深受國人信奉,而久而久之,其受眾也就越來越廣。追隨佛教的信徒也就日益增多。而話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提到。人嘛,多做好事,多積點陰德。陰德乃大福報,善果善終。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佛教認為,世間因果真實不虛,人的命運其實就是因果不斷循環的鏈條,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種下一顆善惡之因。如果你相信因果,就會經常種下惡因,如果你不相信因果,認為惡因也會得到善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招來惡果。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事損「陰德」,別再做了
    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老祖宗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窮困潦倒、奔波勞累,最是心酸。凡事都有兩面性,善與惡就在一念之間。
  • 佛教:因果不空,易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
    「德」又有兩種,一種是有漏福報,即陽善;一種是無漏福德,也即陰德。不管是陽善,還是陰德,都非一成不變,萬法不離因果,善因緣是厚積陰德,惡因緣則折損陰德。下面這四件事,易損陰德,別再做了!偷盜之因在「貪」,損無量陰德,經雲犯偷盜者,果報是窮困。被奉為律宗祖師的弘一大師,對善信的一頁宣紙,都不敢私自佔用。原來,這位善信曾向弘一大師求墨寶,並且寄過來一卷宣紙,待大師寫完字,尚有宣紙剩餘。於是弘一大師便專門寫信,告知善信實情。
  • 佛教:折損「陰德」的6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行善是為自己積德修福,人生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陰德厚重。積有陰德,不但利益整個家庭,也惠及子孫後代。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有句話叫「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的人,自有天佑。「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陰德厚重,才能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消業解難、逢兇化吉。一個人身上最厲害的「風水」不是外在,而是自己的善業。
  • 佛教:這5件最損陰德的事情,你做過嗎?
    佛教起源悠久,從古代到現在,很多平民老百姓都信佛,諸如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彌勒佛等都是佛教中佛。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如果說正確的信仰能激勵你奮發向上,做到一些以前自己不敢想像中事。佛教講究緣分,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會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如果你有事不順,那麼可能是時候未到,時運不濟。佛教中有陽善和陰德之別,這是什麼意思呢?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看看下面這十件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 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下面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沒有做過,如果做過,也要趕緊懺悔改過。一、不孝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撫養我們成人,這是天大的恩德。古人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對我們這麼大的恩德,又何以為報?所以這種人的德行基礎就喪失了,這是世間最損陰德的事情。二、殺生害命生命是最寶貴的,每個人,乃至每個眾生,都非常愛惜自己的生命。俗話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是說救人一條性命,比建造七層佛塔的功德還要大。同樣,殺害一個生命,就會造作極大的惡業,嚴重耗損自己的陰德。
  •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所以,南山老人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4件事究竟是哪4件呢?第一:殺生,造「殺業」。南山老人說,殺生,造「殺業」折損陰德。長期殺生的人,必有惡報,多生疾病,壽命短、運勢衰,同時大大折損陰德,不利他人。所以,殺生,造「殺業」折損陰德。從此以後,別再做了!第二:妄語,造「口業」。南山老人說,妄語,造「口業」折損陰德。
  • 佛教:這5件易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那麼,何為「陰德」呢?簡單說來,行善欲為人知,意在世間的名聲,就是陽善;行善不是圖名聞利養,則為陰德,也即《金剛經》中所說的「無相布施」。然而,積累再多的陰德,倘若身口意不清淨,也會被「折損」殆盡。我在經典及祖師大德開示當中,發現下面這五件事,易損陰德,你有做過嗎?其一,殺生造業。
  • 最損陰德的5件事,有不少人做過!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人生來就是非常善良的,但很多人的成長受到環境的影響,那善良的本性開始被黑暗籠罩,變成一個壞壞的人,而對於壞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最損陰德的,肯定不會有好報的,畢竟種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對於黑暗的行為,法律是零容忍。
  • 佛教:傷害這3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佛教裡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界一切皆為假相、空相,都是虛幻不實的,但唯有因果業報時刻隨緣流轉。我們曾經種下過什麼因,和誰結果什麼樣的因緣,緣分具足,就會彼此遇到。就如那句話所說: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縱使經歷多生多劫,只要業還在,果報就會現前。我們每個人這一生都會遇到很多人,有來幫助我們的貴人,也有來傷害我們的小人。
  • 佛教裡陽善陰德有多重要?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再做,會折損「陰德」
    古人常說一個詞,叫做「陽善陰德」,這也是來源於佛教的說法,其中「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這兩種都是做功德的一種表現,一種是表現在明面上,一種是自己暗地裡做好事。而這兩種也會得來不一樣的結果,《了凡四訓》就提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默默行善,不是為了被大家看到並加以稱讚,這樣的行為更加有功德,也會受到上天的庇佑,所以古人更加注重陰德的積累。如何累積陰德呢?積德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幫助他人其實就是在為自己解脫。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佛家一般認為邪淫的事都是不好的事,不論任何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就會受到因果的報應,而且對陰德損害很大,命運也不會好。比如夫妻之間,如果不做一些違背天地之理的,那就叫做正淫。如果是除了配偶之外的人,那便是邪淫。
  • 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
    什麼陰德呢?「陰」,就是暗中地;「德」,就是功德福報,意思就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積累的功德福報。換句話說,如果被人知道了,那就不是「陰德」了,那就變成「陽善」了。大家都希望自己多積陰德,不要損陰德,下面列舉的這十件事,非常損陰德,希望大家不要去做!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留家財萬貫給子孫,不如留子孫無量陰德!佛家講求因緣,因緣和合,行善積德才是真正改善命運的良策。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
  • 「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福報和災禍其實都是自己行為的因果,如果你經常做損耗陰德的事,自然會招來災禍,如果你經常做積德積福的事,自然會收穫善果。有人說,一個人要想積累更多陰德,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做損耗陰德的事情。文字覺得,「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佛教認為,陰德積累的越多,播種的種子也就越多,幫助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越多,福報也就越大。因此,正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生了清淨心,這樣才能夠做好事不留名,積陰德。
  • 盤點人生中最損陰德10件事,最好一件也別做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我們平時多做點好事,都會獲得讚美和誇獎,但是有時候大家一讚嘆,一誇獎,有的人就慢慢的就失去了初心,因此古人經常建議我們積累美德。陰德就像在銀行的存款。如果做得好,存款會增加一點;如果做壞事,則存款會減少一點。
  • 佛教:供奉「地藏王菩薩」,這3件事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
    「地藏王菩薩」是佛教著名四大菩薩之一,代表「大願」。其名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我們在寺院裡看到的佛菩薩像一般都是頭戴寶冠、身披天衣、以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地藏菩薩」與其不同,多現身披袈裟的僧人相,戴毗盧帽,一手持錫杖,一手持摩尼寶珠,腳踩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