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映晚霞 桃李更芬芳​​——同濟大學關工委全力做好新時代...

2020-12-12 同濟大學新聞網

在近日舉行的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上,同濟大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後簡稱「關工委」)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為滬上唯一獲獎高校。

學校關工委負責人動情地談到:「同濟大學關工委成立28年來,在學校黨委的有力領導下,老同志們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一直關心青年成長。」

始於初心,成于堅守。28年來,同濟大學關工委團結帶領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發揮餘熱,齊心協力,老有所為,為同濟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凱歌。

一批又一批老同志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奉獻熱忱

同濟大學關工委成立於1992年,多年來,在教育部關工委、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工委指導下,在學校黨委高度重視下,積極配合學校黨政有關職能部門和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績。5年來,學校關工委6次獲上海市級以上先進集體榮譽,1人獲評全國關工委先進個人,1人獲評教育部關工委先進個人,在實際工作成效基礎上總結提升的8篇論文獲教育部和上海市優秀論文獎。

成績的背後,是一批又一批的老同志們幾十年如一日地踐行初心使命,是他們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奉獻和熱忱。學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原副校長金正基這樣總結:「老同志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三個『好』,那就是好班子、好制度和好思路。」

學校召開關工委全體會議

加強班子建設,首先要加強思想建設。關工委老同志們深刻意識到,必須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近年來,關工委狠抓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組織老同志開展「四史」學習教育,開展學習考察、課題研究、崗位培訓和工作研討,努力建設學習型關工委。

制度建設是工作持續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關工委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包括會議制度、工作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等。以簡報制度為例,關工委召開的工作相關會議,均形成了規範有序的工作簡報,至今已有144期。

「圍繞中心、配合補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層」,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關工委沉澱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其中,「立足基層」讓關工委老同志們找到了工作準星和活力之源。近年來,關工委發揮學院關工委分會的作用,織密織牢組織網絡,圍繞青年學生培養開展工作,形成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強大合力。

育人品牌建設讓思政工作常抓常新

「一鍵在手「」兩面相對」「三區融合」「四方宣傳」「五彩校園」……學校關工委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精心打造品牌,用心培育陣地,學校關工委網站平臺、師生交流平臺、「三區融合、共同育人」平臺、報告團平臺以及校園文化傳播平臺等助力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得到了校內外的高度認可。

學校關工委網站曾先後斬獲教育部十大品牌優秀案例之一、教育部「基層教育關工委優秀網站評選」一等獎,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歡迎。榮譽的取得離不開老同志們的長期奉獻和與時俱新。據統計,十年來,網站共轉載文章1萬餘篇,閱讀人次達2000多萬。連續十年開展「我最喜愛的文章」徵集活動,累計收到徵文4835篇,獲獎134篇。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網站多次改版,現設16個板塊、46個子欄目。網站負責人還組建了關工委網站老同志微信群和「青年之友」微信群,方便了解受眾需求,提升傳播效果。

對於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來說,面對面交流更符合其個性化的特點。關工委在校院二級層面均設立了形式多樣的師生面對面交流平臺。校級層面以座談會形式為主。每次座談緊貼熱點,回答關切,參與學生涵蓋了本科生和碩士生、博士研究生,以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主。學院層面以「談心屋」「心理諮詢室」為主,主要組織學院的老同志與學生就某一問題或多個問題進行交流,一般採取預約的方式。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參與交流的老同志近200人次,學生1500多人次。面對面交流平臺曾獲上海市教育系統「示範特色項目」。

關工委老同志為新生開展「鴻儒講故事」主題教育活動

「三區融合、共同育人」平臺是關工委探索形成的青少年培養教育模式。「三區」指大學校區、中小學校區和街道社區,三者融合、共同育人。大學生是活動的主力軍,他們在共建學校、社區擔任志願者、科技活動指導員、校外輔導員,定期開展科普活動、知識講座、夏令營活動、法律諮詢等,老同志發揮參謀、指導、聯絡等作用。至今已有13個學院與社區、中小學共建。關工委這一創新做法被上海市教育關工委評為品牌特色項目。

關工委報告團已組建16年,主要由一批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和專業優勢的老同志組成,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以開報告會、上黨課為主要形式。僅2019年關工委就組織報告會36場,聽眾5400多人次。一些老同志還應邀到街道、居委會、中小學、機關團體作報告,受到廣泛歡迎。

以講好同濟校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為抓手,關工委著力構建校園文化傳播平臺。2014年關工委廣泛發動老同志編寫《同濟的故事》,在學校多方支持下,該書於2015年正式出版。100餘個同濟掌故記錄了同濟歷史上的人和事,激發了當代同濟人愛校愛國的正能量。2018年,關工委編寫《同濟學子話恩師》,並在教師節上舉行了贈書儀式。此外,關工委還與學生工作部門連續9年組織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參加對象從本科生擴展到碩士、博士研究生,內容從感恩老師、父母長輩到感恩黨和國家。該項目曾被上海市教育關工委評為示範特色項目。

有效推動學校黨建工作經驗的積澱和傳承

「建立聘請離退休老同志擔任特邀(兼職)黨建組織員的長效工作機制,注重發揮老幹部、老黨員在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學生黨員教育、學生黨校建設和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傳幫帶』的重要作用,有效推動黨建工作經驗的積澱和傳承」,在同濟大學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兩周年之際,學校黨委組織部在凝練學校黨建工作經驗時,這樣寫道。

學校關工委黨建組成立於2012年,目前主要有6位老同志負責相關工作。8年來,配合學校黨委組織部門和學院黨委,關工委黨建組發揮「傳幫帶」作用,知行合一,在學校黨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關工委黨建組每年對各學院及直屬單位入黨預審材料進行審核,數千份材料一一把關,確保入黨材料的質量。

指導學院開展黨建工作,在檢查中如發現問題,關工委黨建組會及時與學院聯繫,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法。黨建組還協助學院制訂規章制度,使各種材料的管理規範化、標準化。

關工委黨建組老同志是基層黨支部書記、組織員、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知心人。老同志們會和基層黨支部書記,特別是一些優勢學科的「雙帶頭人」,分享黨建工作經驗。他們還深入學院一線,走到青年身邊,為學院組織員開展工作進行指導,給學生開展入黨啟蒙教育。針對目前學生同班不同課和黨員發展新要求,2018年關工委黨建組與學校黨委組織部、學研工部、後勤集團合作,經過走訪調研後,撰寫了《關工委老同志參與學生社區黨建工作的實踐與研究》論文,獲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課題一等獎。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關工委黨建組曾被評為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黨建工作先進團隊,組裡每個成員都曾榮獲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工委黨建工作先進個人。

關工委老同志向貴州紫馬中學貧困生伸出援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採訪中,關工委老同志們的事跡觸動著記者的心靈。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金正基、副主任陳立豐雖然疾病纏身,但是從來笑看人生,豁達處世,他們的身上體現了老一輩同濟人「守初心、擔使命、育新人」的責任和擔當。一位關工委老教授用長達5年的時間對8位學生持續跟蹤,通過電子郵件、微信、訪談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引導。誠心換交心,愛心暖人心,學子們整體取得了飛躍性進步。關工委老同志們還將愛心灑滿大地,5年來,金正基、高廷耀、周增炎、馬魯銘等老教師向貴州紫馬中學貧困生伸出了援手,開展結對幫困工作。被資助的學生一直惦念著同濟大學關工委爺爺們給予的幫助……關工委老同志們的感人故事聽不盡、寫不完,「立德樹人」的信念在每一個老同志身上熠熠閃光。

初心映晚霞,桃李更芬芳。這支育人凱歌還將繼續在同濟校園內傳唱。(文:喻娟)

 

相關焦點

  • 【同濟•新聞】追求卓越,不負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惠...
    【同濟•新聞】追求卓越,不負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惠蔚同志獲得「2020同濟大學卓越女性抗… 2020-12-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新聞】宿舍安全,警鐘長鳴——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領導...
    【同濟•新聞】宿舍安全,警鐘長鳴——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領導帶隊走訪醫院滬西學生社區 2020-10-16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大洋的桃李芬芳!南京大學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
    本文原標題:《跨越大洋的桃李芬芳!南京大學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啟動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9年是南京大學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交流往來的第四十個年頭。四十年前的春天,兩校的時任校長匡亞明和歐文•謝恩開啟了兩校間的交流互訪,搭建了中美教育界文化交流的橋梁。
  • 舟山市普陀區關工委事跡材料
    近年來,舟山市普陀區關工委按照黨在新時代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圍繞黨政中心重點,創新工作活動載體,注重發揮海洋海島特色,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及廣大「五老」隊伍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政治效應和社會效應,獲評2019年度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一、依託改革引擎,持續提升基層關工委組織力。
  • 嚴謹勤勉做學問 春風化雨育桃李 ——同濟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學不可無師,在你成長的道路上,同濟經管可愛優秀的老師們始終在你身邊,助你逐夢未來。春風化雨潤無聲,一枝一葉總關情!讓我們走近這些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青年百人計劃入選者。研究興趣包括隨機優化,仿真理論和實踐,機器學習,金融風險管理,不確定環境決策等。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辦線上線下第二屆中德...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德國眼科學會主席Claus Cursiefen,以及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德國科隆大學附屬醫院、日本橫濱市立大學醫學院、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第九、第六人民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吉林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北京301醫院、北京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眼科中心、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
  • 【上海楊浦】學史明志 行方思遠 用初心情懷服務好「環同濟」高...
    為進一步推動社區廣大黨員、基層幹部切實學好「四史」,牢記初心使命,四平路街道通過學習「四史」文化、參觀「四史」點位、講好「老工人新村」和「環同濟」故事,推動全體黨員幹部學史明志,砥礪前行,在社區紮下根、發出芽、長成樹,聚力社區建設與治理,全力打造千億級「設計之都」核心功能區,為「環同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同濟大學門洪華教授為學院師生解讀走進新時代的中美關係
    同濟大學門洪華教授為學院師生解讀走進新時代的中美關係 2020-11-06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新聞】醫譜濟華章,慰問暖師心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
    【同濟•新聞】醫譜濟華章,慰問暖師心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領導教師節親切慰問專家教師 2020-09-1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哪所更強?曾因同濟醫學院反目成仇!
    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儘管一所在上海,一所在武漢,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實際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人誤以為同濟醫學院是同濟大學醫學院,其實不是這樣的。同濟醫學院是華中科技大學的醫學院,跟同濟大學醫學院是兩回事兒。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關聯的。
  • 同濟大學2020級綜合MBA學員朱嵐:初心不改,踏上英雄主義的徵途
    同濟大學綜合MBA項目學員 朱嵐朱嵐,正值不惑的年紀,2001年從大學畢業,進入全球紡織業出口巨頭企業後,從剛剛入職的基層業務員、業務經理一路晉升至分公司副經理兼部門經理。這樣的職場上升之路,似乎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 貴州省關工委工作綜述
    2020年是貴州省關工委成立30周年。30年來,貴州省各級關工委堅守初心使命、牢記囑咐重託,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老少牽手、一路前行,在貴州後發趕超生動實踐中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實際、守正創新,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書寫了動人篇章。
  • 貴州省關工委成立30周年,100個先進集體、330名先進個人獲表彰(附...
    12月7日,紀念貴州省關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在貴陽召開。貴州省關工委工作起步早,是全國最早成立關工委組織的省份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貴州省第一個關工委組織——貴陽市關心下一代協會成立。隨後,各市(州、地)和縣(市、區、特區)陸續建立關工委組織。經省委批准,貴州省關心下一代協會於1990年9月成立,1994年9月改為貴州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 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方軍來同濟大學為滬高校幹部作報告
    10月28日下午,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方軍到訪同濟大學,就進一步增強對新時代教育開放形勢與政策的認識和理解、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工作大局,更好服務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做培訓輔導報告。
  • 同濟大學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空中開講
    2020年春季學期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課在線上開講,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附屬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院長趙旭東分別圍繞「同濟人要帶著責任與擔當砥礪前行」「從新冠肺炎防控到災難醫學體系建設」「在災難中學習和成長——疫情期間的心理調適」主題為學子授課,勉勵廣大同濟青年帶著在抗擊疫情中真切感受到的責任與擔當,懷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砥礪前行。
  • 80年校慶 || 八十歲月鑄輝煌,桃李芬芳譜華章
    滄海砥礪,薪火相傳,師大八十載風雨兼程,書寫八十載輝煌往事,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桃李芬芳,芝蘭滿庭。創校以來,學校歷經國立中正大學(1940)、南昌大學(1949)、江西師範學院(1953)、江西井岡山大學(1969)、江西師範學院(1972)、江西師範大學(1983)(2003年江西銀行學校併入)等各個時期,先後七次遷址,六易其名,四度調整,但弦歌不輟,薪火相傳,青藍相繼,累計培養出各類優秀人才45萬餘名,被譽為江西教師培養的搖籃、基礎教育的母機和科技創新的重鎮、文化引領的高地。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首例經...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 2020-11-27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全市關工委工作會議召開
    她對北京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五點希望:第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來;第二,奮力擔負起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第三,加強五老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五老作用;第四,推進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改革創新;第五,加強黨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
  • 同濟大學、華中師大、湖南大學接力暢想2035|我和我的...
    湖南大學師生們講述的故事↓↓↓同濟大學在同濟築夢逐夢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朱興一教授,2001年懷揣「交通強國」的夢想與同濟結緣,2013年留校成為一名青年教師,已發表學術論文共90餘篇,申請專利16項,獲批教育部和上海市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等。
  • 同濟大學DigitalFUTURES教學項目獲ACADIA2020創新學術大獎
    同濟大學DigitalFUTURES教學項目獲ACADIA2020創新學術大獎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