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微博日常——就是曬自己親手製作的各種美食,尤其是在深夜不小心刷到,馬上讓我們本不富裕的肚子雪上加霜。
遙想當年,黃磊還是一個長發飄飄,氣質憂鬱,一身書卷氣的文藝青年,那時候,他在人們的心裡是《橘子紅了》裡的痴情郎,《人間四月天》裡的徐志摩,輕輕甩一下飄逸的長髮,用深情如水的眼眸45度望向藍藍的天空,我時常在想,也許這才是真實的黃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黃磊還是一名北影的大學生,在青春懵懂,含苞待放的年紀,陳凱歌導演就看上了這個有著一絲絲憂鬱,也有著一絲絲陽光的大男孩,電影《邊走邊唱》讓他小有名氣,刻不容緩,趁熱打鐵,他又馬上參演了張國榮的電影《夜半歌聲》,之後又直接殺入音樂圈,一路順風順水。
年少輕狂的黃磊在26歲的時候開始思考人生,他皺著眉頭,端著下巴,審視自己,拍戲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名譽、地位、金錢,他在想,今後的人生之路就要一直拍戲、拍戲嗎?
於是,他攥緊拳頭,下定決心,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好好拍戲是不可能的,他要留校任教。
他內心深處還是喜歡走上講臺,面對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學生,他的課風格獨特,教學理念獨樹一幟,課堂講學幽默生動,和一批批的學生們暢所欲言,談天說地,在北影留下赫赫威名。
拍戲也好,講課也罷,也許這都不是黃磊最想要的,於是,在他慢慢步入中年,肚腩一天天長大的時候,他選擇回歸溫馨有愛的家庭,堅定不移的繫上了碎花圍裙,走進了他嚮往已久的廚房。
物質條件優越的黃磊,已經具備了天天下館子條件的他,為什麼會執迷不悟,義無反顧的選擇自己做飯。
下面讓我們來一次深度的,直達靈魂的分析。
第一,製作美食能給人刺激,發揮想像力。黃磊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幸福,所有的外部因素已經很難再刺激到他了,所以,他盯上了美食。黃磊曾經在某節目中說到,美食常常是刺激,豐富味覺的感受,使享受美食的人充滿幸福感,但是,在刺激之外,美食更重要的是一種想像,激發創造力,在想像中探索食物與生活的美妙之處。
第二,親手為家人製作美味有家的意義。套上圍裙的黃磊仿佛打開了人生另外一扇窗戶,除了工作,他本人就是喜歡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感覺和經常趕通告,坐飛機,熬通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外工作的黃磊更能夠珍惜家庭,我猜,他一直都在想像著將來兒孫滿堂的美好景象,等到老了,坐在搖搖晃晃的藤椅上,戴著老花鏡,微眯著眼睛,看到許多稚氣未脫的孩子在他身旁,叫著他爺爺、姥爺,那種成就感不是金錢能夠買來的。
因此,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生下了整整三個孩子。
為了給孩子們和他愛的人滿滿的愛,所以,他就麻溜的穿上圍裙,來到廚房,做起飯來,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黃磊曾經說過,家庭就是一頓又一頓的飯,是和父母在一起的記憶,是對伴侶、孩子的陪伴。
多麼直接且直白的話語,但是卻飽含著對家人濃濃的愛意。
第三,他最愛化學,所以愛上了做菜。黃磊在某檔節目中透露,自己兒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是的,這幾乎是中國所有小孩共同的夢想,他說自己中學時期化學成績就鶴立雞群,出類拔萃,還有過利用化學來改變世界的念頭,帶著這不切實際的念頭,他發憤圖強,刻苦努力,最終成功地成為了一名廚子。
但是黃磊強調過,化學和美食並不衝突,因為自己熱愛化學,甚至可以利用化學知識來研究美食,精進自己的廚藝。也正是因為他對化學那份執著的愛,導致了他執迷不悟的愛上了做菜。
現在的黃磊對自己的廚藝特別有自信,他不止一次的呼籲,希望大家叫他黃小廚,好吧,這篇文章的最後,我們就滿足他這個願望,輕輕地呼喚他一句——黃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