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託邦這個詞語是柏拉圖創造出來的,16世紀的英國有位學者叫莫爾,他在一本書裡虛構了一個烏託邦式的國家。從此,烏託邦就成了虛構而美好的社會的代名詞。人類社會目前還沒有出現,動物界中會不會出現?帶著這樣的疑問,1947年,美國的動物學家約翰策劃了名為「老鼠烏託邦」的科學實驗。
老鼠烏託邦
實驗操作並不複雜,約翰家有個大院子,大概有2畝地那麼大。按照約翰的設想,這裡可以滿足5000隻老鼠的日常生活。讓他意外的是,在不考慮疾病的情況下,老鼠的數量一直沒有突破150隻,只要一達到這個數字,老鼠們就會因為各種「意外」而死亡。它們不願意繼續繁殖,也不願意按部就班的生活,行為變得古怪。
種種跡象表明,這些老鼠陷入了某種不可知的狀態。是因為它們生活在一個封閉空間裡嗎?約翰認為不是,150隻老鼠生活在2畝地,活動空間不小了。兩年時間過去了,老鼠的數量依然沒有突破150隻。
約翰將他的發現告訴了其他科學家,他們認為這或許就是人類未來的樣子。未來的人類都生活在都市裡,人口密度是不斷增加的,和「老鼠城市」有異曲同工之妙。約翰的實驗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關注,當時的社會正處於城市化的初級階段,這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衝擊,科學家們也無法預測。人口密集帶來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
無法預料的烏託邦
美國國家衛生署和約翰進行了一次會談,由他們出資建立全新的實驗室,約翰就是實驗室的負責人。4隻公老鼠和4隻母老鼠,一共8隻老鼠,成為新實驗室的第一批試驗品。在人類的幹預下,這個實驗室被劃分成16塊區域,食物方面完全不用老鼠擔心,還會給它們做體檢,確保它們身體健康。約翰信心滿滿,說這次老鼠的極限數量可以達到10000隻。
現實再一次讓他無奈,老鼠的極限數量沒有超過2000隻。1780天後,所有老鼠死亡,老鼠烏託邦實驗宣告失敗
老鼠和人類
老鼠的智商和社會性行為,註定了它會成為人類的試驗品。由於新實驗室的空間比較大,那8隻老鼠在進入之後,各自擁有了領地,互不侵犯互不幹擾。只有繁殖的時候,老鼠們才聚集在一起生活。當老鼠的數量突破100隻時,就會出現一個個小群體,以家庭為單位。家庭之間展開了殘酷的競爭,烏託邦式的生存環境,老鼠並不想要。
它們需要鬥爭,鬥爭可以滿足它們的欲望和需求。同樣的道理放到人類身上也適用,人類的欲望和需求比老鼠更強烈,烏託邦式的社會只存在於幻想當中。
另外,老鼠城市也有「階層」的存在,2000隻老鼠直接把社會的各個階層佔滿了,新出生的老鼠沒有合適的位置。這些新生的老鼠也不會被父母所接納,年老的老鼠反而能享受更好的待遇。新生的老鼠沒有社交,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它們的情緒變得暴躁,會做出攻擊同類的行為。
長久以往下去,就是雌鼠變得獨立,雄鼠變得散漫。原本的雄鼠會為了領地而鬥爭,雌鼠會依賴雄鼠,現在的情況大不相同。到了最後,雄鼠已經完全喪失了繁殖欲望,老鼠的數量不再上漲,老鼠城市走向了崩潰。
人類的未來會這樣嗎?我們不再為物質生活發愁,更關注精神生活。現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依賴於網絡,在網際網路上尋找滿足感,而逃避現實世界。長久以往下去,新生代的人類會選擇遠離社會,在虛構的網絡世界裡生活。這樣的情況在日本社會中更為突出,昭和男兒和平成廢柴是走向對立的兩大群體。
昭和男兒生於昭和年間,富有熱血精神。平成廢柴指的是日本的90後,在父輩們的眼裡,他們沉迷於網絡世界,又沒有為了欲望而去奮鬥的精神,是「扶不起的阿鬥」。人類的未來真會變成這樣嗎?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