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平原縣舉行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德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藝丁,市政協副主席呂永忠出席。
一組數字彰顯著此項活動的不平凡:總投資270.55億元的49個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籤約、開工、投產。其中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德州產業園項目、上海睿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醫藥中間體項目、山東和諧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制蓋項目、山東綠環動力設備有限公司動力環保設備生產項目等12個項目籤約,合同引資額82.18億元;河北虹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燈箱布生產項目、河北茂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透膜生產項目等24個項目開工,總投資156.98億元;安徽茂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可降解控釋肥項目、山東國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產,總投資31.39億元。
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介紹:雙招雙引首先是招商方式方法、營商體制機制的轉換。去年以來,平原縣摒棄依靠資本、土地、勞動力、政策招商的舊思維,走實專業團隊招商、專業園區安商、專業服務扶商的新路,為平原實體經濟注入新動能。
項目單是平原縣雙招雙引、協同發展的「成績簿」。平原縣經濟合作局局長張培志介紹,此次集中簽約開工項目呈現出實體經濟項目多、京津冀項目多、新動能項目多的「三多」特點。其中,總投資270.55億元的49個項目全部為實體經濟項目;新籤約的總額82.18億元的12個項目,7個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49個項目分屬生物醫藥、軍民融合、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現代農業等新動能,融合了「網際網路+」、「新六產」等新業態,將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以項目籤約落地為契機,平原縣按照市委「工作落實年」的部署,落實市政府報告工作報告精神,結合縣情,著力構建「4+1」產業體系,構築「一區多園」發展格局,推動平原高質量發展。
平原縣縣長袁志勇說,抓產業就是抓項目,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就是發展實體經濟,招引大項目、好項目,為高質量發展集聚動能。今年,平原縣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主攻「4+1」主導產業,即新型醫藥和醫療器械、高端化工、裝備製造、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和軍民融合產業,打造形成京德智造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虹鼎—茂森新材料產業園、省級化工產業園、濟鐵物流園、雙創中心、海創會等七個專業產業園區,通過築巢引鳳、配套設施建設,實現「一區多園」集聚發展。
在舉全縣之力實施項目建設提升工程的同時,平原縣大力實施開發區轉型提升工程,對開發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項目落地流程、基礎設施等軟硬體,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改革提升。在「七通一平」的基礎上,平原縣引進京德智造產業園、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吸引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等產業鏈配套企業集群入駐;籌備組建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現代農業、綠色化工五大產業招商推進辦公室,各產業辦圍繞所屬產業專注、專門招商;強化土地、人才、資本等要素保障,持續開展開發區低效閒置用地清理。新建職業中專,定點、定向為開發區企業培養高級技工。用足用活投融資平臺公司和PPP、EPC、基金、私募債等方式,全力支持全縣重大項目建設。
部分重點項目簡介
1、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德州產業園項目簡介
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是全國首家以軍民融合為主要職能的社團組織,是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信委的指導下,經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聯盟以推進國家軍民融合戰略為宗旨,以區域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戰略需求為導向,積極爭取政府引導支持,促進軍地良性互動。自成立以來,聯盟得到了軍隊、政府、企業的大力支持,目前,聯盟已擁有600餘家會員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是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中國航天科技五院、中國兵器推廣所、中船重工714所等單位是聯盟副理事長及副秘書長單位;已建有中關村軍民融合產業園、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工場、中關村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等7個聯盟基地。
聯盟計劃在平原建設中關村軍民融合德州產業園,將聯盟內600餘家企業中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轉移到園區內,與平原縣同成長,共發展。
2、上海睿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醫藥中間體研究生產項目簡介
上海睿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按國際標準為國內新藥研發及仿製藥公司提供定製合成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研發生產附加值高的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為主,核心研發團隊由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謝美華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施世良教授,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平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組成,碩士博士佔比超過50%。公司通過國內外知名製藥公司審計,成為國內、歐美、日本、印度等跨國新藥及仿製藥企業的優質供應商,與百濟神州、和記黃埔醫藥、強生等知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目前,公司在上海同類企業中排前10名,在全國同行業範圍內總體排前50名,擁有專利12項和數十個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於2015年榮獲「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
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在平原新建醫藥中間體研究生產項目,項目擬佔地面積50畝,主要產品以醫藥中間體為主,代表產品有6.7-二甲氧基喹唑啉酮、6-羥基-2-甲基苯並呋喃、5-溴-1H-吡唑並吡啶等,產品覆蓋抗腫瘤、抗病毒、心血管、抗抑鬱、小兒麻痺症等多個領域。近兩年,公司新項目開發成功率100%,目前公司有2個新產品項目計劃明年投產,進入產業化階段,另外尚有7-9個項目正處於臨床末端實驗階段,後期陸續進入投產。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銷售收入2億元,稅收近1700萬元。
3、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德州科技產業園項目簡介
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支持下,由北京市食藥監局、中關村管委會和海澱區政府共同推動建設的醫藥專業公共服務平臺,於2016年1月1日正式開園運營。中心已構建了包括醫學工程轉化研究院、檢驗檢測註冊認證服務平臺、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平臺、細分專業領域孵化轉化平臺、國際技術交流平臺、臨床實驗資源平臺、食藥專業教育培訓平臺、協同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等為支撐的創新服務體系;已引進高端人才創業企業、高成長性企業、成熟型創新企業等190餘家;已引進海外歸國人員40餘人,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170餘人;已引進專利成果近500項;業務領域涵蓋生物製品和診斷試劑研發,中藥、天然藥物研發,診療器械研發,功能性食品研發,醫藥健康服務,醫藥產業投資、醫學工程研究等,初步形成多領域、多業態集聚發展的模式。
中心決定在平原縣建立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德州科技產業園,建設一個綜合服務中心、五個產業區、一個高端人才住宅區、一個生活服務綜合配套區,總投資10億元,入駐企業20家,年產值100億元。
4、山東和諧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制蓋生產項目簡介
山東和諧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制蓋生產項目總投資3.8億元,規劃佔地面積91畝,由薩克米上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山東淮海印鐵製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投資2.2億元,建設2條義大利薩克米鋁製拉環蓋生產線,主要產品為鋁製拉環蓋,具有良好的密封壓力和氣密性,是義大利Pelliconi公司為玻璃瓶、塑料瓶和鋁瓶設計製造,適用於啤酒、礦物質水、軟飲料等飲品。該項目達產後,年產量30億隻鋁製拉環蓋,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納稅1700餘萬元。一期投產後,根據總體規劃,採用滾動開發的方式啟動二期建設。
5、山東綠環動力設備有限公司動力環保設備生產項目簡介
山東綠環動力設備有限公司位於濟南市章丘龍山開發區,主要研發生產含高氫發電機組、沼氣發電機組、瓦斯氣發電機組、生物氣發電機組等全系列產品,產品性能處於行業先進水平,保持較高的市場佔有率,產品銷售遍布全國各地,並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同時企業建有自主經營的以煤礦瓦斯為原料的發電廠。
公司擬在平原建設年產1000臺套環保動力設備製造項目,項目佔地約50畝,總投資1.5億元,設計產能為年產190系列燃氣發電機組500臺套、300低轉速系列是200(臺)套;240火車頭系列10(臺)套;煉化尾氣配件200臺套及燃氣發電站建設等。2019年產值可突破1億元,上繳利稅620萬元左右。
6、河北虹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燈箱布生產項目簡介
河北虹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PVC壓延膜、數碼噴繪材料、熱升華噴繪材料、車身貼、廣告布的專業廠家,是全國最大、最強生產噴繪布、燈箱布、透光彩為一體的廠家。主要產品包括壓延產品(雨衣膜、廣告膜等百餘種)和廣告布(數碼噴繪布、燈箱布、遮陽布等),銷售網絡遍及全國,部分出口國外。公司計劃整體搬遷至平原縣,項目總投資6億元,佔地300畝,新上外寬幅壓延機生產線8條,國內外各種貼合機生產線8條,德國進口網布機生產線6條,車身貼生產線2條,紡織品生產線2條。項目全部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億元,利稅9000萬元。
7、河北茂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透膜生產項目簡介
河北茂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是一家專注致力於PVC包裝製品、PVC壓延膜、PVC水晶桌布、經典玻璃貼等PVC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運營及配套服務於一體的資深塑膠製品企業。公司產品銷售範圍涉及美國、東亞、中東、歐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計劃整體搬遷至平原縣,項目總投資3.3億元,佔地150畝。新上5條PVC壓延膜生產線、10條水晶桌布生產線、80臺高頻熱合機及2臺高品質凹印機等設備。項目全部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億元,利稅5000萬元。
8、東海天下(德州)實業有限公司溫泉康養小鎮項目簡介
該項目由北京華漢旅遊有限公司和山東德坤旅遊集團投資興建,位於幸福大道西側,總投資60億元,佔地約1882畝。主要由五大板塊構成:一是國泰民安聚才湖。打造水域面積215.7畝的國泰民安風情水系島。二是水上花船休閒遊憩環。打造以水上花船巡遊為吸引力的項目。三是陸上文化風情火車環。打造集異域文化體驗、特色美食、休閒度假和旅遊購物為特色的休閒娛樂綜合體。四是溫泉休閒遊樂板塊(十全)。主要規劃有東海旗艦酒店(夜溫泉)、國際健康管理中心、四季溫泉城、傳統文化街(二十四節氣)、少年科技館等10個子項目,共佔地225畝。五是文化風情休閒板塊(十美)。打造10個「一帶一路」文化風情主題康養度假區。
項目分三期建設,計劃五年全部建設完成,項目建成後,可日均接待遊客3400人次,旺季日遊客量約10000人次,年可實現營業收入約5億元,年可形成稅收保守估計約為4000萬元,可提供直接就業機會約3000人,將間接帶動約9000多人的就業。
9、山東京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京德智造產業園項目簡介
平原京德智造產業園項目由山東齊民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建設,總投資18億元,該項目按照總部經濟模式,建設商務中心一處,供產業園區內企業集中辦公、會議使用。同時配齊相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多棟多層廠房,作為小微企業孵化器,供輕型加工類企業分割租用;建設多棟三層標準廠房,單層面積為1000—4000平方米,供無噪音、無汙染加工類企業使用;視規劃建設情況,建設員工宿舍、文化休閒中心等配套設施。
該項目的引入能夠實現產業的融合聚集,實現企業一站式辦公、生產、生活,促進企業集中、集約、集聚式發展,解決了產業集中度不高,產業與產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關聯性不強,不具備形成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企業不能實現融合抱團發展等問題。項目定位建設第4代園區,引入「個人定製」理念,實行邊招商邊建設,逐步形成項目「即到即入園」,實現一個投資平臺引入多個產業集群的新型招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