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要一杯咖啡欣賞紅場是個絕佳的地方
來紅場旅遊,我覺得應該先去列寧墓看一看,因為參觀整個紅場需要排隊的地方就兩個,一個是西北角的免費廁所,一個就是列寧墓。在歐洲旅遊就一點特別不方便,那就是公共廁所。整個歐洲免費的廁所我就沒遇見幾個,而且一個個收費對於中國人來說真不便宜。一歐元一次,夏天喝水肯定多,一上午去個兩三次廁所很正常,一天四五次也很常見。也就是說每天出門光撒尿就得撒出30多塊錢去!這要玩半個月,回家一算光撒尿撒出500塊錢,我相信沒一個中國人會覺得值。最離譜的一次是在克裡姆林宮裡的公共廁所,大家都排著隊等著上廁所,突然看廁所的俄羅斯大媽急眼了,大聲嚷嚷著不知要表達什麼。最後弄明白了是一個中國人把廁所弄髒了,沒清理就跑了。這下俄羅斯大媽可不幹了!只要是後面排隊的中國人全都不讓上廁所了。所有排隊的中國人都傻了眼,這是哪兒跟哪兒啊?本來就急,好不容易找到廁所還得排大隊,排了半天又不讓上。好多中國大媽就跟俄羅斯大媽吵吵上了,最後還是一個中國大媽實在等不及,直接賠了她100盧布才算完事兒,後面的中國人總算能繼續排隊等著上廁所了。這點還得說咱們中國和美國,中國甭管去哪兒都有公共廁所,美國是公共廁所雖然不多,但街邊任何商家都可以進去免費使用廁所,多人性!就是歐洲至今依然死犟!排隊等待參觀列寧墓的長隊
本來想說列寧墓怎麼說到撒尿去了?重新縷一下思路,我剛才要說列寧墓啥來著?列寧墓裡我敢肯定的是沒有廁所!嗨,我怎麼又繞回來了。對,來紅場一定先來列寧墓,因為我每次來紅場甭管人多人少,一眼就能看見西北角排著長長的大隊,沒錯,這就是等待著參觀列寧墓的遊客。千萬別想先去別的地方玩,等玩回來排隊的人就會少點。放棄這種非分之想,老老實實在這裡排隊,把列寧墓看完了愛去哪兒去哪兒,時間一下就能掌控了。列寧墓於1924 年1 月27日建成,最初是木結構的,1930 年改用紅色花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造。又過了十多年,衛國戰爭後,蘇聯把裝有列寧遺體的水晶棺重新更新了。今天咱們看到的列寧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體表是階梯狀的3 個立方體,陵墓體積為5800 立方米,內部容積為2400 立方米。墓前刻有「列寧」字樣的碑石淨重60 噸。墓頂是平臺,平臺兩翼是每當紅場閱兵時可容納萬人的觀禮臺,閱兵或者有其他重要儀式時,領導人就站在列寧墓上觀禮指揮。沿黑色大理石臺階而下,可進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廳。進大廳前必須脫帽,夏天還好說,尤其冬天的時候,在零下幾十度的廣場上把帽子摘下來,我敢保證每個腦袋跟剛下屜的饅頭一樣都冒著熱氣。如果再趕上個颳風天下雪天啥的,嘿,滿腦袋外加脖領子一圈絕對酸爽。最可氣的是當一進列寧墓大門以後,第一眼瞧見的保準是帶著大高帽子的士兵,沒辦法,人家這是禮兵的工作裝。走進黑漆漆的墓穴中,列寧安詳地躺在鋪有紅色黨旗和國旗的水晶棺內,身穿黃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紅旗勳章,臉和手都由特製的燈光照著,列寧的遺體端詳、凝重。肅立在列寧遺體面前的是二名持槍守衛的禮兵。不過說心裡話,這個列寧的蠟像有點失真,也許是咱們作為外國人不太熟悉列寧本人,但怎麼看都覺著列寧不該長這模樣。北京的毛主席紀念堂咱也進去過啊,那個躺在水晶棺裡的蠟像就要真實的多。還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的陵墓我也去過,那就是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門票的位於越南河內的胡志明墓,這三個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墓地的共通點是水晶棺,好像直到今天被紀念的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中只有卡斯楚不是水晶棺吧。
順帶說一句,近年來,俄羅斯越來越多的專家機構提出將列寧遺體遷出紅場安葬。2011年2月舉行的公眾投票顯示,超過60%的俄羅斯人支持這一提議,其餘人則認為應當繼續保存列寧墓,將其作為當地的旅遊景點。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0年曾公開反對這一提議,而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則保持沉默。
記住了,想來參觀提前做好準備,這裡不是除去節假日天天都開的,開放時間為周三、四上午10-11點。周六1-2點。距列寧墓不遠,有列寧博物館,裡面珍藏有列寧的遺物和列寧的傳記等。在列寧墓和紅色的克裡姆林宮牆之間,整齊排列著有半身像的墓碑,一共有12塊墓碑:史達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捷爾任斯基等前蘇聯政治家。史達林的遺體最初也在列寧墓裡,1962年10月31日,被移出列寧墓,葬在列寧墓的後面。沿著克裡姆林宮牆往前走,城牆牆壁裡安放著蘇維埃先烈們的骨灰盒,盒面上鑲有他們的姓名、生辰等銅牌。牆壁上安放有朱可夫元帥,列寧的妻子克魯普斯卡婭,高爾基,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及其他前蘇聯名人的骨灰。赫魯雪夫雖然也是蘇聯領導人,但他不願與史達林葬在一起,就去了新聖母公墓,和日後顛覆蘇聯的葉爾欽搭幫去了。紅色蘇聯從建立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盡頭,領導人嚴格按照髮型交差著上位,規律很簡單,一個禿一個不禿。如果您喜歡本文,如果您支持原創拒絕抄襲,請幫忙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本公眾號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圖片都是原創,希望大家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願與大家一起走遍七大洲四大洋領略世界美好,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