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價格千元級別體驗 魅族Flow耳機評測

2021-01-19 快科技

一、前言:從EP-21到Flow 魅族Hi-Fi耳機逐漸找到方向

若干年前提及魅族,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其MP3,M/E/X系列短短幾年時間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不過自轉戰手機市場之後,不少煤油們總是覺得其早期產品缺少了對音質的追求。

↑↑↑魅族MP3

直到魅族MX4 Pro引入Hi-Fi晶片之際,煤油們開始看到希望。

另一方面,09年開始轉型的魅族除了推出智慧型手機還有耳機,不過剛轉型的前幾年推出的耳機關注度並不大,直到EP-21以及其升級版EP-21HD的出現。

EP-21HD擁有128Ω阻抗,堪比不少專用於Hi-Fi播放器/音響的耳機,而後續推出的EP-2X半入耳式耳機在佩戴舒適度上體驗較好。

↑↑↑魅族HD50

而不足400元的HD50頭戴式耳機在造型上比較出位,獨特的十字轉軸設計能夠實現三種不同角度的摺疊。

踏入17年,擁有三發聲單元的魅族Flow耳機登場,價格和配置相近的競品相比並不會太高,但是又足以和自家以往產品拉開檔次。

這些年調音風格,魅族基本堅持低頻不轟頭、中頻乾淨有力、高頻亮而不尖。曾和原豐達耳機開發部高管、知名香港音樂人、哈曼聲學總監、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博士等大牌合作。

綜上所述,魅族這幾年通過不斷豐富產品線、強化硬體參數、優化佩戴體驗、深耕調音算法,逐漸找到了Hi-Fi耳機的產品設計方向,為魅族Flow耳機衝擊高端市場打下基礎。

二、史上最貴的魅族耳機!性價比依然很高

1、魅族耳機內部對比

自從魅族轉型手機行業之後,陸續推出過很多耳機,部分讀者或許已經分不清它們。

↑↑↑魅族耳機參數對比

可以看到魅族Flow耳機是魅族史上最貴的耳機,首次來到599元。

憑什麼賣得更貴?首先擁有三發聲單元:一個動圈和雙動鐵結構。

↑↑↑魅族Flow耳機的平衡電樞其實就是動鐵單元

其次頻響範圍和靈敏度兩個指標相比以往耳機也更加出色,眾所周知低阻抗和高靈敏度是決定耳機更加好推的關鍵因素。

除此以外,魅族還把低音導流系統(BVS)進行強化,提高低頻表現。

堆料都是浮雲,調音才是關鍵,魅族找來中科院聲學研究所博士進行調音,人聲和細節處理上表現更好。

此外,魅族Flow耳機採用麥克風線和音頻線分離的設計,從而降低線材之間電流幹擾。

綜上所述,魅族Flow耳機定位相比以往自家產品高。

2、同價位產品橫向對比

那麼魅族Flow耳機和同價位入耳式有線耳機相比競爭力如何?

↑↑↑ 599元耳機參數對比

同價位採用多發聲單元結構的耳機並不多,這也是魅族Flow耳機相比競品的亮點。另外,頻響範圍和靈敏度參數有一定競爭力。

32Ω阻抗註定其不算特別好推。

高阻相比低阻耳機能夠獲得更好的動態和更低的失真,不過需要更大推力支撐其表現,普通手機的推力一般不足。

引入獨立運放晶片的手機容易推得動,且能夠一定程度提高耳機表現,代價消耗更多電能,所以低阻耳機才是未來主流。

3、三單元耳機縱向對比

↑↑↑三單元入耳式有線耳機參數對比

魅族Flow耳機在阻抗、頻響範圍和靈敏度三項關鍵指標都比較均衡前提下,把價格很好地控制在千元以下,縱向相比友商也只有1MORE和飛傲合計三家廠商能夠做到。

接下來順便科普一下多單元發聲耳機的小常識。

4、多單元耳機科普

二/三/四單元發聲耳機和普通耳機(單動圈/動鐵)有啥區別?

先介紹動圈+動鐵這種比較常見的二單元耳機。

動圈耳機一般會在中低頻表現更好,動鐵耳機則擅長中高頻把控。把動圈和動鐵耳機優勢綜合在一起,形成圈鐵耳機。

↑↑↑動圈耳機

早期圈鐵耳機有個毛病,人聲有時候演繹得不太好,主要是因為兩種發聲單元各自負責一部分中頻表現,如果銜接處做得不夠好,部分用戶聽上去就會覺得人聲變化有些突兀。

↑↑↑三發聲單元耳機

接著討論三單元耳機。以1MORE、魅族和飛傲採用的動圈+雙動鐵結構為例,由雙動鐵單元負責中高頻還原,動圈單元負責低頻還原。

雙動鐵單元相比普通動鐵單元優勢在於能夠承受更高功率,突然增大音量的情況下不易出現破音。

不少讀者吐槽,別說不同歌曲,就算同一首歌曲,耳機也總需要不停地調節音量鍵,不然中高頻音量合適但低頻推不動,低頻推動了高頻卻破音。

引入雙動鐵單元之後,開大音量盡情享受前幾秒鼓聲下潛,同時又不會被後幾秒突如其來的刺耳高音嚇到。

綜上所述,得益於雙動鐵單元引入,耳機的頻響範圍上限就能夠延伸到更大值。

單一發聲單元不好兼顧高中低全頻段音樂還原,只能夠把任務切塊分配下去。

↑↑↑頻響曲線

如此類推,市面上還有一些四單元耳機,其實就是在三單元耳機基礎上進一步細化高頻分工。

三、圖賞:金屬質感好 日系簡約風

↑↑↑外包裝正面

↑↑↑外包裝背面

↑↑↑快科技拿到的版本是月光銀

↑↑↑耳機本體概覽

↑↑↑線控開關

魅族Flow耳機三單元耳機包裝採用簡約雙層結構,打開包裝盒之後看到耳機本體和裝著說明書的盒子。

綁著耳機線的兩條束線帶為日常使用帶來便利。

↑↑↑耳塞頭位置(默認佩戴M號尺寸矽膠耳塞)

↑↑↑耳塞頭位置特寫(脫去耳塞)

↑↑↑和魅族PRO 7 Plus合照

↑↑↑配件概覽(矽膠和雙層耳塞各有三種尺寸)

↑↑↑航空轉換頭

↑↑↑收納袋內部特寫

魅族Flow耳機的配件和不少同價位耳機類似。深度體驗之後覺得這個收納袋足以將筆者日常兩副耳機塞進去。

魅族PRO 7系列的MP3模式來得正是時候,背部小屏幕和耳機放在一起逼格高。

耳機整體而言比較輕而且部分位置金屬質感好。黑色渾然一體的星空黑相比月光銀版本更加拉風。

四、戴上耳機 獲得與世隔絕Hi-Fi體驗

1、耳塞科普

上文開箱環節的配件有很多耳塞,順便科普一下它們的種類,體驗不同耳塞在聽感和佩戴方面的區別。

耳塞式耳機時代基本只有海綿套耳塞這一說法,作用就是增強低音表現,不過材質決定其容易損耗。

當入耳式耳機流行起來,業界開始針對其特性適配出矽膠耳塞,雖然易發黃但能夠使用很多年,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不同形狀,例如音特美er4。

↑↑↑音特美er4

也有海綿材質入耳式耳塞,這種惰性海綿耳塞由於柔軟易形變且具有記憶效應,能夠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計算出最適合個人耳道的形狀。

為了克服海綿耳塞易損耗毛病,並提升矽膠耳塞佩戴舒適度,雙層耳塞應運而生,外形上簡單看作在矽膠耳塞基礎引入海綿材質內襯。

接下來分享魅族Flow耳機附送耳塞的佩戴體驗:

雙層耳塞和矽膠耳塞對音質影響不大,區別在於前者加入了海綿內襯,所以對於同一個用戶,之前使用M碼矽膠耳塞聽歌,替換雙層耳塞時候建議使用S碼尺寸,如此類推。

↑↑↑不同耳塞佩戴體驗不同

惰性耳塞在三種耳塞中的佩戴體驗比較舒適,對低音有所增強,並出現一定的下潛。

下文所有實驗結論是基於佩戴矽膠耳塞時候的用戶體驗。

2、容易脫落?聽診器效應?

魅族Flow耳機佩戴體驗相比筆者之前的幾副入耳式耳機好。

↑↑↑舒適的佩戴體驗

坐在辦公室聽歌頭部雖然偶爾會轉動,但是相對來說整個身體運動幅度並不大,魅族Flow耳機不會隨意脫落。

無論是阿思翠AM850,還是索尼MDR-XB60EX,基本都出現佩戴一會兒就會脫落的問題。

筆者左右耳大小並不對稱,一般需要換上不同尺寸的耳塞以便更好地貼合耳道。而魅族Flow耳機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兩隻耳朵都使用出廠裝在耳機上的M碼矽膠耳塞即可。

走路的時候,除非是劇烈運動或者刻意大幅度持續扭動頭部,否則魅族Flow耳機基本不會脫落。

睡覺的時候只要保持平躺的姿勢就不會感到耳機佩戴不適。

魅族Flow耳機幾乎沒有聽診器效應,即使是戴著它遊走在大街上也難以察覺耳機線晃動帶來的雜音。

3、噪音抑制能力

耳塞/入耳式耳機一般來說對背景噪音抑制能力不及頭戴式耳機強,不過魅族Flow耳機例外。

↑↑↑出色的降噪體驗堪比頭戴式耳機

在辦公室搭配魅族PRO 7 Plus只需要2-3格音量就能夠覆蓋背景噪音。如果換上推力更大的榮耀V9/魅族MX6,2格音量足矣。

馬路邊/公交車上/運行地鐵場景,榮耀V9搭配魅族Flow耳機需要3格音量就能夠沉浸在音樂之中。推力弱一點的魅族PRO 7 Plus需要5-6格音量。

整體而言魅族Flow耳機抑制背景噪音能力出色,尤其是當音量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基本可以停止增加,應付大部分場景綽綽有餘,對於保護聽力而言十分重要。

4、線控體驗

先後體驗過銀色版和黑色版魅族Flow耳機之後,覺得線控按鍵盲操作稍難。

↑↑↑線控開關特寫

黑色版由於按鍵黑得徹底所以肉眼盯著來按體驗也不太好。勝在按鍵大小適中,按下後響應迅速。

單擊線控開關中間鍵能夠暫停/播放曲目,雙擊能夠切換下一首,長按喚醒語音助手(僅限魅族手機)。

五、主觀聽感測試:「女聲毒物」 中高頻比肩阿思翠

不少第三方渠道的阿思翠AM850已經下滑到666元,和魅族Flow耳機599元價格比較相近。更重要的是這兩條耳機據說人聲表現都特別好,所以具有可比性。

↑↑↑阿思翠AM850

不少讀者對魅族PRO 7 Plus+魅族Flow耳機的表現頗有興趣,所以下文聽感測試選擇了他們,其間穿插阿思翠AM850的對比。

簡單介紹一下阿思翠及其耳機。

作為業界公認的「女聲毒物」,在流行曲尤其是女歌手聲音演繹上比較出色,其中AM系列調音風格偏暖,久聽不膩。

特別地,阿思翠AM850「金含木」結構讓其人聲表現更加醇厚,音場更加寬闊。

另外,阿思翠先後為索尼、鐵三角等國際一線品牌供應自行研發生產的發聲單元,後來延伸至耳機成品,為多個海內外的著名耳機品牌提供整體的產品方案。

1、細節表現

身邊總會有這樣一群人,評價攝像頭表現時候總喜歡放大樣張細節,評價耳機音質總喜歡聽口水聲、齒音和換氣聲。

魅族Flow耳機在正常音量下播放《One I Love》,歌手的齒音和換氣聲詮釋到位,美中不足的是口水聲音並不明顯。

《A Thousand Years》將音量增大到50%之後歌曲開篇的打雷聲、消防車、風聲、直升飛機和海浪聲全部都詮釋到位。

細節表現只是解析力的一方面,魅族Flow耳機表現還不錯。

2、瞬態和動態範圍

瞬態是指樂曲(尤其是打擊樂)中那些短暫而有爆發性的聲音。

《Hanuman》和《Thunder》兩首曲目的瞬態量感足,還原到位。

動態範圍是指最大聲和最小聲之間的響度差距。

古典音樂和交響樂比較適合用來測試動態範圍。

舉個例子,一首Disco舞曲的動態範圍一般比較小,因為其最大聲和最小聲兩個時刻點對應的響度之間差距並不大,總感覺轟轟轟沒啥區別。

而古典音樂和交響樂則不同,基本都擁有很大的動態範圍。聆聽的時候建議把設備音量調整到平衡位置,不宜太大聲,否則突然來一下大號/衝鋒號的高潮合奏那就嚇壞寶寶了。

用幾首經典曲目對魅族Flow耳機動態範圍進行測試。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其對聲音把控能力,高低音收放自如,每一章節過渡自然不會出現戈然而止情況。

高潮部分雖然沒有千元以上耳機那種萬馬奔騰殺傷力,但是低谷時候能夠將底噪控制得比較好,基本只有鋼琴聲音。

3、失真破音

《失落沙洲》這首歌比較考驗耳機對人聲的把控能力。

不少低檔耳機和手機搭配往往會在某幾處LaLa高音位置出現失真甚至破音情況。

「不是一定要你回來」、「留下我迂迴地徘徊」、「把回憶翻開」,這幾個關鍵點魅族Flow耳機都處理得比較圓滑。

4、層次感/分離度

《小說》兩把男聲層次感詮釋到位,阿杜的磁性聲線在林俊傑的溫婉伴唱襯託下分外抓耳。

合唱部分的聲音分離度比較高,就像阿杜站在左邊,JJ站在右邊現場演繹。

《大阪城的姑娘》能夠清楚聽到至少有三把男聲在三個不同位置發出聲音,主次分明。

5、定位和聲場

魅族Flow耳機演繹《加州旅館》時候現場氛圍烘託還原真實,掌聲和口哨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遠處響起。

從魅族Flow耳機的聲音回放效果,可以大概感受到Bass、沙錘、吉他等樂器擺放位置基本到位。

6、餘音

餘音方面,魅族Flow耳機對《高山流水》的古箏還原到位。

段與段之間過渡被餘音自然銜接起來,高頻細節豐富而且比較少出現削波現象,能夠飄得更高。

正如上文理論部分所述,由於雙動鐵單元加持,所以魅族Flow耳機演繹高頻時候按道理會比單動圈結構的阿思翠AM850佔優勢。

接下來重點探究其高頻表現。

7、高頻

分別從笛子、小提琴和鋼琴三款樂器中各挑選一首測試曲目進行點評。

之前使用阿思翠AM850試聽笛子版《梁祝》總覺得有點刺耳,換上魅族Flow耳機之後感覺好了不少。笛子應有那種哀怨和分離時候不舍演繹得恰到好處。

小提琴協奏曲版《梁祝》雖然有其它樂器混雜在裡頭演奏,但是小提琴的聲音十分抓耳,高亢但不刺耳。

而且得益於雙動鐵單元的引入讓高頻擁有豐富的層次感,相比阿思翠AM850能夠聽到更多的高頻變化狀態。

魅族Flow耳機對《綠色的花園》鋼琴專輯的還原比較到位,底噪控制得好的同時,層層遞進的鋼琴聲很容易進入演奏家預設的場景,獲得平靜和諧。

無論是古箏、笛子、小提琴還是鋼琴,得益於雙動鐵單元細化分工,讓魅族Flow耳機在高頻表現更加到位,明顯的削波和細節丟失現象並不多。

8、低頻

魅族Flow耳機和魅族PRO 7 Plus對《All About That Bass》的低頻渲染並不強烈,少了一些轟頭感。

《鼓詩》低頻量感足,但是下潛力度不夠,勝在鼓聲比較結實不鬆散,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上文理論部分提到的魅族Flow耳機強化了低音導流系統(BVS),但是實際試聽時候低頻表現並不算太出彩,同時調音算法對其並沒有過多渲染。

9、中頻-女聲

壓軸討論魅族Flow耳機最大優勢——人聲處理。或許是得由於雙動鐵單元將中頻和高頻分工細化,配合魅族出色的調音算法,讓其人聲表現大有超越阿思翠AM850的勢頭。

《被風吹過的夏天》中金莎這把女聲的還原,相比阿思翠AM850擁有更好的細節表現。通透、乾淨、舒服而且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蔡健雅的《雙棲動物》在魅族Flow耳機演繹下最吸引的地方在於人聲很好地將背景音壓制住,歌曲中多處容易出現喧賓奪主的位置全部處理得當。

《我的愛》在魅族Flow耳機演繹下,仿佛聽到孫燕姿就在耳邊訴說愛情故事。相比之下阿思翠AM850經過半年時間磨合,依然感覺其女聲不夠貼近耳邊。

總的來說,魅族Flow耳機相比阿思翠AM850能夠聽到更多的女聲細節,而且演唱者和聆聽者之間毫無隔膜,不會覺得隔了一副耳機或者一層面紗。

10、中頻-男聲

上文提到魅族Flow耳機是女聲毒物,那麼男聲表現如何?

筆者用李聖傑的《手放開》確認了魅族Flow耳機的一個特質,每當演繹一些鼻音、齒音或者聲線比較獨特(例如有磁性)的歌手作品時候,這副耳機特別出彩。

11、搭配友商的機型

引入友商手機進行測試,主要是為了撇除魅族手機對自家耳機的加成效應,從而獲得更客觀的音質評價。

由於DTS、杜比等音效對Hi-Fi體驗有所幹擾,所以下文榮耀V9將會全程關閉音效進行測試。

榮耀V9相比魅族PRO 7 Plus更容易推動魅族Flow耳機。

先說相同的地方,女聲依然耐聽而且重點突出鼻音、齒音和磁性聲線的作品在這副耳機還原下尤為出色。

略有不同的地方在於榮耀V9搭配魅族Flow耳機時候,女聲的乾淨、空靈和通透感略有下降。

瞬態和動態範圍、層次感/分離度等表現類似搭配魅族PRO 7 Plus時候。

簡而言之,魅族Flow耳機無論搭配自家品牌還是友商機型基本都能夠保持一樣的聽感。

六、線控開關兼容性強 視頻、遊戲、通話表現出色

1、玩遊戲和看視頻爽不爽?

魅族Flow耳機玩王者榮耀由於隔音效果好,而且對背景音樂和人聲還原到位,能夠真正沉浸在王者峽谷的臨場感之中。

榮耀V9搭配魅族Flow耳機並開啟DTS音效,看視頻的時候爽,飛機轟炸、坦克開炮、子彈穿過之類聲音表現都不錯。

2、線控開關兼容性

陰陽師、光明大陸和王者榮耀等遊戲,優酷、土豆、A站、B站等客戶端,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播放器,全部都兼容魅族Flow耳機的線控開關。

手機兼容性方面,以堅果Pro這種取消3.5mm耳機接口,採用USB Type-C接口負責音頻傳輸的手機為例,接上轉接頭和魅族Flow耳機之後依然能夠激活線控操作。

3、通話音質

通話測試方面,先後使用堅果Pro和魅族PRO 7 Plus搭配魅族Flow耳機進行實驗。

筆者分別切換呼出/接入兩種角色和家人通話,發現魅族Flow耳機清晰度和噪音抑制能力出色。

這就是上文提到採用麥克風線和音頻線分離的設計,帶來更優質的通話體驗。

七、入門發燒友的Hi-Fi敲門磚 金耳朵養成利器

魅族Flow作為千元以下的三發聲單元耳機,在佩戴舒適度、隔音效果、高頻和人聲演繹、通話質量上頗具優勢。

預算不足但是對Hi-Fi有所要求的「初燒」用戶比較合適。

魅族Flow耳機縱然賣得比旗下EP/HD系列耳機都貴,旨在樹立線下高端品牌形象,但是599元並不算太高,這從上文表格對比已經看出來。

外觀上,魅族Flow耳機通過金屬機身、星空黑和月光銀兩種典雅配色、日系ID設計造型、符合人體工程學曲面調整,讓消費者獲得不錯的第一印象。

同時,擁有線控設計,兩條貼心的束線帶,三種類型的耳塞,實用的航空轉接頭和收納袋,這些細節都能夠為魅族Flow耳機在外觀方面加分。

三種耳塞佩戴舒適度都不錯,尤其是惰性海綿耳塞。坐著轉動頭部或者行走的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任何聽診器效應。

隔音效果在筆者體驗過入耳式耳機之中屬於第一梯隊,配合推力大的手機在公交車/馬路上也能夠在低音量狀態下享受沉浸式音樂體驗。當然,注意路上安全。

三鍵線控盲操作雖然不算出色,但是邏輯功能通俗易懂,而且響應速度比較快,按鍵回彈力度適中。

實際聽感方面,無論是搭配魅族自家手機還是友商的機型,「女聲毒物」這個頭銜基本不會旁落。

得益於雙動鐵單元的引入,高頻延伸十分好,變化層次也更多。笛子、鋼琴等樂器輕鬆駕馭,泛音表現可圈可點。

低頻量感足且結實不鬆散,鼓聲不會太悶不過下潛力度不足。

人聲演繹是這款耳機一大優勢,尤其是女歌手的作品。清澈、通透、乾淨、空靈而且質感強烈,仿佛就像梁靜茹、孫燕姿走到自己耳邊深情演唱。

綜上所述,魅族Flow耳機適合不喜歡音染過重的用戶購買,不強求低頻下潛力度,同時突出高頻和中頻表現,尤其是人聲。

配合優質的通話質量、舒適的佩戴體驗、良好的隔音和走心的外觀設計,讓魅族Flow耳機相比同價位競品頗具性價比,

對於當前入門Hi-Fi耳機市場具有一定衝擊力。

無論是搭配自家Hi-Fi手機,還是友商的機型,魅族Flow耳機都駕馭得遊刃有餘,進一步扼殺友商那些兩三百元單動鐵/動圈耳機的生存空間。

相關焦點

  • 聲臨其境 魅族LIVE耳機評測:千元性價比之王
    三、主觀試聽測試:遠超千元水準的高解析耳機一副耳機是否好聽好用,影響因素實在太多,前端、單元、線材、調音傾向等等,筆者這裡只描述自己的主觀感受。1、佩戴體驗LIVE耳機使用線材作為耳掛,筆者正常坐姿下,無論各種動作,基本不會出現耳機脫落的情況,行走狀態亦然,但是耳掛不是很貼合耳朵,比較大的運動時還是會有一些聽診器效應。
  • 9款知名耳機對比評測 AKG/鐵三角/JBL/森海塞爾/索尼/小米/魅族/...
    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做過一期千元級別耳機橫評;從很多網友的反饋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家對消費類耳機產品的興趣還是很大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追求HiFi發燒,更多的耳機用戶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找一副價格適中、音質還不錯、外觀好看、適配性強的消費類耳機,簡單輕鬆聆聽,僅此而已。
  • 華為FreeLace Pro無線耳機評測:599元超值升級
    華為FreeLace Pro無線耳機評測:599元超值升級 2020-08-27 13:39:53  出處:快科技 作者:傲騰 編輯:傲騰     評論()
  • 千元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真無線藍牙耳機好評推薦
    千元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真無線藍牙耳機好評推薦一直都在尋尋覓覓一款好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沒有連線的束縛,戴上就可以自由自在了,之前評測過很多 200 元以內側入耳藍牙耳機,外觀大多抄襲蘋果Airpods,在基礎體驗上不是延遲高
  • 千元內最具實力的降噪耳機 魅族EP63 NC開箱
    魅族在16s旗艦發布會上,同時帶來了EP63 NC主動降噪耳機。售價499元的主動降噪無線耳機,它帶來的體驗,還是相當可以的。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千元內最具實力的降噪耳機 魅族EP63 NC開箱http://mobile.zol.com.cn/716/7160386.html
  • 499元感受一鍵降噪 魅族 EP63NC無線耳機評測
    除了百搭的灰色磨砂設計外,魅族EP63NC佩戴體驗也很舒適。一體化U型頸帶採用柔軟親膚材質,頸帶內部採用鎳鈦記憶合金,大大減輕了耳機的重量,佩戴時還能始終與頸部保持貼合,做到「無感佩戴」,甚至能達到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感覺。其次,由於鎳鈦記憶合金的特性,摺疊收納後的魅族EP63NC在拿出使用時,也能快速恢復原狀,方便收納攜帶。
  • 新體驗再次定義千元標杆 魅藍note2評測
    魅藍note2正式發布,魅族顯然提升了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並且繼續強調其固有的格調,即使到了千元內的低價位機型,之前推出魅藍產品線已經對千元機有了不小的衝擊,此次在小幅硬體變動的同時,更是將長久以來的經典Home鍵改為全新的設計樣式
  • 七彩虹Colorfly CH1評測:柔韌有力的高解析圈鐵耳機千元新入門!
    不過貌似是看到不少播放器同行已經開始發布耳機新品,七彩虹CH1近日才終於發布跳票已經的耳機產品。圈鐵耳機七彩虹Colorfly CH1僅採用了一圈一鐵配置,京東預售價格為999就沒有給人眼前一亮配置和價格優勢。畢竟耳機素質終究是看聲音設計的磨合水平,就算是筆者這種偶爾一頭半個月才偶爾抽空寫一次文的耳機開發者來說。
  • 展現魅族音頻野心 官方大力宣傳Flow耳機
    中關村在線消息:最近關於魅藍即將推出一款旗艦級別的耳機(魅藍Flow)的消息越來越多,官方也對這個消息進行了確認。7月26號的魅族PRO 7發布會上,這款魅藍Flow耳機也會一起到來。
  • 魅藍2手機評測:599元何以復刻經典機型?
    【PConline 評測】經典在手機市場,往往不能永生。每一天,中國手機市場都存在著橫空出世,卻完全讓你我忘記了新機的臉面。我們或許早已淡化那部賣過2.5億部的諾基亞1110,因為現在的百元手機市場,存在著太多的選擇空間,讓我們忘卻了昔日經典,縱觀中國百元手機市場,除了是庫存翻新設備滋生的溫床,也有大品牌於其中屢次絞殺,山寨品牌也試圖在百元市場苟且偷生。這一趟渾水,試圖已經在作證百元市場誕生不了經典機型。
  • 魅族POP2s耳機上手體驗:這就是驚喜!
    儘管初代TWS耳機在體驗上槽點滿滿,但體驗過真無線耳機後就再也回不去了,之後蘋果AirPods一代發布,TWS耳機真正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彼時,抱著嘗鮮的心態筆者也買了一個,AirPods無論是佩戴感還是連接穩定性都無可挑剔(音質方面感覺中規中矩)總體來看,當時AirPods一代售價一千多算不上貴,但放在當下和市場上眾多TWS耳機比較的話,AirPods的性價比優勢就削弱了很多
  • 售價2699元起 魅族發布高端定製耳機MEIZU UR
    MEIZU UR共有四單元、六單元、八單元和十單元可選,價格分別為2699元起、3699元起、5699元起和8699元起。MEIZU UR現已登錄魅族官網,預約需支付200元定金,8月28日下午5點,魅族官網已正式開放預購。
  • 魅族手機怎麼樣 具體機型測評告訴你!【圖文】
    4、重新申明一下耳機推力的問題,其實跟小評測的時候的意見一樣,基本保持不變,但是根據小評測的時候,有位魅友向我提出Hifi Sound使用頭戴模式來重新推動耳機,我再測試了一下,使用頭戴選項來推森家和AKG家的塞子可以推出一定的音色(不代表完全可以推出前端一樣的音色),而 舒爾 家,騷尼家和B家的塞子都只能變成死音....完全失去高中頻的音色。
  • 詮釋無物感耳機 魅族EP63NC體驗
    作為手機廠商中耳機產品較為出色的品牌,一直以來魅族旗下的耳機產品無論是在實用性還是外觀顏值上都是相當令人滿意的。特別是EP系列藍牙耳機產品,有EP51開始都是不少實用性用戶的首選,在魅族16S的發布會上,魅族發布了旗下首款主動降噪耳機-EP63NC,正式進入目前用戶關注度更高的降噪耳機市場。
  • 讓降噪成為新時尚,魅族HD60降噪耳機體驗
    在魅族 17的發布會上,除了主角魅族 17系列和它的配件之外,魅族還給我們帶來了另外一個「大件」——HD60降噪耳機。做降噪耳機,這對於魅族來說並不是第一次,畢竟此前魅族就已經推出過入耳式降噪耳機EP63NC。而這次推出的HD60頭戴式降噪耳機上,魅族還採用了索尼的專業降噪晶片,不難看出想要打造一款好產品的決心。
  • 魅族發布LIVE耳機售價1299元 網友:這不是乞丐版舒爾846嗎?
    今天下午,魅族在北京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正式帶來了旗艦耳機魅族LIVE。這款耳機整體採用了高透明PC外殼,搭配前面板上的粉末冶金金屬工藝設計,內部元件一覽無餘。不得不說,魅族耳機的設計師真是藝高人膽大。硬體方面,據魅族配件官方介紹,這款耳機採用了樓氏四動鐵定製單元,確保還原每個頻段的真實聲音。同時雙通管道技術,將帶來更好的混響效果。
  • 魅族LIVE耳機竟然要賣2888元
    【每日科技網】   耳機也將會在1月17日的魅藍S6發布會上正式亮相。今天下午,有網友放出了疑似魅族LIVE耳機爆料,從圖片上看這款產品在外觀上與舒爾旗艦SE846非常相似,同樣採用四單元動鐵,售價則可能要賣到2888元。
  • 魅族手機發布會發布了一副耳機,一個耳放和一把傘.
    這次魅族一口氣發布了三款與聲學有關的產品,分別是 HiFi 解碼耳放 Pro( 269 元 )、Type-C 接口耳機 EP3C( 129 元 )和>高級定製耳機品牌「 魅族 UR 」,直接佔據了發布會近半的篇幅。
  • 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千元內最強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藍牙耳機行業品牌多,各類品牌旗下又有多種型號,加上品質參差不齊,導致大家想買到好用的藍牙耳機總是不容易,關於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的問題,也總是被問到,這次索性進行了五大品牌10小時深度評測,將體驗整理成了文案,買藍牙耳機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都是推薦的千元內最強無線藍牙耳機。
  • 5寸四核雙卡售599元 榮耀3c暢玩版評測
    但隨著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加入,手機盈利模式發生了改變,壓低手機硬體成本後,千元智能機也開始能夠獨當一面,時下紅米手機、榮耀3c手機等也成為了消費者手中的主力機。舉個例子:中移動4G戰略中,加大了千元智能機的重要性,不但要求曾經的合作品牌加大千元智能機的投入,還推出了自有品牌M811等千元智能機,足以見得千元機手機目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