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內最知名的女性足球教練,水慶霞這個名字相信會最早出現在很多球迷朋友的腦海中,甚至沒有之一。水指導現已為女足事業耕耘三十七載,目前仍然帶領著上海女足奮戰在競技一線。本期《體壇佳音》,新華體育特約主持人——奧運冠軍徐莉佳來到上海東方綠舟體訓基地,和這位上海女足屆的「郎平」暢聊她多年的足球心得。
2001年11月14日晚,在九運會女足決賽中,上海隊以1比0勝北京隊,奪得女足冠軍。這是為上海隊攻入致勝一球的老將水慶霞在頒獎儀式後親吻冠軍獎盃。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徐莉佳對話水慶霞 01:02
回顧2020女超聯賽
「在今年10月份結束的女超聯賽中,上海農商銀行女足把目標設在拼冠軍,但最終很遺憾只獲得第三名。從中可以看出,隊伍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從教練層面來說,我認為我在比賽紀律管理和預案方面做得還有所欠缺,導致在比賽尾聲階段出現了不和諧的外援打架事件。從運動員層面來講,我認為尤其需要在心理層面多承擔一些,來應對比賽的壓力和突如其來的變化。」
「最後階段我們兩名主力中衛李佳悅和外援卡米拉被罰下,使得整個球隊後面幾場比賽踢得都比較艱苦。一方面這兩名球員的比賽經驗豐富,停賽對我們的後防線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再來這種情況對整個球隊的士氣也會有一定影響。雖然卡米拉平時表現出的技戰術素養一直都不錯,但出於要停賽十場等因素的考慮,她下賽季將不再為上海隊效力,目前她也已經離隊回到本國巴西。」
2020年10月2日,上海農商銀行隊球員芭芭拉·班達(左)在進球後與隊友黃旖旎慶祝。當日,在2020年中國足球協會女子足球超級聯賽第二階段比賽中,上海農商銀行隊以4比3戰勝武漢車都江大隊。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今年的聯賽因為疫情,全部在雲南昆明海埂基地舉行。高原比賽氣壓低,球速快,對球員的身體要求比較高。另外所有球隊都實行全封閉管理,五十幾天不能外出,從精神上確實是一種挑戰,但這些都是每支球隊都需要去克服的東西。為了調節情緒,賽區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放鬆方式,開放了撞球室,保齡球場等。」
「過去的這個賽季雖然成績不是最佳,但球隊也不乏亮點。比如現在的國家隊主力唐佳麗,過去兩年她一直租借在江蘇蘇寧隊,這賽季剛剛回歸。我認為她在對自我的要求和心理上都比過去成熟很多,表現也可圈可點。她也曾表達說自己想去國外聯賽踢球,我們也都非常支持她。目前,國家隊有6名上海隊的球員在參與集訓,為明年的奧運會預選賽做準備,這也足見她們在聯賽中的發揮得到了國家隊的認可。」
10月1日,上海農商銀行隊主教練水慶霞(右)與球員唐佳麗在進行訓練。 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另外,我們球隊中還有兩名媽媽球員。一位是邱芳芳,孩子現在一歲。另一位是張馨,孩子稍大一些,目前又已經回到了國家隊。我覺得做了媽媽以後,隊員本身還是有非常大的變化。比如過去比較情緒化,甚至被稱為任性的『小公舉』,但做媽媽之後,對自己要求反而更嚴格,也更懂得珍惜。平時,隊伍對於媽媽球員會給予一些特殊的照顧,畢竟人性化關懷對於球員還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每周放假,我們會給她們多半天或一天時間。尤其張馨家在南通,回去路途也比較遠,這麼做也讓她能有更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另外像邱芳芳的家人有時也會帶著孩子到隊裡來看看媽媽。」
2018年4月4日,中國隊守門員趙麗娜在訓練中。當日,中國女足在安曼國際體育場進行訓練,備戰4月6日與泰國隊的2018年女足亞洲杯賽的比賽。新華社記者林曉蔚攝
「再說到球隊的『顏值擔當』趙麗娜。2019年從國家隊回到上海隊之後,她心理上有些許變化,有一段時間甚至不想練了。但作為隊裡的老隊員,我也一直希望可以留住她,畢竟女足優秀運動員在國內比較少,而且,現在整個女足的待遇和環境都比過去好了很多,因此在當打之年就放棄著實有些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也得到了很多周圍人的建議,最重要骨子裡還是捨不得自己熱愛的足球,所以最終還是選擇留下。去年她的狀態不太好,今年她也逐漸回到了訓練正軌。」
我的足球之路
「我最早是虹口少體校田徑隊的隊員,後來因為身材條件不理想,沒有太多培養前途,所以我是在十七歲面臨分流時才第一次接觸足球。那時候基本功和球感都極差,顛球都顛不過十個,但可能骨子裡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再加上身體素質不錯,最終是被教練選中了。」
「一開始進隊踢球,我其實內心還有點難為情,畢竟當時我覺得踢球還是種很野的運動,尤其下雨天踢球,整天鏟球什麼的搞得身上都很髒,出門大家甚至都躲著你走。但後來和隊友慢慢混熟了,這種想法也就逐步扭轉了。當時我在隊裡還算是比較小的隊員,一開始只能在旁邊坐冷板凳,後來踢著踢著有了感覺,還進球了,教練也給了我不少機會,那我自信心上來以後也就自然而然愛上了這項運動。所以我一直覺得,不論做什麼事,運動也好,讀書也好,你只要逐步擅長了,你不可能不享受它。」
1997年12月5日,第11屆亞洲女子足球錦標賽分別在廣州、番禺和肇慶三個賽區同時開賽。中國隊在廣州市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迎戰朝鮮隊,以3:1取勝。這是中國隊隊員水慶霞(8號)起腳勁射。新華社記者潘家珉攝
「當年女足的後勤保障各方面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條件非常艱苦。我們渴了直接就喝自來水,晚上肚子餓了,甚至會把熱水瓶當燜燒鍋使,把生米直接倒進去泡一會後吃。條件稍微好一點,有的人會把麵粉炒炒熟,再加點麥乳精,那已經算營養品了。但現在有時候回想起來,我感覺那時候人幹什麼都可以,根本也沒什麼生病的顧慮,頭腦簡單,從某些層面上來說也挺好。當然現在年代不同了,當今的運動員與我們當年沒有可比性。」
「運動員時期我曾經三進三出國家隊的經歷,這主要是由於場上位置決定的。在上海隊我主要是打前鋒,但在國家隊我進隊比較晚,前鋒位置上已經有人了,所以我只能踢左邊後衛。但說實在踢後衛不是我喜歡的,怎麼踢都覺得彆扭,畢竟防守和進攻還是不一樣,我感覺我有很多可以去展示的東西沒有發揮出來。而且那時候我性格上還比較內向,也缺乏和球隊的一些交流,再加上脾氣也比較倔,所以可能在國家隊的環境裡面會不太受重用。但我在回到地方隊後又總踢得不錯,所以就經常進出國家隊。」
2000年1月16日,在國際女子足球邀請賽爭奪第三名的比賽中,香港女子邀請隊以2比0勝韓國隊,獲得第3名。圖為香港女子邀請隊水慶霞帶球突破。 新華社記者黃本強攝
「我踢球一直到2001年全運會以後才退役,那時已經35歲了,我認為這主要歸功於自己不錯的身體素質。另外,從生活習慣來說肯定要自律,我到現在也是一樣,比如可樂、冰激凌幾乎不碰。當然我運動傷病還是很多,鼻梁骨現在看似很挺,但其實斷過兩次,後來做過整形。我的腿部脛骨在日本踢比賽時候斷了,另外膝關節十字韌帶也斷過,後來做了手術。但我覺得這都無所謂,畢竟生而為人,老天總會要給你一些小的磨難讓你去克服。」
教練員生涯
「98年曼谷亞運會之後,我已經年過三十,那時就開始邊踢球邊考教練證書,準備未來轉型做教練。那時候也覺得,如果以教練員角度去學習,自己在踢球時候思路也會更清晰。更重要的是,我從小就比較偏愛做教練這件事情,因我在少體校時碰到的兩個教練對我都特別好,所以我覺得做教練可以給予很多人關懷,因此也很希望自己可以這麼去做。」
「我在上海女足當教練多年,也取得了不少優異的成績,全運會,聯賽都拿了多次冠軍。很多人都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還是球隊的凝聚力,它就像家庭一樣,我們和隊員一起有時候都互稱大姐二姐小妹什麼的,姐姐要給妹妹更多的關懷,妹妹也要尊重大姐,大家為了統一的目標,願意去一起付出,少一些計較。這點來說,上海女足做的還是不錯的。」
2018年1月18日 ,上海女足主教練水慶霞(右)在球隊冠名儀式上揮動新隊旗。當日,上海市體育局、上海市足協和上海農商銀行籤約,正式成立上海農商銀行女子足球隊,開啟新周期的徵程。 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目前在一線執教的國內女教練除了我之外幾乎沒有,一來可能覺得女教練水平不行的偏見一直都有,當然這些年也在逐步改觀。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很棒,最重要我也還是在不斷學習提高,晚上經常琢磨各種視頻資料,還會不定期去做講師上課,這對我來說都不可或缺的。二來我現在和很多隊員聊,她們看到我這個樣子也覺得女性做教練太辛苦,也有不少壓力。但與此同時,我認為如果真心熱愛的話,這份事業給人帶來的成就感也是其它工作無法匹敵的。」
「我個人比較幸運在於家人對於我的事業一直都很支持,我愛人自己也是俱樂部的女足教練,對我特別理解。我母親現在也主要由我哥哥姐姐在照顧,再加上我自己沒有孩子,所以負擔也會輕很多。」
「我明年55歲,算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了,但我覺得自己各方面狀態都不錯,明年就退休有點可惜,所以從我內心來說我還是希望可以繼續幹下去。當然現在後面情況怎麼樣還不太清楚,但無論如何我都會竭盡全力,不會說要退休了就產生一些多餘的想法。明年上海隊面臨聯賽和全運會的雙重考驗,我作為教練員,目標肯定都得奔著冠軍去。雖然現在來說任務比較艱巨,畢竟各個隊現在實力都比較接近,但正因為這樣,我覺得打起比賽才更激烈刺激,也更能體現自己和團隊的能力。」
主持人:徐莉佳(奧運會帆船冠軍)
新媒體編輯:鬱思輝
籤發:曹劍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