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詹鈃 通訊員姚鵬
經過兩個月的研究和制定,6月16日,湖北省紡織工程學會《中小學生一次性使用口罩》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這也是國內首個學生口罩標準。
有專業人士指出,由於原有口罩標準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校園特殊衛生防疫要求,急需一個明確的標準來填補相關空白。
湖北這項標準的出臺和實施,將為各地學校、家長選用合格的學生口罩提供有力的標準技術支撐。
有學生口罩符合醫用標準
「我們符合相關檢測標準的,絕對沒有問題的。」
在某寶平臺的一家學生口罩專賣店,客服向記者堅稱口罩符合標準,但卻無法提供相關檢驗報告。
在這家店面內,學生口罩被做成了各種顏色,還有不同的圖案。從構造上來看,這些口罩跟普通醫用口罩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兩層無紡布中間加入熔噴布。13元可以買到20隻。
宣傳頁面上印著「防粉塵霧霾、空氣傳染」的字樣。但實際上,相關功能性到底如何,一般消費者無法知曉。
在另一家月銷量60萬+的學生口罩網店,記者看到一份標準的檢驗報告,明確顯示該款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達到98%,高於95%,達到《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的標準。
有檢驗報告的店面,銷量當然會大很多。
不過,達到這個標準,能夠過濾細菌了,那麼中小學生戴上就能夠確保健康了嗎?這個口罩能夠同時起到過濾粉塵的作用嗎?不見得。
校園衛生防疫有特殊要求
「後疫情時代,原有的口罩標準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校園特殊衛生防疫的要求。」
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現行口罩標準主要分成兩個體系,其中一個是醫用口罩,包括醫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醫用口罩等。這類口罩主要注重的是細菌過濾效率是否達標;但其對顆粒物過濾的標準一般只有30%。
另外一種就是工業用防護口罩,針對在工業環境下的粉塵、油漆等,對顆粒過率的效率非常高,對防細菌這塊就比較忽視。
在兩種口罩的中間地帶,就有一個空白區域——既能防細菌,又能過濾顆粒物這樣「多用途」的口罩。這就是《中小學生一次性使用口罩》標準達成的目標之一。
另外,由於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肺部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對口罩的呼吸壓差要求比較高。
一般來說,口罩防護效果越好,呼吸的阻力也就越大;對於發育期的孩子,需要在保證防護效果好的同時,儘量減小呼吸差,保護孩子的肺部發育,這對口罩的用料要求也就更高了。
高標準發布實施
今年4月,湖北疫情區域穩定之後,復工復產復學提上議事日程。
經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處對我省多家口罩生產企業的調研,發現中小學生口罩無標準可依。
為了給中小學生做好防護,省市場監管局、省纖維檢驗局、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等相關技術機構,依託湖北省紡織工程學會,發揮湖北省作為全國非織造布生產基地的產業優勢,聯合相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開始研製《中小學生一次性使用口罩》標準。
6月16日,湖北《中小學生一次性使用口罩》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這也成為全國首個學生口罩標準。
根據該標準,將細菌過濾效果提高到98%,達到國際領先標準;顆粒過濾效果達到85%以上,遠高於一次性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
在安全風險控制方面,標準在鼻夾耐折性、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螢光物、阻燃性能等方面提出要求,避免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舒適性技術要求方面,主要對通氣阻力、口罩帶斷裂強力、摺疊比等指標做出規定。
標準的實施,為各級學校、家長選用合格的學生口罩提供了有力的標準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