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為了激勵人才發展,在2018年推出「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2020年通過評選後,共有523名人才受到資助,而在這些受捐助的名單中,往往高校是主陣地。
從2018年-2020年三年受資助的高校來看,排名每年都有變化,但是不管怎麼變化,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單位連續三年穩坐全市第一和第二的交椅,而第三-第五的名單都是在不斷變化,充分說明了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在上海高等教育的地位。
從2018年-2020年三年的發展情況來看,結合前五名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分析,受到「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資助的人員越來越多,像上海交通大學,在2018年共有64名人才受到資助,2019年上升到了98人,再到2020年就到了130人,不難看出「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越來越受到社會認可和支持。
從排名情況來看,2018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排名第三,共有25人受到資助,而到了2019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後退一名到了全市第4名,共有32人受到資助,到2020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退出了前五名。
華東師範大學排名穩中有進,從3年的排名來看,在2018年和2019年華東師範大學均排名第五,到2020年排到了第四,共有31人受到資助,不管是排名還是受資助的人數上來看,均在不斷進步。
同濟大學也比較穩妥,從2018年排名第四,獲得資助人數18人開始,到2019年進到了第三,一共獲得38人資助,再到2020年穩住全市第三位置,共有57人獲得資助。
當然除了這些名牌大學的博士後獲得資助外,還有其他科研機構的博士後也獲得資助,例如上海期貨交易所、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等等。如何讓「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資助的科研項目獲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將是下一步要重點考核的方向,讓有效的資源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