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衝刺「短視頻第一股」:巨頭為何集體看好

2020-12-10 大摩財經

中國網際網路的權力格局從來不乏新生代力量的衝擊。2014年前後,中國網際網路加速進入視頻時代,人工智慧技術與視頻相結合,直接催生了快手等短視頻和直播巨頭,更加速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商業形態的變革。

11月5日,快手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創立九年,這家日活用戶超過3億的內容社交平臺終於向資本市場衝刺,正式揭開面紗的同時,也讓外界得以更全面理解短視頻行業的商業邏輯。

快手是少數早早跑通商業模式、在上市前保持多年盈利記錄的新經濟公司。從2016年推出直播業務之後,快手就進入了業績爆發期。2017-2019年,快手分別實現營收83億元、203億元、391億元,同期盈利(經調整後淨利潤)達到7.77億元、1.82億元、13.47億元。

今年上半年,直播業務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快手整體營收依然同比增長48%至253億元,線上廣告、電商等業務增長更為迅猛。但由於在市場競爭面前主動進攻,當期投入132億元巨資進行營銷和品牌推廣,快手也首次出現63.48億元的虧損。

用短期虧損換取未來戰略空間,這是快手上市前的「最後一戰」。

2019年6月,快手開啟旨在加速用戶增長的戰鬥模式,提出3億DAU的目標,為此推出了快手極速版,並斥巨資贊助2020年央視春晚。從一年後的用戶數據看,快手日活用戶(DAU)已達到3.02億,月活用戶(MAU)7.76億,僅次於「BAT」以及拼多多、京東等少數網際網路巨頭。

上市前,快手創始人宿華、程一笑分別持股12.648%、10.023%,但通過擁有多數投票權為控股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是罕見集齊「BAT」股東的網際網路公司。招股書顯示,騰訊持有快手21.57%股權,百度持有快手3.78%股權。此外,阿里巴巴也通過雲鋒基金為快手的間接股東。更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雲鋒基金等投資機構在今年初用30億美元加碼投資快手的時機,正是快手拿下上市前「最後一戰」前後。

網際網路巨頭和快手在業務上也多有深度合作。騰訊戰略入股快手後,與快手在營銷推廣、雲計算平臺以及支付等層面達成全面合作。今年五月,快手和京東在電商業務上也戰略結盟。

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何集體看好快手?

短視頻巨頭的誕生

快手是從2011年的工具軟體GIF快手起步,這可以看作是短視頻的雛形。不過直到2013年宿華加入後,快手才開始轉型為短視頻社交平臺。

宿華畢業於清華,曾在谷歌中國和百度工作,搜尋引擎的核心理念是信息平權,當宿華進軍短視頻社交平臺時,「普惠」也成為快手最核心的價值觀,即將流量更多分配給普通用戶而非頭部用戶。

與「普惠」理念相通,當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圍繞高價值用戶投入資源時,快手從一開始就關注「被忽略的大多數」,這奠定了快手與眾不同的成長路徑。

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中,基於流量的媒體變現模式最為普及。但快手更注重短視頻的內容社交價值,強調人與人的連接,這也使快手曾長期壓制廣告變現的規模,以保持良好的社區氛圍。

但隨著快手短視頻社區的連接能力與黏性提高,自然而然會誕生更豐富多元的商業化變現模式。

2016年起,直播風口出現,快手順勢推出直播功能,迅速成為最大的直播平臺之一。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快手的直播收入達到79億、186億、314億,佔營收比分別為95.3%、91.7%、80.4%。

對應的是,快手的直播月均付費用戶從2017年的1260萬增至2020年二季末的6400萬,單個付費用戶貢獻月均收入在50元左右。

可資對比的是,社交軟體公司陌陌主要收入也來自直播,其2017-2019年收入分別為86億、134億、170億,已逐漸被快手拉大差距。快手的直播收入規模和增速遠勝陌陌,原因在於陌陌的用戶規模遠不如快手,且長期存在增長瓶頸,2019年底陌陌月活用戶僅1億出頭,付費用戶約1300萬。

對比陌陌,從付費用戶轉化率來看,快手目前尚不到10%,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今年上半年,快手直播業務在受到大環境影響的情況下,收入同比增長近120%至173億元。

不過,隨著快手商業化生態的進一步豐富,直播佔營收比已在今年上半年下降到68.5%,與之對應的是快手線上營銷和電商業務迅猛的增長。

如果是直播是助力快手商業化騰飛的一級火箭,線上營銷就是二級火箭。

2019年之前,快手通過廣告變現非常克制。但當日活用戶規模突破兩億之後,快手對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的滲透率已相當高,具備了品牌全面升級以及讓線上營銷「快跑」的基礎。

網際網路廣告是成熟的萬億級市場,短視頻平臺在其中的份額也在快速上升。市場研究數據預測,短視頻平臺的移動廣告收入規模將從2019年的814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4653億元,屆時將超過直播打賞市場規模。

招股書顯示,快手線上營銷收入從2017年的3.9億迅速擴大到2019年的74億,年均增長超過4倍。今年上半年,遊戲、汽車、快消、教育等客戶加大在短視頻平臺投放,快手線上營銷收入同比增272%至72億元,佔營收比提高至28.3%。如果全年增速不變,快手今年的線上營銷收入將突破200億元。

目前,短視頻巨頭已在廣告收入上甩開長視頻平臺。對比已上市的長視頻龍頭愛奇藝,去年愛奇藝廣告收入為83億元,略超過快手。但今年上半年,愛奇藝的廣告收入僅為31億元,大大落後於快手。

一個日活超過3億、年營收即將突破500億元的超級平臺,同時又保持超高增速,商業化潛力還未充分釋放。快手已不容任何巨頭輕視。

超級平臺的想像空間

與競爭對手的短視頻媒體模式不同,快手的短視頻社交基因存在更多生態裂變可能,這在快手近年來孵化的新業態特別是電商業務中有突出體現。

事實上,快手近年來不斷加強商業變現能力,電商直播已成為其重要抓手。

2018年8月,快手推出電商業務,三年間該業務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快手電商業務商品交易總額達到人民幣1096億元,快手的其他服務收入從2019年上半年的2470萬元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8.09億元,主要受電商業務驅動。

強互動、高黏性、可信賴的社區生態系統,不僅先後帶動了快手的直播、線上營銷業務、同樣是快手電商業務高速增長的基礎。快手主播和粉絲之間具有強大的連接性,直接體現就是快手的達人帶貨效率更高。

今年前六個月,快手用戶的平均月復購率超過60%。綜合性電商平臺很難實現如此超高的復購率,甚至可以說,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平臺上,只有快手才能實現。

快手的用戶生態和直播賣貨功能,是電商業務天然豐厚的「人」和「場」,供應鏈一直是短視頻平臺進軍電商的短板,但快手正在衝破「貨」這一桎梏。今年五月,快手和京東達成合作,通過快手購買京東自營商品不需要跳轉。這意味著,快手主播在直播間可以直接銷售京東自營商品,無需自己再找供應鏈商品。

不久前,快手高調宣布今年8月的電商訂單量超五億單,過去12個月電商累計訂單總量僅次於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

假以時日,快手的電商業務是不是成為爆發力更強的第三級火箭?這也為快手的估值賦予了更富有想像力的空間。

不僅如此,快手自2018年起還在遊戲、教育、生活服務等潛力領域加快布局。

目前,快手通過獨家代理、聯運等方式切入遊戲,也正在加快自研遊戲。快手遊戲業務的抓手同樣是直播,截至今年5月末,快手遊戲直播月活用戶超過2.2億,遊戲短視頻月活用戶突破3億,幾乎已經超過虎牙和鬥魚之和。

快手跨界進入生活服務領域,想像力在於:一方面,本地生活交易的核心不在於貨品,而在於體驗,短視頻+直播相比原本的圖文表述,能夠給消費者更直觀的體驗;另一方面,快手擁有非常強勢的同城流量,且用戶分布非常平均,為本地商家的接入提供了理由。事實上,本地商戶通過短視頻頭部主播進行運營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快手則可以進一步將本地商家的內容與交易打通。

短短九年間,快手已成為全球付費用戶最多的直播平臺、全球第二大短視頻平臺以及全球第二大直播電商平臺。基於龐大、活躍和信任關係更強的用戶群,快手還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業務邊界。在融合了社交、電商、直播、遊戲等眾多生態後,如今的快手已不再是一家單純的內容平臺,而更像一個以社交為核心的 「超級應用」。

這兩年,新一批網際網路巨頭強勢崛起,拼多多崛起在社交電商,美團奠定生活服務「霸主」地位,市值均已突破千億美元。快手作為表現最突出的短視頻平臺之一,未來是否將同樣洶湧如海?

相關焦點

  • 上半年虧了63億,快手仍衝刺「短視頻第一股」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林曦 實習生張蔚華11月5日晚間,短視頻社交巨頭快手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招股說明書。天眼查App融資信息顯示,快手此前已經歷多輪融資,去年12月,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融資信息,交易金額近30億美元。據新浪科技報導,此輪融資為騰訊領投,博裕資本、雲鋒基金、淡馬錫、紅杉跟投,投資完成後,快手投後估值將達286億美元,騰訊將在快手佔股近20%。
  • 快手三年半連虧1200億 衝刺「短視頻第一股」需解變現難題
    《投資者網》葛凡梅國內短視頻平臺快手科技(以下簡稱「快手」)正在發力衝刺「短視頻第一股」。11月5日,快手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據此前市場消息,快手擬融資50億美元,目標估值為500億美元。不過,快手方面尚未公布發行價、上市時間等相關信息。
  • 快手、抖音上市的最新消息來了!「短視頻第一股」將花落誰家?
    作為網際網路第三大流量入口,短視頻APP"謀殺"了用戶無數的精力和時間。穩坐國內短視頻行業頭兩把交椅的快手和抖音,時不時傳來上市的消息。這一次,快手似乎要先抖音一步搶佔"短視頻第一股"的寶座了。據媒體報導,快手公司將趕在明年一季度赴港掛牌上市,連保薦人都已經選定摩根史坦利及美銀。有資本人士預估,按照快手目前的體量,公司上市後估值將超過500億美元,和萬科、格力電器等巨頭市值相當。和以往傳聞出現時保持緘默一樣,快手目前並未發布任何"官宣",也未作出任何回應。
  • 短視頻第一股「快手」預計25日招股,附快速上車通道
    下面一起看詳細分析:「快手」公司簡介快手成立於2011年,從一個GIF動圖社區轉型短視頻社區後,最終發展成一家依靠直播、電商、廣告三駕馬車並驅的公司。從這一點來看,快手幾乎完整走過了中國短視頻、直播興起全過程。快手與抖音,是當下全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兩家短視頻平臺。
  • 「短視頻第一股」來了?快手被傳上市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短視頻第一股」來了?這家公司被傳上市,每天3億人在用,老闆身家已超200億10月22日,有媒體報導,國內短視頻平臺快手公司確定赴港上市,並已經確定了美銀以及摩根史坦利為保薦人。
  • 快手衝刺短視頻第一股:上半年淨虧63億 騰訊為最大股東
    11月6日消息,據港交所披露,11月5日晚間,快手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美銀、摩根史坦利和華興證券為聯席保薦人,或將成為短視頻行業第一股。在招股書中,快手給自己的定義為:我們是全球領先的內容小區和社交平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需。我們相信交流和互動可以創造價值。
  • 六看快手:短視頻第一股的成長邏輯和商業化版圖
    尤其是短視頻賽道,在通訊技術不斷發展、網絡信息逐漸碎片化的新常態下,迅速成為近年來最大的新興流量入口,並由此催生出快手這樣的國民級應用。快手誕生於2011年3月,最初只是一款用來製作和分享GIF動圖的APP。但短短幾年時間,其就從一個簡單的工具應用進化成集短視頻、直播、電商為一體的網際網路巨頭。目前,平臺 DAU超過3億、MAU超過4億,日均曝光量超過千億。
  • 抖音未至快手先到:短視頻第一股來了 快手已遞交上市申請
    來源:券商中國抖音未至,快手先到!短視頻第一股來了,快手已遞交上市申請,騰訊、百度都是股東比抖音的步伐更快,快手已經遞交上市申請,正式衝擊短視頻第一股。11月5日晚間,快手科技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文件。
  • 快手搶下「短視頻第一股」 也拿賣假貨的辛巴沒辦法
    從成立到上市,近十年時間倏忽而過,比起拼多多等絕大部分新經濟公司,快手似乎走得很慢,經歷過從GIF工具到短視頻社區的轉型,也被同在短視頻賽道的抖音「反超」,但總算沒有「先發而後至」,搶先抖音一步拿下「中國短視頻第一股」。這是一場激烈的競速賽。
  • 直播電商下的快手,仍以短視頻流量為根
    直播電商的火熱或許是抖音、快手這兩個憑藉短視頻興起的新流量平臺的機會。在上市潮和直播電商帶來的機遇之下,快手與抖音也紛紛傳出上市的消息。在2020年11月份,快手遞交港股招股書,雖然被部分原因推遲了2021年1月4日在港上市的原計劃,但是為佔領短視頻第一股的位置,快手上市已成必然。
  • 短視頻營銷第一股:雲想科技為何能成為風口上的「豬」?
    伴隨短視頻崛起的,相關產業鏈公司也呈現幾何式增長——中國領先的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雲想科技在過去3年,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幣2.35億元增至2019年的23.1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當前雲想科技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有望成為港股名副其實的短視頻第一股。
  • 消息稱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衝刺短視頻第一股
    格隆匯11月25日丨據多方消息顯示,雲想科技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極大可能在年內掛牌,有望成為港股名副其實的短視頻第一股。 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25日雲想科技就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海通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 抖音、快手、騰訊微視紛紛入局 短視頻迎雙11電商大考
    在雙11短視頻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的忙碌中,2020年上半年實現253億元營收的快手宣布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有望成為「短視頻第一股」。平臺發力,巨頭加碼,雖然目前直播電商在網絡零售的佔比並不高,但不可否認短視頻直播帶貨擁有廣闊發展前景。
  • 短視頻為何反攻長視頻?
    編輯導語:隨著抖音和快手的崛起,短視頻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東西,人們耗費在短視頻平臺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短短的十幾秒,一個又一個新奇有趣的短視頻刺激著我們的多巴胺,於是短視頻成為了很多年輕人打發時間的不二選擇,長視頻給人們的印象逐漸變成了「太長了沒時間看」,短視頻為何能夠成功反攻長視頻?
  • 快手體育成為NFL中國官方短視頻平臺
    快手與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近日正式宣布雙方達成深度內容合作,快手成為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中國官方短視頻平臺。據了解,在此次合作中,NFL將通過矩陣帳號的形式全面入駐快手平臺並發布賽事精彩瞬間、戰術解析、賽場周邊花絮等,向快手老鐵們呈現最全面的橄欖球精品內容。
  • 快手的上市之路如此艱難,到底是缺少了啥?
    快手想要上市,恐怕困難重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衝刺上市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共識,快手一直竭盡全力完成這個目標,成為「短視頻」第一股,不過,運氣一直都不肯垂青於快手。快手於2011年以GIF動圖起家,2013年正式轉型短視頻社交。2016年加入直播功能,2018年入局電商,先通過短視頻吸引用戶,再通過直播、廣告營銷服務、電商銷售佣金等方式變現。成立8年,融資9次(包括騰訊、百度、紅杉、淡馬錫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均有參與)的快手,在網際網路飛速更新迭代的世界,不算年輕。
  • 從快手起訴抖音到雙方互訴,短視頻「江湖」對抗加劇
    從快手起訴抖音到雙方「互訴」,短視頻領域的流量與用戶爭奪戰終究還是擺到了檯面上來。  網際網路大佬的流量爭奪戰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快手與抖音這樣的搜索關鍵詞卻出現競品廣告信息的案例並非個例。在網際網路領域「得流量者得天下」的競爭壓力下,快手、抖音這樣的「互撕」行為一直屢見不鮮。
  • 抖音快手三年相愛相殺史,誰能坐穩短視頻的「鐵王座」?
    去年8月,快手與百度聯合領投知乎F輪融資,第一財經報導稱,字節跳動早於2018年就開始接觸知乎,但因張一鳴不願抬高價碼,領投資格最終被快手和百度拿下。投資領域雙方暗自較勁,但在核心領域真刀真槍的比拼,還是要聚焦於內容。
  • 快手短視頻小程序-最新!
    萬億市值背後,快手是什麼?快手是一款國民級短視頻App。在快手,了解真實的世界,認識有趣的人,也可以記錄真實而有趣的自己。快手,擁抱每一種生活。作為港股首家以短視頻和直播為主要載體的內容社區與社交平臺,快手的股票代碼為 1024.HK,開盤報價 338 港元,較發行價上漲 193%,對應市值 1.39 萬億港元。從成立到上市,快手用了十年時間。如今,它是一個日活超過 3 億的短視頻平臺,累計了近 9.6 萬億分鐘的消費時長,這相當於 1800 萬年的人類歷史光影。
  • 短視頻行業競品分析:抖音 VS 快手 VS 微視
    一、分析目的為了快速了解短視頻市場,本文選擇了抖音、快手和微視三款短視頻產品進行對比分析;抖音和快手是短視頻行業的兩大巨頭,也是深入了解短視頻行業繞不開的兩款核心產品;作為BAT三巨頭之一的騰訊2018年至今,短視頻行業格局已逐漸成型,抖音和快手雙巨頭領跑,各網際網路巨頭平臺紛紛形成了自己的短視頻矩陣,MCN與短視頻平臺合作生態日益成熟,短視頻平臺的商業化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