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紮根貴州大山,「英式足球」主打短傳滲透?

2021-02-17 動靜資訊

一路向西,車過威寧3小時,狂野的牛欄江峽谷之上,蒼山白雲間,位於滇黔邊界的威寧縣石門鄉便坐落於此,石門坎是它曾經的名字,是貴州最偏遠的地區之一。平均海拔2200米,"石漠化,風沙大,烈日狂風雨難下"的自然條件,使這裡的生產生活陷入了"七分種,三分收,包穀洋芋度春秋"的艱難境地。

今日的石門鄉

誰曾想到,這片貧瘠的土地也曾光芒四射——100多年前,英國傳教士伯格理來到石門坎,興教育、辦醫療、創苗文、定規章,使得石門坎一躍成為了當時的"文明高地",締造了"不知中國有貴州,只知西南石門坎"的神話。

為了達到讓當地少數民族同胞強身健體的目的,伯格理和後繼的傳教士們親手建起並完善了石門地區的體育基礎設施。排球、足球、遊泳,各種形式的體育項目被帶進了石門坎,鄉民的業餘生活得以豐富,而石門的現代文明進程也在無形中被推動。

牛欄江大峽谷風光

建貴州首個足球場,百多年前貴州足球主打短傳滲透?

石門鄉盤山而建的寨子一隅,今石門小學建在山腰窪地上,還要往小學一側的坡腳急轉直下數十米,一棵據說是伯格理牧師帶來的"無名大樹"下,一塊不規則"田壩"被雜草覆蓋,"田壩"裡的石碑顯示,這裡是1908年建成的貴州第一塊現代足球場。場地一側,林莽參天的樹叢一眼望去是根本看不到底的懸崖峭壁。

1908年建成的貴州最早足球場,歲月風化後已難見形狀

那時,伯格理牧師帶領一眾當地學生,每天利用課餘1小時的勞作,耗時一年夯平了這塊百姓捐出的田壩,成為一個長約80米、寬約30米的球場。77歲的當地退休教師張義祥的爺爺,就曾參加過石門體育事業最初的建設發展,修建足球場是他當年的工作之一。

除了球場,伯格理牧師還帶人興建了遊泳池等體育設備,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興建的遊泳池還將設男女分區

"當年的球門是用樹枝和魚網拉起來的,球是用牛皮一塊一塊縫製的,因為沒有球鞋,當年很多人都是光著腳踢球。"張義祥說,和當時在英國流行的做法類似,伯格理牧師託人弄來棉花,在皮球縫製的過程中不斷添加,有時裁縫準備給皮球封口,但要求較高的英國人發現皮球並不規則,經常要求返工,"後來裁縫們想了個辦法,在準備封口的位置預留一道10釐米左右的口子,再用另外一塊半張口的牛皮蓋住,這樣隨時添加棉花都行。"張義祥還回憶起,直到民國之初,英國牧師們才從臨近的雲南昭通買來製作更精緻的足球。

伯格理牧師(圖片來源於網絡)

伯格理牧師的公開資料顯示,他1864年生於英國西南角的康沃爾郡,後在臨近的德文郡公學求學,成績優異,年少時曾到過牛津地區求學。雖然伯格理出生的年代和現代足球在英國的發源和興盛貼近(不少現代球會在19世紀中晚期如雨後春筍般建立),但尚無公開資料顯示伯格理牧師有沒有從小支持的球隊。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石門坎教苗族同胞踢球,牧師絕非向貴州山民傳播人們傳統印象中那類高舉高打的"英式足球"。

位於石門鄉境內的伯格理牧師墓(文保單位)

"球場建在半山腰,球一旦被踢飛出去,就是一番好找,我聽很多老人說,當年撿球都是帶著中午飯去的,有時候飯吃完了,球還沒找到。"石門鄉政府宣傳委員虎(māo)尊凡告訴動靜記者。

在球場四周,高矮不一的樹叢的確能起到遮擋的作用,但動靜記者實地嘗試後發現,在這個本就長寬不統一、場地也坑窪的球場,加之百多年前不規則的足球,想要踢高球而不出界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那時傳教士們教孩子踢球,是堅決不允許莫名其妙往空中亂踢的。"

戰軍閥楊森足球隊,石門坎出了貴州最早的"國腳"

百多年前的滇黔邊界,苗族同胞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卻也同時擁有強健的體格。從伯格理帶領苗族同胞在山巔開闢足球場開始,石門坎的足球隊就在艱苦的條件裡茁壯成長:依賴短傳的打法結合強壯的身體,這支足球隊漸漸從小有名氣到"大殺四方"。

"那時很多從雲南昭通、鎮雄來的學生,還把球踢得高踢得遠當成法寶,石門坎隊的隊員,都講究幾個人之間傳得準不準。"張義祥記得,他的爺爺和父親最喜歡擺談的是,那時的雲南隊員踢了高球還不敢用胸部以上停球,而接受過英國教練教學的石門坎隊員則是高高躍起一記頭球,看得對方全傻了眼,"但那時的足球由於是實心的,縫線部位又有尖角,頂起來頭是真的痛。"

1910年舉辦的石門坎運動會(伯格理牧師攝,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石門鄉政府宣傳委員虎(māo)尊凡說,新中國成立前在石門坎舉辦的運動會是西南中國的盛會,曾最多有百多支運動隊、2萬餘人前來參加,"老人們說,抗戰爆發前,幾乎每次比賽的足球項目冠軍都是石門坎隊,甚至連遠道而來的四川涼山、雲南紅河等代表隊都經常要輸0:10這樣的大比分。"

石門坎足球隊的威名很快驚動了當時的四川軍閥楊森,酷愛足球運動的他組建了號稱當時"中國第一的部隊足球隊",當他得知石門坎有支戰無不勝的足球隊,很不以為然。"楊森聽下屬匯報後一拍桌子說:老子的部隊打仗都沒怕過哪個,還會踢不過這些學生娃?"這些趣聞無法證實真偽,但回憶起父輩的話,張義祥老人很是開心。

伯格理當年在學校種下的樹苗現在已變成參天大樹

初次派隊前來石門坎,楊森的部隊就輸了,第二次來還是輸,張義祥老人並不記得比分,但他說那時楊森聽到輸球的消息很是震驚,"有些學生娃連鞋都沒穿,你想想,當兵的那可是'全副武裝',就算只輸一個球,對於楊森來說都是慘敗。"

第三次楊森的球隊終於贏了。據傳楊森本人第三次其實是親臨現場督戰的,不過由於忌憚自己的"皇家部隊"吞下三連敗苦果,他沒有下車看比賽,而是在賽前告知當地:比賽後要徵用幾個踢得好的苗族青年去當兵。

當時的石門坎隊員是出於怎樣的心態參賽也不得而知,但當年石門坎隊中4位隊員後來的確被楊森調走。據資料記載,這4位球技好的苗族同胞參加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當時的中國足球隊中就有來自石門坎的球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石門坎8名主力入選第一屆貴州省足球隊的時候,"貴州足球搖籃"的名聲不脛而走。

後記:足球精神的傳承,在石門並不是"雞肋"

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伯格理牧師從家鄉英國將純正的英式足球帶到了石門坎,手把手的教會了苗族同胞們如何踢球,那一刻,伯格理牧師絕對無法想像,足球會在日後的石門綻放出如此耀眼的光彩。
石門坎的教堂,曾是當地教會學校

必須承認,相較於創辦教會學校、普及醫療知識,伯格理牧師將現代體育運動帶到石門坎的過往的確並非"主流"。而半個多世紀來,受制於條件惡劣、交通閉塞,石門坎看似早已失去足球等現代運動項目發芽的土壤。

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如今貴州決勝脫貧攻堅的戰略中,和解決溫飽、產業發展的路徑一樣,在基層農村形成家庭、社會的情感紐帶,也十分重要。

新的學校和體育設施被建成,標準嶄新的足球場上,到處都是孩子們奔跑的身影.打開如今石門小學的體育室,大大小小、新舊不一的足球堆放整齊,雖然必須和籃球場合併使用,但一到課間,十多個高矮不一的娃娃追逐皮球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13歲的周超生長在傳統的苗族家庭——父母不識字,幾個姐姐也因為文化成績不好而開始學習苗繡等傳統技藝。作為家裡的"獨兒子",周超被父母寄予了很大希望,"我想讀體校,畢業後回石門教體育。"

從現實的角度看,周超的選擇有一定道理,畢竟在石門這個偏遠鄉鎮,能文能武的老師的確是稀缺品。

石門坎的不少小學生至今仍然熱衷於足球

帶球在小夥伴的封堵攔截間閃轉騰騰,周超在年紀不一的孩子中算是對足球這一運動有些天賦的,但隨著年齡增長,如果再接觸專業訓練,老師們的看法是,恐怕僅僅只有天賦而沒有出路。但周超卻很快樂,首先,他喜歡追逐皮球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其次在現實中,告別了靠天吃飯的農耕過往,家裡的父母也從沿海打工歸來在本地就業,周超每天放學踢上一個小時,回家不用投身於砍豬草這樣的活路,"城裡孩子的童年,這裡的孩子已經慢慢開始有了,對於他們精神上脫離貧困是很有幫助的。"石門小學不少老師都這樣告訴動靜記者。

(動靜記者 張澍 郭磊 視頻剪輯 郭磊 實習生 李享 羅靖江嬌)

相關焦點

  • 兩組進攻數據呈鮮明對比,山東魯能正在短傳滲透的誤區中舉步維艱
    再看看傳中的次數和突破的次數,這是魯能進攻方式改變的關鍵。傳中次數方面,魯能與申花的比賽中僅有10次傳中。要知道,本賽季打到現在,魯能在贏球的幾場比賽中,傳中次數都在20次以上。沒有了傳中,高點威脅驟減,魯能也就丟掉了最有威脅的武器。而近3場比賽的唯一一個進球,也是來自於左路的傳中,最終由佩萊打進。
  • 2018 夏季英式足球研學體驗營
    營地:英國北安普頓足球俱樂部&莫爾頓學院英式教育+足球青訓+管理研學,三位一體一個打造以英式足球教育為特色的夏季運動研學班,不僅能讓孩子們體驗到最正宗的英式足球訓練,還讓孩子們學習體育領域專業知識和領略最純正的英語教育。定製化課程+世界頂級遊學雙重體驗VIP遊學體驗,享受真正難忘的英倫足球訓練及管理研學之旅。
  • 邀你上一堂純正的「英式足球」課!
    英國是現代足球的起源地,經過長期的歷史變遷和發展,英國足球形成了一個文化綜合體,在注重身體鍛鍊和戰術紀律的同時,強調騎士精神和紳士風度。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英倫國際的英國外教Hari一起,上一堂純正的「英式足球」課吧!首先,來認識一下我們的英國外教Hari,他除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英超迷」,更是個專業的足球教練。
  • 曼城VS謝菲爾德聯前瞻:當傳控遇上傳統英式足球
    前者是英超傳控的代表球隊,後者則是傳統英式足球的代表球隊,兩者遇見會有怎樣的火花呢?屆時直播吧也將為各位網友帶來比賽的直播。作為英式足球的堅守者,相信懷爾德會在主場準備好一份「大禮」等著崇尚傳球足球的瓜迪奧拉來打開。這份「大禮」是3分還是炸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阿秋)
  • 貴州宏興體育與潘帕斯達成足球服裝設計定製
    貴州宏興體育成立於2010年,與潘帕斯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設計師在給貴州宏興體育進行足球服設計定製時,左胸採用深轉工藝,該工藝圖標顏色鮮豔,不易掉色,且支持小量補貨,當天即可發貨印號採用紅色油墨滲透技術,絲毫不影響衣服的透氣性,且支持洗衣機清洗印刷不脫落。
  • 媒爆吳金貴即將下課,保級球隊要玩短傳滲透?這是失敗版本富力
    黃海傾向於短傳滲透風格,而吳金貴並不適合。本賽季初,青島黃海青港隊聘請了西班牙籍教練馬欽作為球隊的主教練,不過馬欽因為各種原因也是沒有來到中國,而是選擇與西班牙球隊阿拉維斯籤約。這一個突發變故也讓黃海找不到合適的主教練人選,但是此時土帥吳金貴走馬上任,拯救黃海於水火之中。
  • 足球,你喜歡英式的還是美式的?
    A.英式足球 orB.美式足球答案就是A.英式足球 相信很多好學的假球迷已經開始提問我們瘋狂追的世界盃就是英式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足球比賽中除了守門員可以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接觸足球外,球場上每名球員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體其他部分控制足球(開界外球例外)
  • 大山裡的足球小將
    而就是這支山區裡的球隊,前不久在第三屆「中國足球小將」冠軍挑戰賽中獲得了季軍。一起來認識這群大山裡的足球小將們。因條件所限,他們並不能經常接觸到大山外面先進的足球經驗和理念。為此,每天訓練結束後,謝波都會上網查閱資料,更新教案,再跟孩子們分享。反覆觀看孩子們踢球的視頻,再研究腳下技術和團隊配合,這些都是謝波課餘時間最常做的事,也因此忽略了對自己兒女的照顧。
  • Communication in China-Ⅰ 英式足球還是美式足球?Soccer or Football?
    手球(hand ball)點球(penalty)任意球(free kick)02有時候足球比賽我也看不懂我以前看過的足球比賽都是用腳踢,但是有一次,朋友請我看足球比賽,足球運動員卻是抱著球跑。原來用腳踢的是英式足球,而抱著球跑的是美式足球,也叫橄欖球。所以美式足球和英式足球是不一樣的,美式足球可以用手,而英式足球不可以。在美式足球中,有時候運動員會被很多人壓在下面,壓半天,我很擔心那個被壓的人有沒有事兒?希望沒有吧,因為他們穿著特別的運動服。
  • 貴州大山「龍叫」瘋傳網絡,自媒體為流量造假
    近日,網傳在貴州省威寧縣秀水鎮堅強村,有村民種莊稼時聽見有「嗡嗡」的不明聲源,發出了類似於低沉的「龍吟」聲音。有自媒體將相關視頻冠以「虎嘯」「狼叫」「龍吟」等字樣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發布,引起網友圍觀熱議。
  • 英式足球、美式足球的「球」英文怎麼說?
    作者:小雅和英美友人(1) Football (AE)= American football (BE)美式足球 英國人一般不玩美式足球(2) Soccer ball (AE)Football (BE)英式足球He kicked the soccer ball into the street.他把足球踢到了街上。
  • 貴州大山發出不明聲響?地震、虎嘯還是回聲?勘察結果出爐,聲源竟然...
    貴州大山發出不明聲響?地震、虎嘯還是回聲?網傳視頻「虎嘯龍吟」說——多為後期加工 在原視頻流傳後不久,網上還出現了同一地點拍攝的視頻。但視頻中原本低沉柔和的叫聲卻成了響徹山谷的「嗷嗷」吼叫,相關視頻發布者稱:「貴州威寧山裡傳來洪鐘般的『龍吟』聲」「貴州大山裡傳來老虎叫聲」。
  • 實況足球裡的三角進攻和三威脅——將433傳控攻勢足球進行到底
    將433傳控進行到底言歸正傳,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將433傳控進行到底。最近的版本,短傳容易失誤,反而長傳打後衛身後比較容易成功,所以我們看到433越來越少,4312和442比較多。433是傳控和攻勢足球的代表,現實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曼城,利物浦和巴薩。他們三家的攻勢足球是我比較喜歡的那種,酣暢漓淋,激情澎湃,永遠主張進攻,不在乎輸贏結果,但過程一定要精彩刺激。當然也有球迷喜歡防守反擊,一擊致命的快感,這都是個人喜好,我們都是支持和理解的。
  • 震驚:貴州大山深處年產吉他150萬把!
    大山深處:小小吉他彈出大產業和弦2015-08-31 05:23:42 來源: 金黔在線-貴州日報(貴陽)本報記者 馬剛
  • 實況足球:傳控打法最強首發?這套傳控能在天梯為所欲為
    在實況足球遊戲中,目前的主流打法眾所周知是短傳滲透,通過傳球和分邊撕扯對手的防守,可以說是非常流暢的tiki-taka式踢法,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來看一下那些人能夠進入這份名單吧。左後衛阿爾巴在巴薩常年踢短傳滲透的阿爾巴已經習慣了這個踢法,而且在攻防轉換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沃克則是在加盟曼城後,由於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讓他不得不適應球隊的踢法,轉型成為了一個傳控型右邊後衛。
  • 貴州威寧大山裡的「龍叫」聲,原來是這個鳥幹的!
    近日網傳貴州威寧秀水的某座大山裡驚現龍叫聲剛剛,最新消息來了!貴州威寧不明聲源產生原因初步認定:系黃腳三趾鶉發出!7月3日,經鳥類專家初步認定,威寧自治縣秀水鎮不明聲源系一種名為黃腳三趾鶉的鳥類發出。據了解,黃腳三趾鶉為小型鳥類,外形似鵪鶉,在貴州是夏候鳥,繁育期啼叫時聲音悠長沉悶,類似牛叫聲。黃腳三趾鶉在我國分布較廣,貴州省為其主要分布區域之一。
  • 貴州學子「走出大山看世界」走進杭州濱江
    貴州學子「走出大山看世界」走進杭州濱江發稿時間:2017-08-04 09:50: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李川 通訊員張生偉)近日,博世電動工具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在杭州東站迎接了一批來自貴州的同學。
  • 凱帕:我的控球技術每年都在進步;我非常喜歡英式足球
    「你還得清楚,英式足球的節奏非常快,傳導的過程都比較短,但是能創造很多得分機會,高空球在這裡被泛用。我需要在90分鐘裡時刻準備好。」「我非常喜歡英式足球,還有這裡的氛圍、球迷們。作為球員,你很樂意在這樣環境下踢球,我很高興,在這裡的感覺很棒。」
  • 貴州大方:元寶山下的足球夢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22日(周訓貴)「孩子們的夢,也是我的夢,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多一份可能!為了這個夢想,我跨越4個省3000多公裡,來到大方,來到元寶大山,我想我做到了。」這是在2020 年度畢節市道德模範頒獎典禮現場,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元寶小學的支教老師徐召偉的感言。
  • 陽江有位「肥媽」,她讓貴州女孩走出了大山......
    在貴州畢節市金沙縣箐門鄉,有一座簡陋的木屋依山而建,「大米」的家就在這裡。隨後,「肥媽」翻過大山,走了三個小時的山路,來到「大米」家中,也從此走進了「大米」的生活裡。山區環境很艱苦,「大米」是大姐,總是懂事地把不多的食物留給5個弟弟妹妹。每逢周末,她常餓著肚子徒步翻過大山去上學,再翻過大山徒步回家,路上石頭鋒利,往下就是萬丈深淵,而這一來一回,「大米」就要走上六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