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曹露婷
入夏了,睡覺總被蚊子騷擾也是夠煩的,如果開車,看手機時眼前也有蚊子不斷在飛,那就更加受不了了。
「醫生,我眼前總有一群黑點來來回回,眼珠轉來轉去都消失不掉。」
「醫生啊,我眼睛裡頭好像長了蟲子,它還會扭!」
浙二眼科中心門診每天都會聽到不少類似的患者主訴,有的還把眼睛裡飛的東西畫出來給醫生看才放心。蘇兆安主任說:「基本上我每次門診總能碰到幾個甚至十幾個這樣的患者,其實他們是患了飛蚊症。」
我們眼球的玻璃體是由99%的水和1%膠原和透明質酸組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內玻璃體膠原纖維聚集成束,在玻璃體內漂浮,患者就會感受到在視野中移動的黑影。並且,這些黑影的形狀並不是單一的,有的是一條線,有的像蚊蠅,有的細細點點,也有成片成片的。
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人飛蚊症發病率超過60%。高度近視患者也會出現飛蚊症,而且發病年齡往往提前,不少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此前蘇兆安就碰到一位因飛蚊症差點崩潰的患者,如此影響視覺質量的疾病,危害是不是也很大呢?
其實從病理角度看,飛蚊症分為生理和病理兩種,生理飛蚊症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現象,跟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在眼睛閉上然後馬上睜開後看得更清楚,如果很疲勞,那麼黑影也會更加的明顯,當然在此基礎上,年紀越大,感覺也會越明顯和強烈。
而病理性飛蚊症是由疾病導致的,患者會感覺到大量的飛蚊和閃光,另外在看東西時會變得扭曲,甚至黑影飛舞的方向也會不一樣,呈現大片的黑點,視力會變差,視野也會越來越不寬闊。對患者的危害比較大,患者的視力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一般,我們會建議飛蚊症的患者行視力、裂隙燈、眼底檢查、眼部B超等檢查,來排除眼底病變。」
那麼,飛蚊症都需要進行治療呢?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對於生理性飛蚊症,只要飛蚊的形狀與數目未明顯改變,僅是在向上看光亮處或眼睛疲勞時,會看見小塊黑影於眼前晃動,這是無害的。而病理性飛蚊症就值得注意了,這類飛蚊的出現可以提示以下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玻璃體出血,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如果不重視甚至會有失明的風險。
得了飛蚊症,到底該怎麼治療?
對此,蘇兆安介紹,目前的治療手段主要有三種:第一,藥物治療,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症狀,但不能明顯改善其對視力的影響;第二,玻璃體切除術,但手術可能引起視網膜脫離和嚴重的眼部感染,治療風險遠大於治療收益;第三,雷射治療。
雷射治療較為安全,通過準確聚焦玻璃體混濁物,最終消除混濁對視覺的影響。手術在門診即可完成,能做到當天診斷、當天治療。」他表示,患者年齡過大也不必擔心,雷射治療在年齡上不作上限,他治療過的患者年紀最大的接近80歲。
音頻科普+
都說雷射治療安全性高,大家都能做嗎?
飛蚊症患者,日常護眼不可少!
專家連結+
蘇兆安,中華醫學會雷射醫學分會眼科學組委員,中國光學學會雷射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眼微循環專業委員會眼影像學組委員,中國智能醫學專業委員會智能眼科學組常委,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超聲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雷射醫學分會常委,浙江省眼科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醫師。
從事眼底病、眼底血管造影及雷射治療二十多年。擅長常見眼底病如黃斑變性、靜脈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變、玻璃體混濁等診斷和治療。對造影和OCT閱片,對雷射、TTT、PDT及抗VEGF治療各種眼底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視網膜雷射、虹膜雷射、後發障雷射、玻璃體雷射消融術。曾獲省廳級獎勵3項,發表SCI及中華系列論文二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