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州老窖集團黨委始終將統戰工作作為全局工作的重要內容,探索實施「雙建雙融」工作模式,著力提升「同心同釀」統戰工作品牌價值,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凝聚「同心同釀」思想共識。圍繞「黨建+統戰」,實施航向工程,突出「三個加強」,為做好統戰工作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證。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委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建立完善黨委書記主管、黨委委員分管、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具體抓的統戰工作領導體系。將統戰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基層黨建目標考核任務,和各單位年終績效掛鈎,確保統戰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同步考核。二是加強思想引領。建立集體研學、會前領學、專家輔學、調研深學「四學」模式,依託瀘州「兩院三館一址」和公司黨校、學思踐悟大講堂等,組織統戰成員參加政治理論、形勢政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培訓262場次。三是加強溝通聯動。充分發揮集團公司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的平臺優勢和作用,通過定期溝通思想、交流意見、聯絡感情,提升黨外知識分子對企業發展的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建立黨委委員聯繫黨外代表人士機制,搭建人才樂園、員工樂園等平臺,為統戰成員營造安心和諧的幹事創業氛圍。
加強組織體系建設,夯實「同心同釀」基層基礎。堅持把統戰工作融入黨的建設、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全過程和各個環節,以完善「三同」工作體系為著力點,不斷提升統戰工作質效。一是組織建設同步。堅持黨建帶統戰,實施黨組織帶統戰工作、黨員帶統戰對象「雙帶」工作機制,在各基層黨支部設立統戰工作站17個,配備專兼職統戰工作員20名,加強和推動基層黨建與統戰陣地共建、共享,著力構建公司黨委統一領導、統戰工作部組織協調、各統戰工作站分工落實的大統戰工作格局。二是制度建設同步。將統戰制度建設納入公司治理體系整體推進,以統戰工作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出臺《關於統戰工作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統戰工作目標要求。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暢通統戰融入企業發展的工作路徑。三是人才培育同步。堅持把統戰人才培育納入公司人才發展戰略。引人才智,藉助瀘州老窖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張良大師工作室、高校共建實踐基地等平臺,先後引進黨外高層次人才44名;強人才質,有計劃地選派了93名統戰成員參加送外培訓、交流掛職。選拔11名年輕黨外幹部進入「戰狼訓練營」,作為企業家後備人才培養。給人才位,加大優秀黨外人才使用力度,選拔任用22名黨外中層幹部,佔中層幹部總數的27%,8名統戰成員被聘任為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融入生產經營,激發「同心同釀」創效活力。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充分發揮統戰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優勢,激活統戰「三大作用」。一是發揮「助推器」作用。通過「項目+人才」模式,激發創新創效活力。黨外人士周峰,帶領匯鑫公司團隊,實現淨利潤4年25倍的超高速增長;海歸碩士段曉琳,加入金舵公司首年,帶領團隊創造利潤4.1億元;九三學社社員李航,帶領寬石公司團隊,成功開闢重慶不動產管理業務。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眾多優秀統戰成員堅守防疫崗位、防控經營風險、搶抓機遇發展,為公司一季度實現開門紅貢獻了重要力量。二是發揮「朋友圈」作用。通過海聯會、僑聯、臺聯、商會和行業協會等媒介平臺,加強與各類社會資本的溝通聯繫。瀘州老窖集團先後與裕龍集團、宗申集團、富邑集團等優質社會資本合作,組建37家混合所有制企業,並成功收購上市公司鴻利智匯,國有資本功能進一步放大。三是發揮「智囊團」作用。廣泛徵求黨外人士意見建議,持續開展「我為高質量發展獻一計」金點子活動,共收集統戰成員意見建議96條,27條獲採納。鼓勵統戰成員在自身擅長的專業領域形成工作成果。目前,統戰成員參與專利申請21件,其中6件實用新型專利取得授權;參與31篇論文撰寫,有28篇被核心期刊、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採用。
融入社會服務,提升「同心同釀」品牌影響力。堅持發揮統戰成員能力優勢,把踐行社會責任作為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集中抓好「三項服務」。一是服務地方發展。通過「以商招商」,為敘永引進80家企業,註冊資本151億元;通過「以融引產」,為高新區引入3家高新科技企業;積極支持西南醫科大學院士工作站建設,助力瀘州「打造區域醫療健康中心」。二是服務脫貧攻堅。搭建「眾愛班」教育扶貧平臺,招收少數民族學生13名,17名統戰成員成為志願輔導員,助力「眾愛班」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瀘州老窖集團致公黨黨員吳立凡,掛職敘永縣副縣長,積極推動發展梘槽鄉豐巖烏骨雞產業,建成年孵化雞苗50萬羽現代化養殖基地,帶動近千戶農戶參與養殖,戶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三是服務基層治理。建立公司與聯繫社區常態化共建服務機制,成立瀘州老窖集團「同心同釀」志願服務隊,引導統戰成員積極參與社區基層治理、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已組織統戰成員開展社會救助、文明創建、法治宣傳等志願服務150餘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