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9日鮑道,在2020年亞足聯23歲以下足球錦標賽小組賽首輪一場焦點戰中,中國男足國奧隊在下半場傷停補時階段被對方打入準絕殺進球,最終以一球小負韓國隊。而相比於本場比賽充滿遺憾的結果,主力中鋒張玉寧的因傷下場顯然更加令人揪心。也就在賽後張玉寧被國足官方確認因為骨裂將缺席本屆賽事的剩餘比賽,這無疑讓中國國奧隊的晉級之路更加艱難,而接下來郝偉指導也不得不調整自己的鋒線組合了。
儘管賽前外界對中國國奧隊本場比賽的前景並不看好,不過比賽當中其實真正創造出更多有威脅攻勢的恰恰是中國國奧隊,如果在臨門一腳方面把握得能夠更加精準一些的話,那麼也許上半場中國國奧隊完全有可能率先取得進球。而在球隊的進攻當中,首發中鋒張玉寧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不僅在由守轉攻的過程中起到著前場戰術支點的作用,而且他同樣是完成門前終結任務的重要選項。但未曾想在上半場臨近結束時,張玉寧意外受傷而不得不被替換下場,而易邊再戰之後也正是因為缺少了這樣的一個鋒線支點,中國國奧隊的進攻質量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從事後了解的情況看,張玉寧受傷的原因是被對方球員踩到了腳,而從他倒地之後捶地的動作看一方面確實是心有不甘,另一方面這次受傷也讓他非常的痛苦。雖然隊醫第一時間就進入了場地,但是當時張玉寧仍然希望能夠帶傷堅持比賽,不過在經過一些嘗試之後他實在不具備繼續比賽的條件,為此不得不被提前換下,甚至在下場之後張玉寧依然無法直立行走,隨即他也被送往當地醫院接受進一步地檢查和治療。而就在比賽結束之後,張玉寧被國足官方確認是第五蹠骨骨裂,為此他將缺席本屆U23亞錦賽的剩下的所有比賽。
而當張玉寧提前告別本屆賽事,那麼也就意味著在中鋒位置上實際上主教練郝偉僅剩的選擇也就是上半場替補張玉寧出場的楊立瑜了。雖然楊立瑜在初登中超賽場加盟天津泰達時也踢過這個位置,但無論是從隨後的表現還是他轉投廣州恆大時的情況看,顯然邊路才更加適合楊立瑜的發揮。而且不同於張玉寧那樣是更加傳統意義上的支點型中鋒,楊立瑜由於在身高和身體方面都不具備優勢,所以他很難與對方中後衛進行直接的正面對抗,這也就要求中國國奧隊在接下來要重新選擇進攻套路,換句話說要把前場的機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到極致,這也就給了中後場球員的出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那種一個大腳直接找中鋒的踢法已經無法實現了。(鮑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