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放學回家,打開電視印象深刻的是《名偵探柯南》中工藤新一大力踢飛足球的場景,他手指鏡頭那句「真相只有一個」不知讓多少人熱血沸騰。
真相的大門開開合合,為不少觀眾埋下了探尋真相、注重邏輯推理的種子。
而近日愛奇藝熱播劇《民國奇探》便讓深埋我們的種子生根發芽。這部民國輕喜探案劇,憑藉幽默的臺詞、快節奏的打開方式,在開播後一路收穫好評。作為一部探案題材作品,在案件合理、邏輯嚴謹的基礎上《民國奇探》背後還深藏哪些出圈法則?
細節成就邏輯
節奏夠明夠快
老式商店、低調奢華的洋房庭院、行駛在路上叮噹作響的有軌電車……《民國奇探》營造的古早味令觀眾浸入感十足。
智商超群的偵探路垚、身手不凡的巡捕房探長喬楚生、古靈精怪的女記者白幼寧,「鐵三角」攜手偵破案件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民國奇探》的一大市場差異化優勢,在於並非單純展現探案頭腦風暴,而是創意融入生活態的輕喜劇元素,讓觀眾欲罷不能。主人公思維跳脫,臺詞逗趣,辦案過程中雖然貪吃貪玩卻常因這些「故意為之」的細節發現關鍵線索。
劇中每一處場景變化都是知識點,《民國奇探》用變幻莫測的方式營造出觀眾內心期待的主線故事。
消失的電車案件中,路垚與喬楚生去吳總裁辦公室,路垚看上去「吃貨附身」不務正業,實則故意讓橙子掉在地上尋求更多線索,並因此發現了特殊的雪茄菸絲,成為破案關鍵。
兩人順著死者毛三自行車上草本植物的線索找到了失蹤的電車,緊接著劇情再反轉遭遇了襲擊,化險為夷後案件水落石出。從案件開始到揭開謎底只佔1集左右的時長,降低了懸疑劇的觀看時間門檻,案件要點邏輯縝密、點到為止,留給觀眾回味的空間。
《民國奇探》除了在案件邏輯領域下了不少功夫,更在細節把握處張弛有度,「節奏快」成為很多觀眾的直觀感受。
36集中密集布局23個案件、一集半時長破一案、多個小案件串聯最終揭開一個驚天大案,這樣的設計充分契合當下觀眾碎片化的追劇習慣。案件耗時短卻一波三折的跌宕劇情實現了快節奏敘事,為觀劇增加了觀劇爽感。
與此同時,不斷反轉的戲劇張力也是《民國奇探》被觀眾津津樂道的看點。火吻案件中,死者葉歌蕊是一位清貧的女畫家,畫室起火,初步認定她是自殺。
而「火眼金睛」的路垚卻通過松香與腳印等細節線索懷疑該案件另有隱情,嫌疑指向收藏家雷蒙德。雷蒙德被指藉由鏡子反射光線縱火,燒掉葉歌蕊所有的畫作,在僅剩一副的時候哄抬畫價。
就在觀眾質疑線索指向性太明顯時,劇情卻發生了反轉。
路垚依據顏料構成發現葉歌蕊並非被火燒致死,而是汞中毒。而不抽菸的薛瓊卻高價購買進口雪茄,大有誣陷雷蒙德的嫌疑,而雷蒙德定罪之時薛瓊也會因此一夜暴富。
就在一切矛頭指向薛瓊之時,劇情又一次反轉。
原來葉歌蕊早已身患絕症,依據房間物品擺件位置推測出她為自殺,並希望為未婚夫留下一筆巨額財富。血案背後,卻隱藏著令人唏噓的炙熱真情,《民國奇探》藉由一個個案件將法律與人性之間的界限揭開,給觀眾留下回味的餘地,既有警醒,又有思考。
本周新更的劇集,進一步將懸疑風推向極致。
點傳師求神請願之時離奇死亡,製造了傳師遭到天譴的假象,路垚查到有人在通神索動了手腳後破案。隨後,譚義雄家中失火死亡,白幼寧父親所在的青龍幫捲入其中,案件撲朔迷離但主線故事被凸顯,峰迴路轉的劇情充分增加了觀劇黏性。
人設反差有新意
角色之間互相成就
人物成就故事,主人公路垚表面是個操縱這大宗股票交易的成功人士,用著高級鋼筆與留聲機、穿著進口純手工製作的小牛皮鞋,實則經濟拮据連房租都交不起。如此反差強烈的人設喜感十足。
在劇中,路垚為了借錢甚至主動向「同居密友」白幼寧「告白」:「我見到你第一眼的時候,就知道這輩子不可能愛上別人了」,「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這些「虎狼之詞」將他性格中荒誕與無釐頭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與他探案時的沉著冷靜形成鮮明對比,為人物性格刻畫帶來張力。
路垚在案發現場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在為揭發罪證埋留伏筆,大段臺詞與微表情讓觀眾在被他逗笑的下一秒卻能瞬間入戲,投入到案件推理當中,「三土弟弟」可謂憑實力圈粉。
相比大量智商超群、冷靜縝密的偵探形象,胡一天飾演的路垚多了幾份玩世不恭的瀟灑。雖然家室顯赫且畢業於名校,但「吃貨+財迷+不經嚇」等特質帶來的濃烈反差感讓他擁有了更多層次的豐滿性格。
遇到壯漢喊打喊殺,路垚一秒慫,躲到女孩子身後尋求保護;被「未來老丈人」請喝茶,膽戰心驚如坐針氈;路上遭遇襲擊,腳底抹油,一秒藏進帘子後面……
別看「三土弟弟」外表帥氣走路帶風,每天衝在守護正義的前線,但自我保護意識比誰都強,令不少觀眾感慨「這個偵探好真實」!
對比聰明幽默的路垚,警探喬楚生作為武力擔當同樣魅力爆表,不僅社交能力強,走遍大上海誰都要喊一聲「四爺」,且兄長力MAX,為成天惹禍的妹子白幼寧操碎了心。
不僅如此,路垚和喬楚生的雙男主互動更被觀眾評價「很可」。他們一個腦瓜靈光,一個情商在線;一個俊逸灑脫,一個英朗威武;一個愛佔小便宜,一個甘心當金主;一個只想埋頭賺大錢,一個「跟哥破案準沒錯」;一個嘴上不饒人,一個你開心就好!如此有感染力的搭配讓觀眾舒適感十足~
路垚只管吃糕點,喬楚生來幫忙擦嘴角,那個,那個,我怎麼看出了寵溺的味道?
白幼寧雖是青龍幫幫主白啟禮的女兒,可以衣食無憂過著大小姐生活。但她身上的正義善良與強烈的記者職業道德讓這個人物極有「觀眾緣」。
她一方面催化了探案小分隊的戲劇性互動,另一方面也映照著當代年輕女性思想獨立、敢想敢做的社會現實,是個很有看點的角色。
吸血族案件過後,路垚與白幼寧在家中的一段對話,戳中不少觀眾痛點。兩人關於社會道德觀點的分歧,讓觀眾看到原生家庭對於人物成長的巨大影響。
路垚留學經歷的坎坷讓他思慮事物更加辯證,處事也更圓滑。而白幼寧從小在呵護下長大,滿腦子充斥著理想主義色彩。不同的案件在向觀眾展現人性多面的同時,也嘗試探討原生家庭、個人成長、性格塑造等與觀眾息息相關的社會話題,具有多元價值。
考據黨紛紛入坑
矛盾衝突凸顯情感價值
《民國奇探》聚焦民國時期的社會百態,劇中從建築背景、演員服裝搭配、生活方式再到劇集的調色質感都體現了這一時代特徵。
場景方面從探長辦公室再到巡捕房的外景,不少空鏡畫面因為質感滿分被觀眾津津樂道,同時引發考據黨的好奇心。每集案件結束後,外國人密謀討論的大堂外景為天津利順德酒店建於1863年的老樓,屬於當時的英租界,劇中各處彩蛋引發觀眾不少討論。
在火吻案件中自殺的畫家葉歌蕊,名字與《權利的遊戲中》中同樣熱烈純粹,忠於內心的耶哥蕊特極其相似,故事同樣經歷多次反轉,她們兩個人的死亡都帶有一份決絕的美感,引發不少觀眾猜測《民國奇探》編劇是權遊的粉絲並試圖以此致敬。
此外,劇中一些看似超前的劇情設定,實則都有實際的年代數據可查。
例如,刻瓷師之怒案件中,路垚在火車站吃冰淇淋的設定曾被質疑,然而冰淇淋最早確實起源於中國元朝,因此這一場景是符合時代背景的。
同樣被指「過於先進」的還有顯微鏡這一道具的使用,有考據黨指出路垚在劇中探案用的是「光學顯微鏡」並非「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在19世紀後半葉並被用於觀察細菌微生物等,因此消失的電車案件中用來觀察菸絲作為證據這一設定並非超前。
在失蹤的達姆彈案件中,路垚大段臺詞對「自爆」減肥藥的解釋,收穫大波觀眾好評。
這款學名叫做二硝基苯酚的減肥藥真實存在,1938年被美國列為禁藥。可見劇集製作用心,低調埋下伏筆,多處細節均可考證。
已更劇集中,每段案件走向都各具特色,展示人性的複雜同時也印照著民國社會的人間百態與現實話題,有關於父女關係的探討也有理想與金錢之間的衡量。路垚、喬楚生與白幼寧三人不僅代表年輕多元的思想,也是觀眾挖掘民國時期家庭與社會議題的突破口。
眾多案件最後又復盤的場景明顯會牽涉出一個更大也更兇險的圖謀。白幼寧父親為何想收路垚為徒?路垚父親為何不想與白家走得太近?後續探案小分隊還將帶來哪些精妙邏輯與離奇故事?謎底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