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現任溫州石油洞頭口筐供應站計量員,自1993年進入中石化之後,一幹就是25年。從最初的計量員、卸油員、髮油員,到站長助理及油庫主任,張武接受了基層各個崗位的鍛鍊。自知學歷不高,張武就報考了廣播電視大學的法律專業,之後又報考了浙江大學遠程法學本科,拿到學士學位的同時又考取了本崗位的加油站技師。
張武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使他成為工作中的佼佼者。公司將張武作為技術骨幹,派遣到洞頭片區的各庫站指導工作。新建加油站剛起步,他去輔導新員工上崗;改造便利店初營業,他去指導非油品銷售;加油站新系統上線,他去安裝調試並手把手教大家操作。在上級領導的眼中張武就像是一顆「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然而,張武真正讓大家熟知的是另外一個身份——洞頭區志願者協會理事、陽光義工協會會長。
2010年,張武擔任了洞頭縣公司團支部書記,自從接觸了共青團工作,他便與志願者服務結下了不解之緣。2015年初,全國性的公益組織雨花齋在洞頭區成立了分社,免費為困難群體提供素食。張武主動聯繫雨花齋,並結合街道辦事處在洞頭公司周邊做起了困難住戶的調查,提出免費為孤寡老人派送午餐的意願。
「雨花齋提供素餐,我們提供派送,當時覺得要做就要做到底。」張武表示自從接下了派送任務後,他和另外兩位青年團幹每天早上9點半到12點半準時派送,油庫的工作是上兩天班休兩天,三人將業餘時間都貢獻在派送愛心午餐的道路上,無論颳風下雨從不間斷。為了讓更多的志願者加入進來,張武萌生了建立團隊的念頭,於是「陽光義工」協會應運而生。從最初四五個人的隊伍,現發展為200多人,除了公司內部30多名員工之外吸收了更多社會上的志願者。
有了「陽光義工」後,張武將業餘時間全都撲在了公益事業上。為了騰出時間做公益,他不惜放棄洞頭岙仔供應站主任的職務,轉而做了口筐供應站計量員。口筐供應站位於偏遠的鹿西島,上一周班休一周,這樣,他就有更多時間從事志願服務。不過,對於家住洞頭新城社區的張武來說,這也意味著他必須每周一早上五點起床,渡船後再坐車,近兩個小時才能到上班地點,工作一周結束才能回家。
2019年6月,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洞頭區海濱大道路長。自從多了這個身份,張武更忙了。休息的一周時間,張武一天也沒閒著。每天早上9點至11點、下午3點至6點期間,他和義工都在長達3000米的海濱大道上巡邏,維持交通秩序,遇到闖紅燈的行人、違章電動車等,他們都會上前勸導。
此外,張武還當起了所住社區的消防宣傳大使,走街入戶宣傳消防知識。新城社區有3000餘戶居民,其中不乏一些老年人,消防安全知識較薄弱。張武說,有的居民根本不會使用滅火器甚至把它當擺設,於是他就把從加油站學到的消防技能手把手教給他們。
「幹這麼多事不累嗎?」面對提問,張武驕傲地回答:「這是一種信念,能夠幫助他人讓我感到充實,我會一直做下去。」 在張武的帶領下,洞頭公司團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溫州市五四紅旗團支部。「陽光義工」協會榮獲洞頭區優秀志願服務集體、溫州市法律宣傳先進集體。張武本人也曾獲溫州市優秀志願者、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先進個人等榮譽。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