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揚
在抗擊疫情這場阻擊戰中,廣大黨員挺身而出,散發出不忘初心的黨性光輝,更彰顯出黨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黨群幹群關係。許多黨員感慨,在這次戰「疫」中受到了一次生動的黨課教育,過了一次特殊的組織生活。
黨課教育是黨的優良傳統,是錘鍊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當前,「90後」「00後」官兵逐漸成為基層黨員隊伍主體,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信息化時代,黨課教育進行填鴨式、灌輸式授課,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的需求。黨課教育需要好的內容和形式來充實豐富,不斷提升質量和水平,以增強吸引力和說服力。如何讓黨課春風化雨、深入人心?筆者感到,黨務工作者可以多在「真」字上下功夫。
聚焦真問題。講黨課的目的,或為傳播理論、傳遞信息,或為引發思考、帶來啟迪,或為辨清道理、尋找辦法等等,但無論哪一種,都不能為講而講,一定要與現實思想、具體工作相結合,以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比如在講關於黨性、黨紀的內容時,如果能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具體情況,講清楚增強黨性、嚴守紀律規矩對個人成長、事業發展的意義,講清楚在嚴守黨紀黨規方面存在的不足、短板,講清楚黨員應如何在本職工作中應對風險考驗等,就會讓聽眾有更多的貼近感、代入感,進而聯繫自己的思想工作實際,對照反思。所謂「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在講授黨課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地查找問題、思考問題,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這樣圍繞真問題,才能取得真效果。
回應真需要。黨課要真正「解渴」,還需要準確把握黨員的思想脈搏和心理期盼。一些黨員在思想上有困惑,在現實工作中有難題,希望通過黨課學習汲取營養、獲取動力。如果黨務工作者在講黨課時,不了解黨員們想什麼、盼什麼,只是泛泛而談,那就難以把黨課講到大家心坎裡,自然也就起不到解疑釋惑的作用。一堂好黨課,要更多地聚焦黨員們關心的理論問題、現實問題、熱點問題。同時,黨務工作者在講黨課時,也要儘可能了解不同黨員的思想變化、心理狀態,既回應大家普遍關注的共性問題,也有針對性地解答部分黨員心裡的困惑,讓每一位黨員都能從黨課學習中有所得、有所獲。只有這樣,黨課才能真正成為黨員錘鍊黨性的「補給站」、幹事創業的「助推器」。
講出真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黨務工作者講黨課,無論是闡述理論知識,還是回應現實問題,都要用心交流、用心傳遞,不能說一些官話套話、空講大道理。在講課方式上,應追求相互交流的「啟發式」,應採取旁徵博引的「疏導式」,以一種平等的姿態、真誠的態度,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所思所想所悟,真正傳遞給聽眾,這樣才容易引發共鳴,打動人心。同時,講黨課也要接地氣,要多用黨員「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話語,多結合自身經歷、身邊案例等,把黨課講具體、講生動,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黨務工作者而言,空泛傳達文件精神、轉述上級要求的黨課教育很難真正入腦入心,只有貼近時代、貼近官兵、貼近生活,以真誠的態度講肺腑之言,從平等的角度講交流的語言,把黨的創新理論與現實工作、模範典型聯繫起來,用官兵喜聞樂見的語言表述出來,將大道理講通俗、講鮮活,如此才能真正提升黨課教育的吸引力。
(作者單位:94563部隊62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