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發布9月交通月報,9月22個工作日當中,降雨達13天,市區很多道路交通壓力大於平常。
而10月份,至今來看,交通壓力也不小,除了陰雨天氣導致的擁堵,部分快速路段施工提速,對交通影響也蠻大。
譬如,杭州市快速路網外網的建設。
隨著市區內快速路逐漸完善,杭州市的快速路建設日益向市區外延伸。像去年底開始,餘杭區就加快了「三路一環」快速路建設,分別是秋石快速路餘杭段、石大快速路餘杭段、東湖快速路餘杭段、臨平環線快速路。
這些快速路段,重點針對的是臨平副城和杭州主城、良渚文化城、未來科技城等地的交通連接。
臨平需要增加對外快速路建設
這幾年,家在臨平,工作在未來科技城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兩地之間通勤,每天都要一小時以上。
還有很多人把家安在臨平,工作在市區。這樣,臨平到市區的交通壓力也越來越大。
而現狀,臨平與市區之間,一直缺乏直接聯繫的快速通道。
臨平到杭州市區,也就25公裡左右的距離,乘坐地鐵,50分鐘左右;開車的話,世紀大道最方便,但隨著臨平新城的發展,世紀大道車流量越來越密集,早晚高峰經常飽和。
另外,東湖快速路剛建成通車,但只連通到外翁線,也就是宜家附近;秋石快速路已建至320國道,秋石路北延線與疏港大道連接,但和秋石快速路並不能無縫連接。再加上地面溝通受到諸多條件限制,導致大量快速交通溝通需要通過收費的高速公路實現,交通問題日益凸顯。
「現在臨平的交通呀,出門就擔心堵車。感覺到處都是路,但每條路都不順。」在臨平山北安家的張先生,因為嫌上班路太遠太堵,前段時間剛從錢江新城的單位離職。
「我天天從臨平到良渚上班,明顯感覺到世紀大道越來越堵,特別是早晚高峰,一個紅燈要十來分鐘,上班至少要一小時。建議從市區架個高架直接連接秋石快速路。」從事房地產的金先生認為,臨平就像一個「交通孤島」,需要增加對外的快速路建設。
「三路一環」力爭明年通車
臨平到市區大約只要15分鐘
計劃中,「三路一環」力爭在2018年建成通車,臨平到市區、城北等地,今後大約只要15分鐘。
目前,「三路一環」正在加快建設中,再加上上塘高架康橋路口也在建設高架,臨平、塘栖地區與主城區往來交通都受到較大影響,部分車流向滬杭高速、臨丁路等轉移,導致局部關聯道路壓力明顯增大。
特別是德勝高架(滬杭甬高速收費站段)進城方向的擁堵明顯增加,嚴重擁堵時長環比增加1小時20分鐘左右。就連原本極少有擁堵發生的石大線、上塘高架(石祥路以北的南向北方向),進入10月後也多次出現擁堵現象。
其實,杭州10月份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是個適宜步行和騎車的季節,建議大家在天氣晴好時,不妨試試地鐵、公交、自行車等綠色交通方式,在享受秋日的同時,還能綠色健康出行。
「三路一環」快速路——
秋石快速路餘杭段:西起秋石快速路,東至09省道,全長8.2公裡。疏港大道提升段(320國道—秋石路北延)長1.3公裡。
石大快速路餘杭段:石大線—星都大道為地面快速路,長4.7公裡;星都大道—望梅路為高架快速路,長2.1公裡。
東湖快速路餘杭段:外翁線至臨東路,全長約6.9公裡。
臨平環線快速路:把「三路」串聯起來的「一環」,全長9公裡,西起五洲路,經望梅路、汀城路、臨東路,東至東湖快速路,全線採用高架快速路結合地面主幹路形式,高架和地面主幹路均為雙向6車道,是實現臨平快速路網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臨平副城重要的貨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