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最近火了,但不是因為趙雷的一首《成都》唱火的,畢竟成都代表的是一個城市,和一個大學並沒有必要關聯。成都大學的火爆來源於校領導的去世,而校領導的去世牽涉了另外一個校領導王清遠。
01、王清遠傳來好消息
王清遠是成都大學的校長,因為毛洪濤去世前寫的一個朋友圈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大家紛紛質疑王清遠是否真的如人爆料的那樣,違反了紀律,違反了道德,違反了法律。
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王清遠校長並沒有違法違紀的行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也讓王清遠校長的清白得以保留下來。
近日,王清遠校長又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獲得了中國僑界貢獻獎,這個獎項的含金量相當之高。何為中國僑界貢獻獎?是指為祖國謀福利、做貢獻的人,所以這個獎項的重量不言而喻。
獲得這個獎項說明王清遠校長確實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僅如此,王清遠校長還獲得了科技方面的大獎,比如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並且還入選了國家傑出青年。
這些頭銜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榮譽,按照道理來說,沒有一定的水準是極難獲得的。
但是,有人卻質疑這些獎項獲得是否實至名歸?截至目前,還有人不相信該校校長的清白,還有人說,就衝王校長的一句,成都大學,學啥都成,說明這位校長根本沒有真才實學。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每個人都可以質疑,質疑就代表著有獨立的思考力,無論質疑的結果是對還是錯,在敢於有自我想法的時候,就代表著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02、獲獎和清白之間不能畫等號
有網友就表示,即使王清遠校長在學術上乃至其他領域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不表示他是清白之身。
畢竟有的人在專業領域或其他方面才華橫溢,但在為人處事和道德層面卻不敢讓人恭維。確實,這兩方面絕對不能畫等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03、獨立思考力的重要性
撇開王清遠的事件不說,對於一件事,網友現在大都有自我的觀點和態度,這說明很多人已經形成了獨立思考力,已經不再人云亦云。
當一件事情發生時,我們不能只看一件事情的表面,有時候,一件事情它有內在的含義;有時候,一件新聞它有內在的隱意。所以,對於任何事情,要有自我獨立的判斷力。別人的分析只能作為參考,是別人站在個人立場上結合個人的知識面所做出的一個判斷結果,不一定是正確的。
而自我得出判斷,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目前的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像一片大海一樣,深不可測。在這片深不見底的信息黑洞中,如果沒有獨立的思考力和判斷力,很容易被裹挾其中,難以分清真假,也難以得到有用、有價值的信息。
有句話說得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這些少數人一定是具有寬闊的視野和相對理性的判斷以及批判性的精神。
04、如何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人非常想知道,如何能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這個並不困難,但也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能力。我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體會,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也並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要想形成獨立思考能力,就要具備寬闊的視野。
寬闊的視野可以來源於很多方面,讀書可以見到書中的大千世界,幫助自我開拓視野。閱人無數也可以幫助我們開拓視野,畢竟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從別人的口中能得到更多不同的信息,增加自己的見聞。
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句話其實就向我們揭示了增加視野的三點秘訣,一、讀書,二、去不同的地方,三、和不同的人交往。
對於讀書,不要讀死書,要講究方法技巧,要思考讀書的意義所在,帶著問題去讀書。對於去不同的地方,並不是單純的旅遊,如果帶著一顆娛樂的心去旅遊,那對於增加見聞確實有用,但並不一定能形成一定的思考力,單純用旅遊的眼光是不能夠看懂這個世界的。
每個人都可以對一件事或一個人有不同的見解,有時候,事情的對錯並不重要,對於一個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擁有了自我的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