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是大一統的時期,這為建築業大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大環境。這一時期民居建築得到迅速發展,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時期強大的莊園經濟使地方豪強爭相建築各類豪華的民居。鑑於豪強的身份地位和經濟實力不同、又在官府擔任不同級別的官職,所以莊園民居建築也分為不同級別。這不光體現在建築體量、院落大小方面,還體現在建築裝飾上,尤其是體現在堂屋、院落大門的裝飾上。
堂屋、院落大門是一個建築物最先展現給來客的部分,它的形制與裝飾象徵著戶主的身份、能反映出戶主高雅或低俗的審美情趣,故此在整個建築中都居於重中之重的地位,以致今日形成賓客盈門、門庭若市、門當戶對、名門望族等多種與大門(正門)相關的詞彙。
漢代大門的構造已經完善,地方豪強的民居建築中的正門均為雙扇木質門,大體包括門樓、門闕、門楣、門框、門扇、門檻、門扉、門(臺)階等部分。但木材易腐爛,加之漢代以後歷代天災人禍頻繁,漢代的木門已經不存,文獻記載又十分稀少。所幸,河南內黃縣三楊莊遺址發掘出幾套完整的西漢院落,大門遺蹟清晰可辨,加上建科學發掘、測繪,以及記錄的漢畫像石建築圖案、墓葬中出土的陶屋模型,可以逐步復原漢代豪強莊園民居建築大門的形制。看慣了現代防盜門的你,來跟大白感受下精美的漢代大門。
大門外附屬物的裝飾
在門框以外均視為大門外的附屬物,主要有門樓、鬥拱、門(臺)階等。
一、門樓
大門是一個建築中最重要的出入口,在建築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門具有保障房屋、院落安全,彰顯戶主財力、明晰戶主地位的重要作用。漢代民居大門多有門樓,在門樓上有繁複的屋頂、屋簷、立闕、鬥拱裝飾以體現戶主的身份地位與經濟實力,這一點從畫像磚的圖案中可以得到印證。山東蒼山漢墓出土畫像石有描繪漢代門樓的形象,圖案中大門半開,門外有門樓,呈硬山式屋頂,在屋脊尾部有起翹的鴟尾,屋簷尾部也向上翻折起翹,結合陶樓模型來看,屋簷尾部是用筒瓦堆砌形成小高臺,這一做法後來演變為屋簷脊獸。
二、鬥拱
在蒼山漢墓出土畫像石描繪的門樓旁有對稱的兩個鬥拱,反映出民居門樓也由鬥拱支撐的史實。漢代鬥拱的類型多樣、外觀複雜,到東漢末期定型為一鬥三升。漢代鬥拱的完善增強了房簷支撐力,使房屋出簷更多、更美觀,作為配套支撐物的鬥拱便發展出多種雕花裝飾圖案,反映世人求長生、富貴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是房屋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
三、門(臺)階裝飾
從漢代墓葬石門的構造來看,有的民居大門帶有門(臺)階、有的不帶,因此對門(臺)階的裝飾不是普遍現象。類比墓門來看民居大門所帶有的門(臺)階也僅僅是一級,該級臺階或為素麵磚鋪地、或用幾何紋磚鋪置,漢代磚建材生產工藝技術高超,產出量高、質量好,幾何紋磚大體經過雕制模具、原料的篩選、加工制泥、拉坯成形、印製花紋、入窯燒制等六個步驟,從建築裝飾角度來看,只有採用幾何紋磚來鋪置的臺階才屬於建築裝飾的範疇。
二、大門的本體裝飾
門框及門框以內皆為大門的本體裝飾,主要有門扇門框髹漆、彩繪;門楣雕花、繪畫;鋪首銜環等。
一、門扇門框髹漆彩繪
秦漢時期漆器製造業已經十分發達,木質產品髹漆彩繪工藝已經普及到民間。漢代的木質大門經過髹漆彩繪後可以有效的防腐、提高使用壽命。從漢墓出土的模型明器殘存彩繪推斷,漢代門扇髹漆主要是黑、紅兩種,具有較高身份地位的戶主才能使用朱紅色,這與階級地位有關、與經濟實力無關。而門框則多施以彩繪,內蒙古張龍圪旦墓葬出土的明器房屋正面就繪製紅彩繪門及門框。
二、門楣雕花
門楣為就是正門上方的橫梁,一般都是粗重實木製作,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門之上標示門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準有門楣的,漢代地方豪強一般都在朝廷任職,故此民居建築大門也多有象徵身份地位的門楣。迄今漢墓中已出土諸多圖案精美的門楣,故此推知真實的民居建築門楣也是如此,漢墓出土大量石制墓葬門楣,圖案有田獵、神靈、樂舞、出行等,是墓主世俗生活的反映、也是墓主希冀死後升天的觀念反映。不過真實世界中門楣不會如墓葬中的一樣,應該是彩繪對稱或單體的動物植物形象,鐫刻戶主門第信息,這樣才符合生活習慣。
三、門扇鋪首銜環
漢代高等級房屋使用雙扇開門,在兩個門扇上皆裝飾有鋪首銜環,《漢書·哀帝紀》載:「孝元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可知漢代鋪首形狀有龜、蛇等多種形制,其材質有金、玉、鐵等多種。鋪首銜環不僅具有裝飾功能還具有實用功能。實用功能主要是用於來客敲門、關閉開合大門使用,客人可通過晃動獸首來敲門,高門大院內的主人聽到響亮的敲門聲,在賓客出入時家奴童僕可以通過牽引鋪首銜環來開合大門,其次還具有鎮宅避兇的功能。
南陽漢墓出土畫像石上多有大門上的鋪首銜環形象,西漢中晚期鋪首銜環圖案複雜多變,此時是圖案形成期,故此圖案複雜、組合形式多變,有白虎、熊、虎、人物、朱雀等多種形制,較為扁平。新莽時期逐漸具有凹凸感,並以白虎、朱雀為主。東漢則吸收這兩種動物圖案的特點形成獨特的怪獸,一直沿襲使用再不改變。
漢代建築業大發展,官府和民居建築都出現多功能化、多元化發展。建築裝飾也有長足的進步。雖然今日兩漢建築早已灰飛煙滅,但從考古發掘、文獻記載和墓葬結構及出土模型明器可以進行推測復原。按裝飾位置大體可分為大門外附屬物的裝飾,包括門樓的脊、屋簷使用特殊瓦建材裝飾,如鴟尾和瓦當;門樓鬥拱的裝飾,大門鬥拱最為重要,不但施加彩繪還做成動物、人物的託舉形象,門(臺)階裝飾雖然不是全部民居建築都具的要素,但是也有門(臺)階用幾何紋踏步磚來裝飾的現象存在。
門框及門框以內皆為大門的本體裝飾,主要有門扇門框髹漆彩繪、門楣雕花、門扇鋪首銜環等。這些裝飾不但具有美化建築物的功能,有的還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框髹漆彩繪具有增強木門質量、提高木門耐用性的實用功能,門楣雕花具有表明房屋等級的作用,鋪首銜環具有驅邪避兇的鎮宅功用。後世在這些裝飾方式、藝術手法上繼續發展形成各種傳統建築裝飾技法,足證漢代建築大門的裝飾方式與技法是中華傳統裝飾的淵源,在中華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