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拳擊規則,李小龍必輸;按搏擊(權且這麼叫)規則,阿里輸的可能性大;無規則,李小龍必贏。擂臺比賽跟殺人是兩回事,所謂下三濫、陰招都是有效的殺人技,很奇怪那麼多不懂搏擊也不了解李小龍的噴子說李小龍沒資格跟阿里泰森打,你用什麼判斷的?無知沒關係,不懂也不丟人,出來賣弄就不好了!
其實總拿李小龍和阿里泰森比,真的沒啥意義,李小龍街鬥有可能贏,輸了也不丟人,畢竟體重差距很大,假如一個85公斤拳擊冠軍打敗了一個60公斤冠軍,贏的光彩嗎?
但李小龍絕非浪得虛名,在美國打出來的,洪金寶回憶曾經踢遍巴塞隆納所有的拳館,幾下子就打趴對手,我感覺李小龍很厲害,但到底多厲害,1973年以前的事,也只有見過的人有權回答
李小龍之所以堪稱一代宗師,是因為他的武術理論十分領先,那時他就倡導當下非常流行的MMA搏鬥理念,然而並不能說明他在當時的擂臺賽上PK無敵。不過如果說街戰搏殺,李小龍也未必會輸給阿里,畢竟武術講究一招致命。首先阿里跑酷就不一定行。掰腕子擲鉛球李小龍肯定不是阿里的對手,但是短跑長跑李小龍都能勝了阿里。
所以大家都別無聊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擂臺賽拳擊規則,李小龍肯定幹不過阿里的。
話又說回來,運動員往往是身不由己的,都被買注的,自由很受限制。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兩個人沒有交集也正常。
不說李小龍有多少實戰能力,光說擂臺比賽水平相差不是很大的話,體重就是天,差一個級別都嚇死人,這阿里是重量級,李是輕量級還是和中國現役拳王一樣是蠅量級,不太懂這些,但是知道沒這麼比的。除了阿里地位最高的就是泰森了吧,你要是叫泰森降到輕量級去和阿里比,泰森絕對會像看zz一樣的注視著你,這玩個球?這個級別的選手長得可不是肥肉,每多一斤肉都要增加不少拳力的。
倆人曾經在公共場合試過,阿里擺了個姿勢,剛出拳試探一下,李小龍下邊給他了一個掃摚腿,也是試探性的,然後阿里和李小龍都笑著表示 不玩不玩!事後有人分析說,倆人當時都是有名氣的人,誰也不想在公共場合輸個一招半勢的,大家都想給自己留點面子。
其實李小龍說過不打有規則比賽,那是束縛技能的。街頭無規則打架,可以挖眼撩陰,擂臺比賽不行。
當然,正如陳惠敏說的,打架永遠是體格高強的贏,李小龍個子的確矮,對戰大塊頭又有格鬥技能的人,肯定會輸,但那不是李小龍不能打問題,陳惠敏說能不能打贏李小龍要打過才知道,因為他自己就比對方高大,而且出拳也快,但不能肯定輸贏。
其實有一部李小龍實戰的紀錄片,跟幾個拳手過招,行家可以自己找來看看。有一個鏡頭,李小龍在較遠的地方,揮拳的瞬間已經移步到對方面前,拳頭到對方臉上了,配合的是腳法。跟李小龍切磋過的人,都說他的出手速度幾乎是別人的四倍,換言之你打他一拳,只要打不倒他,就得至少挨他反擊兩三拳,而且他的拳擊力量也很恐怖,更別說他先手攻擊你了。
無論如何,實戰技術不是叫你一個打十個練武對手的,而是打得過三五個普通人,縱然對方抄傢伙,也能自保的。不要用很奇怪的勝負觀看問題。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要出書,先出名,要出名,先出事。當然,李小龍是拍電影出名的,早期的功夫電影(電視劇),就是在美國拍的《青蜂俠》。導演需要一個亞洲人,需要出現中國武術,當時李小龍已經擁有超過10年的演戲經驗,無論外表形象,還是電影的要求,李小龍是最佳人選。
為了《青蜂俠》裡有更好的演出,他跟一位柔道冠軍學習了一年半的時間。
所以,李小龍是一個專業的演員,但絕不是一個職業拳擊運動員。當然,李小龍的功夫是很棒,無論速度,力量還是招式,也許是一流的水平。做個表演,綽綽有餘,但這不代表他能上擂臺和拳王阿里對戰。
拳王阿里的速度和力量,可以說是超過李小龍的。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李小龍又怎麼可能敢和阿里打呢?
說李小龍是武術表演藝術家,應該是最中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