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公安部日前推出12項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包括4項「異地通辦」、5項「便捷快辦」、3項「網上辦」,新措施將於11月20日起推行。廣州交警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走在全國前列的改革措施,在此次公安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12項新措施中,目前「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試點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兩項改革新措施已在廣州落地並取得良好成效。
推行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
推行摩託車轉籍異地通辦
對在全國範圍內辦理摩託車轉籍登記的,申請人可以直接到車輛遷入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辦理,無需再回遷出地驗車、提取紙質檔案。
交警小貼士:適用於所有摩託車型,包括普通三輪、二輪以及輕便摩託車,適用於機動車所有人為同一人申請辦理轉籍登記。不適用機動車轉移登記。
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
在內蒙古、江西、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等12個省(區)試點推行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登記持身份證通辦,對本省戶籍居民省內異地辦理新車註冊登記的,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再提交居住證或者居住登記憑證。
交警小貼士:適用於本省戶籍居民在省(區)內異地辦理註冊登記業務(不包括外省戶籍人員持居住證跨地市辦理,與駕駛證一證通考不同),適用於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新車的註冊登記(不包括二手車)。需要強調的是,廣州市已實施中小客車總量調控,辦理小微型載客汽車登記仍需按現行的調控政策執行。
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
對二手車出口企業收購機動車用於出口的,簡化辦理轉移登記手續,可以直接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無需核發正式號牌;屬於異地收購車輛的,可以在機動車登記地直接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無需返回企業所在地辦理轉入手續,為二手車出口創造便利環境。
廣州已率先實現:於2019年12月推行該措施,為3家二手車出口企業累計辦理機動車登記業務已超過700宗業務。
6年內7至9座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納入免檢
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
在實行6年內6座以下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免檢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將6年以內的7至9座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麵包車除外)納入免檢範圍。每兩年需要定期檢驗時,機動車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者免稅證明後,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檢驗標誌,無需到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麵包車除外)超過6年不滿10年的,由每年檢驗1次調整為每兩年檢驗1次。車輛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仍按原規定周期檢驗。
交警小貼士:適用於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9座以下)、非營運大型轎車。不適用的情形有3種:一是麵包車(GA802定義:平頭或短頭車身結構,單層地板,發動機中置〈指發動機缸體整體位於汽車前後軸之間的布置形式〉,寬高比〈指整車車寬與車高的比值〉小於或等於0.90,乘坐人數小於或等於9人,安裝座椅的載客汽車)。二是發生過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的車輛。三是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車輛。需要強調的是,車輛自出廠之日起,超過4年未辦理註冊登記手續的,6年內仍按原規定每兩年上線檢驗。
70周歲以上人員增「三力」測試
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的年齡上限由70周歲調整為不作限制,對70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的,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既便利老年人考領駕駛證,又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
交警小貼士:一是適用於初次申領、增駕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或者臨時駕駛許可,也適用於持有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境外機動車駕駛證申請駕駛證。二是「三力」測試是通過車管所的機動車駕駛理論考試系統進行測試,測試的內容和題目由公安部交管局統一提供,每次測試由系統隨機抽取20道題。能力測試滿分為100分,成績達到90分的為合格。測試未通過的可在三個月內補測兩次,測試成績三個月內有效。該項測試免費。
申請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上限調至60周歲
申請大型客車、牽引車駕駛證的年齡下限由26周歲、24周歲降低至22周歲,申請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年齡上限由50周歲調整至60周歲。同時,縮短增駕時間間隔,對無相應記分周期滿分記錄,申請大型客車駕駛證的,由取得大型貨車駕駛證至少5年縮短至3年,申請牽引車和中型客車駕駛證的,由取得大型貨車駕駛證至少3年縮短至2年。
交警小貼士:適用於初次申領、增駕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或者臨時駕駛許可,也包括持有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境外機動車駕駛證申請駕駛證。
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在全國範圍內任一地申領摩託車駕駛證,無需再提交居住證或者居住登記憑證。
交警小貼士:適用於內地居民和取得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適用於初次申領、增駕摩託車駕駛證,適用於所有摩託車型,包括普通三輪、二輪以及輕便摩託車。不包括持有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境外機動車駕駛證申請駕駛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交宣
[責任編輯: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