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創新力再次領先全球,OPPO「捲軸屏」手機一滑變平板

2020-12-22 瀟湘晨報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目前,全球前十大智慧型手機品牌,有七家來自中國。更為讓人興奮的是,中國手機品牌不僅在市場份額領先全球,創新力和產品力也不斷突破,早已從過去的潮流"跟隨者"變為創新"引領者"。

未來"手機"(不知依舊稱其為"手機"還是否恰當)究竟是何模樣?在手機的便攜性和平板的高體驗之間,手機終端形態顯然還有很大突破的空間,這一次引領創新的是中國品牌。

11月17日,在2020年"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正式對外展示了OPPO對手機終端形態探索的最新成果——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

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

自研捲軸屏,OPPO X 2021專利布局高達122項

據介紹,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搭載最小6.7英寸、最大可達7.4英寸的無級OLED柔性捲軸屏。這塊捲軸屏可以如畫卷般自由伸縮,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屏幕的尺寸。而且拉伸和收回的方式非常簡單,只需要在指紋解鎖按鍵處上滑一下,便能讓手機一秒變平板;如果想要收回屏幕,只需要向下滑動,或者雙擊電源按鈕區域。

更為令人驚豔的是,捲軸屏在大小屏切換的過程中可實現近乎"零摺痕",肉眼很難發現。而且屏幕的顯示效果,也猶如畫卷被徐徐打開,視覺體驗非常好。有體驗者笑稱:有種看"聖旨"的感覺。

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

創新,從來都非一日之功,捲軸屏背後也蘊藏著非常多的黑科技。據介紹,在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中,專利布局高達122項,其中捲軸結構相關核心專利有12項。最為突出的是OPPO自研的Roll Motor動力總成、雙矩陣嵌入式離合結構和屏幕動態區骨架疊層。

Roll Motor動力總成是機身內置兩個驅動電機,為屏幕的收回和推出輸出恆定作用力,確保屏幕運動過程受力均勻,避免突然用力開合損傷屏幕。捲軸屏手機的活動側內置直徑為6.8mm的滑輪捲軸,該尺寸經大量實測可有效保障柔性屏在彎曲之後幾乎不產生摺痕;屏幕沿中心軸運動,搭配滑輪確保屏幕在彎曲的過程中始終平滑順暢。

在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機身內部,專門設計了左右兩塊雙矩陣嵌入式離合結構。屏幕合起時,兩塊託板無縫拼接成一個平面;屏幕展開時,其中一側託板同步滑出支撐展開的屏幕,確保屏幕在任何形態都獲得有效支撐。

此外,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還搭載了由固定外框和滑動外框兩部分組成的全新"動態外框"。滑動外框、背部玻璃電池蓋板在屏幕尺寸變化過程中隨屏幕一起移動,在屏幕展開時提供更可靠的支撐。

而為了防止捲軸屏在彎曲後因回彈力和屏幕整體厚度增加影響可彎曲程度,OPPO自主研發了屏幕動態區骨架疊層,以高強度的鋼為主要材料,最薄處僅為0.1mm;配合疊層表面蝕刻的線性圖案,在提供足夠支撐的前提下不額外增加屏幕彎曲回彈力,提供如坦克的履帶般可靠的保護。

目前,很多手機廠商都在手機的便攜性和平板的高體驗之間尋求解決方案,比較多的形態是三星和華為推出的"摺疊屏"方案,而小米也發布了"環繞屏"概念機,到底誰才是手機的未來形態?非常值得期待。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

OPPO宣布"3+N+X"科技躍遷戰略,陳明永定調"致善式創新"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應該稱得上是"手機界最神秘最低調CEO"了,他曾經五六年都不曾公開露面,但去年,他亮相了首屆"OPPO未來科技大會",而今年他也再次出現在了2020年"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

陳明永表示,科技創新如果沒有自我約束機制,沒有更高的理念做支撐,很可能成為一種負擔。通盤思考中國哲學"致良知"和西方人性哲學之後,陳明永提出"科技為人,以善天下",意以給公司經營和科技創新提供一條校驗準繩,以糾偏各種追求短期效益的創新。同時,他提醒科技創新過程中要注意規避因恐懼落後對手而不關心人的需求的盲目式創新。

陳明永也給出了OPPO的科技選擇:致善式創新。"致善本身是一種文化力量,是OPPO作為正直的理想主義者的內心信仰。OPPO將以科技為手段,實現每一個人對美、想像力、人性的追求。"他說。

此外,在本屆大會上,面向萬物互融的新趨勢,OPPO還正式公布"3+N+X"的科技躍遷戰略。

OPPO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暢表示,"3+N+X"科技躍遷戰略是支撐OPPO萬物互融新生態建設的堅實基座。具體來說,"3"指硬體、軟體和服務的基礎技術;在三大基礎技術支撐下,"N"是OPPO長期構建的能力中心,包括人工智慧、安全隱私、多媒體、互聯互通等;"X"則指OPPO差異化的技術,包含影像、閃充、新形態、AR等。

劉暢表示,OPPO將投入戰略性資源打造差異化的技術點,給產品帶來顛覆性的創新,從而革新用戶體驗。而實際上,OPPO一直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19年,OPPO投入100億研發費用。自2020年起三年內,OPPO還將持續投入500億研發費用,以"3+N+X"作為下一階段的研發工作重點。

用戶體驗OPPO AR Glass 2021

除了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OPPO AR Glass 2021概念眼鏡和OPPO CybeReal全時空間計算AR應用也在此次"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正式亮相。

OPPO AR Glass 2021採用了全新的分體式設計,相較上一代產品減輕近75%,用戶長時間佩戴也不會產生明顯重物感。OPPO AR Glass 2021通過C to C數據線連接手機,可藉助手機平臺強悍的CPU和GPU計算能力,帶來性能的大幅提升。

而OPPO的全時空間計算AR應用—— CybeReal可以將物理世界的場景和物體,大到高樓林立的城市、小到街邊的一塊路牌,完整地復現為虛擬世界中的數字模型;並且通過終端設備的傳感器,對場景進行觀測和分析,最終以增強現實的方式為用戶呈現基於物理世界之上的、更豐富的數字信息。CybeReal包括物理世界數位化重構、全時高精度定位和OPPO雲服務3類核心支撐技術。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OPPO這款捲軸屏概念機該如何定義?是平板還是手機,你說了算
    比如近段時間發展態勢很猛的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綠廠,在近日舉行的 OPPO 未來科技大會上,更是給我們帶來三款概念級產品: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OPPO AR Glass 2021 以及 OPPO CybeReal,其中這款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是最讓我「吃驚」的,綠廠居然拿出了完成度這麼高的概念產品。
  • OPPO捲軸屏概念機圖賞:玩手機像看聖旨,科技感十足
    在如今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手機更新換代也非常快,除了軟硬體上的升級,各大品牌也不斷的在手機外觀上進行探索,在最直觀的屏幕方面不斷湧現出挖孔屏、全面屏、摺疊屏等形態,但終究來看,全面屏設計進入瓶頸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 又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專利技術僅次於高通,躍居全球前三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顛覆認知Oppo手機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定它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經典文案,後來oppo又把重點放在了相機上,專注於自拍,又帶起了一股手機界的潮流。Oppo手機一直都注重科技創新,從他們廣告文案的變化就可以看得出來。
  • OPPO 捲軸屏概念機強在哪兒?這三大技術不服不行
    (OPPO 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尤其是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憑藉著創新性的形態設計,被不少媒體譽為「未來手機的新標杆」。(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從媒體的上手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拉伸和收回的方式也非常的簡單,當你想展開屏幕時只需在指紋解鎖按鍵處上滑一下,便能輕鬆展開;而當你想收回屏幕時,也只需在指紋解鎖按鍵處下滑一下,便能徐徐收回,整個過程非常的絲滑流暢,高效便捷。
  • 多家品牌同步跟進亞美AM8手機捲軸屏新科技
    近年來,手機屏幕設計領域不斷呈現出新的潮流趨勢。特別是對於一些追求個性需求的用戶來說,捲軸屏手機成為小眾圈的熱門爆款。據亞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小米公司去年申請的一項捲軸屏新技術在今年通過美國專利商標局審核,這項新技術正是手機捲軸屏技術。
  • OPPO捲軸屏手機正式登場,這大屏操作體驗絕了
    在 11 月 17 日 4 點正式召開的 OPPO 未來科技大會上,官方正式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技術與產品,其中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全新的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左右智能拉伸屏幕的屬性指引了未來超大屏手機設計方向。
  • OPPO放大招了!比摺疊屏還要科幻,或將帶來屏幕最優解!
    國產手機一直是世界手機市場上的中流砥柱,尤其在近些年來,伴隨著華為、小米以及ov的崛起,中國把手機賣到了全世界。不管是華為的麒麟晶片還是當初OPPO的閃充技術,都是全球最先進的技術。雖然在核心技術上,我們尚未完全掌握,但是可以看出,國產手機一直在努力的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
  • OPPO捲軸屏概念機太炫酷?它的誕生秘密被我們參透
    除此之外,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還是「行走的教科書」,它成為了OPPO展示出色創新能力的載體,告訴行業其他玩家該如何克服技術難點,讓捲軸屏技術成功落地。從智慧型手機發展的時間軸上看,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有望起到打破當前智慧型手機同質化的現狀,承擔起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 就像是未來的魔術,OPPO X 2021捲軸屏手機快速體驗
    這款手機擁有超酷的使用方式和極具設計感的外觀,無極OLED柔性捲軸屏的加入使得它擁有許多現在的摺疊屏手機不具備的特性,比如機身更輕薄,又比如屏幕沒有摺痕。憑藉著以上種種優勢,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一經發布就吸引了無數網友們的目光。自從手機進入了智能時代,屏幕的大小就直接決定了手機能展示的信息量,越大的屏幕能夠展示的信息越多,使用者使用起來也就越舒服。
  • OPPO捲軸屏概念機圖賞
    因此在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上發布的OPPO捲軸屏概念機就激起我的興趣了,因為這個結構的柔性屏很好的解決了「摺痕」和曲面失光問題。先說好了,畢竟是概念機,短時間內是不會商品化,也就是我們可以期待未來OPPO把捲軸這項技術實現商品化時,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現在就先為大家送上一輯OPPO捲軸屏概念機的美圖吧。
  • 手機屏幕新形態?LG 捲軸屏曝光,OPPO:越看越眼熟
    近日,有爆料者曝光了 LG 捲軸屏手機設計圖,從設計圖來看,手機在正常狀態下的屏幕尺寸為 6.8 英寸,可以通過手機兩側的「滑動」來伸縮屏幕,展開狀態屏幕的尺寸可達 7.4 英寸。這不免讓人想到 OPPO 在去年未來科技大會上面發布的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
  • oppo手機是那個國家的品牌 R系列介紹【圖文】
    如今手機發展太迅速了,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是非常高的,手機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了。而手機市場出來的手機品牌也是非常的眾多, 蘋果手機,華為手機,oppo手機,vivo手機, 小米手機,三星等等。每家品牌都有不同的優勢。並且品牌來自的國家也是不同的。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oppo手機是哪個國家的。
  • 捲軸屏概念機後,綠廠三摺疊屏手機就來了?
    一直以來,OPPO 對未來智慧型手機形態的探索都從未停止過,譬如 2012 年推出的 Finder(世界上最薄的手機之一)、2014 年推出的 Find 5(2.5D 弧形設計)和 N3(全球首款電動旋轉相機智慧型手機)、2018 年推出的 Find X(雙軌潛望升降設計),無一不是對智慧型手機形態的探索創新
  • 人民日報再點名,OPPO為何被讚譽?只因這些創新有「溫度」
    正如手機大廠 OPPO,這家向著科技公司轉型的企業在最近的一系列成績,得到了人民日報的高度讚譽。就 2020 年 11 月 20 日 11 版的《人民日報》中,官方就給出了「科技創新,讓產品更有溫度」的點評,肯定了 OPPO 為行業發展做出的貢獻。
  • OPPO 捲軸屏概念機給出了新答案
    簡單來說,OPPO X 2021 採用了無級 OLED 柔性捲軸屏。其在未拉伸狀態下,就像是一個普通的曲面屏手機,尺寸為 6.7 英寸。但拉出隱藏屏幕後,會立刻變身一臺小平板,尺寸最大可達 7.4 英寸。拉伸和收回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在指紋解鎖按鍵處上滑一下,便能展開。
  • OPPO捲軸屏概念機,實在是太Amazing,網友:愛了
    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亮相的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實在是太秀了,這種橫向的捲軸設計,可以很好地避免出現類似摺疊屏手機的那種「摺痕」,可以說目前柔性屏幕的運用,這種效果的損耗是最小的了,起碼比摺疊屏要出色很多。
  • 40年科技騰飛,深圳再結盛果,OPPO詮釋「致善式創新」
    深圳,當之無愧的中國「創新之都」。從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歷經40年徵程,深圳經濟特區的科技產業取得了蓬勃發展。如今創新正成為深圳這座城市的基因和靈魂,據福布斯中國發布的「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榜單顯示,深圳高居榜首。
  • OPPO發布「捲軸屏」手機和AR眼鏡
    眾多廠商普遍給出的答案是摺疊屏,摺疊屏只是對手機未來趨勢的探索,未來手機會不會往更大的屏幕發展還不確定,因為目前 6 英寸屏幕的手機已經足以滿足所有的需求,再大的屏幕僅僅是感官上的體驗,並不會帶來質的變化。OPPO 今天正式發布自己對於未來手機形態的理解——OPPO X 2021捲軸屏概念機。
  • OPPO發布捲軸屏概念機:伸縮自如,可大可小
    曾經跟著蘋果後面亦趨亦步的國產安卓手機廠商,如今已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並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一展拳腳,彰顯著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近日,OPPO就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未來科技大會。大會以「躍遷·致善」為主題,通過三款概念產品,將OPPO在前沿科技方面的探索成果驚喜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 加碼科研創新!OPPO全球研發總部落地,品牌競爭力再度飆升
    在更新迭代較快的手機市場,科研創新無疑是廠商們的立足之本,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保證不被市場淘汰。為了更好地投入到科技研發當中,12月28日,OPPO全球移動終端研發總部項目正式啟動,落地杭州未來科技城,標誌著OPPO加強研發投入、堅持科技創新取得了新進展。